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债是国家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国债筹资为平衡财政收支,支援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自1981年重新发债以来至今已历时十年,十年来,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发行的种类渐趋多样,国债的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分析 国债是国家为筹集资金而依法发行的有价证券。一个国家国债规模是否适当,一般从一个国家国债的认购能力和国债的偿债能力两方面来衡量。反映的指标体系一般有国债负担率、居民的应债能力、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和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等。尽管这两个方面分析的角度不同,反映的指标也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用来说明国债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债市场是以改革开放后1981年第一期国债发行为起点的,由于国债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债发行迅即成为投资热点,发行规模逐年扩大,交易量也迅速增多。国债的券种、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对象、持有期限、流通渠道和方式以及持有者结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国债市场体系正在建立。这一市场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成为政府公开市场操作调控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量急剧扩张。在比较各种国债规模风险指标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目前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分析。借鉴俄罗斯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国债数据,与我国近年的国债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财政收支稳健情况作了对比研究,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安萍 《广东财政》2003,(12):58-58
国债是国家为筹集资金而依法发行的有价证券。我国从80年代初恢复发行国债,国债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债的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债实际发行数从1981年的48.6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657亿元,年平均增幅达24.24%。时至今日,国债规模己逾16000亿元,由此引致出以下问题:如何看待我国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量急剧扩张。在比较各种国债规模风险指标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目前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分析。借鉴俄罗斯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国债数据,与我国近年的国债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财政收支稳健情况作了对比研究,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债是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的。但是长期以来都只将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而被动发行的。1998年我国首次将国债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主动运用在宏观调控中。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财政政策也正在向着稳健财政政策转变,而作为其主力军的国债政策又将何去何从呢?本文拟通过对国债规模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提出我国国债政策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浅淡国债期限多样化的设想及效应成建平,王华杰国债发行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1995年已是国债发行的第15个年头。15年来,无论从发行方式还是流通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1981年开始,我国发行的以国库券为主的国债,不仅在弥补国...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多争议,尤其对其规模、产品结构以及国债利率等方面争论较大。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一简要的探讨。 国债融资是我国长期重要的融资形式 国内有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见解,即国债融资不应成为我国筹集建设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国债风险的认识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债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急剧扩张,对国债风险的防范已十分紧迫。为此建议:加快财政分配体制的改革进度,改善收入状况;优化国债结构,减轻还债压力;适度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减少隐性债务,降低国债风险;加强国债运行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