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9月以来,北京市工商系统陆续接到多起反映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中不法企业利用中介(委托、代理)合同欺诈当事人的投诉。针对这种情况,西城工商分局经济合同监督管理科对西城区房地产中介企业作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我市房地产中介混乱,欺诈消费者现象层出不穷,各中介企业的经营方式、诈财手段惊人一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价格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这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价格形成和约束机制尚不完善,市场行为不规范,商品流通渠道混乱,扰乱了价格秩序,特别是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问题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针对市场上出现的这些情况,国家、省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将制止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作为市场检查的重点,常抓不懈.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西安市政府根据本市实际,于1994年11月出台了《西安市反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暂行规定》.通过几年的实践,经反复修改,于1996年12月经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颁布了《西安市制止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条例》.这为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提供了保障,也为价格监督检查部门查处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行为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3.
论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及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市场上价格欺诈现象甚为盛行,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对之深恶痛绝,但又往往无可奈何。《价格法》明确禁止“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欺诈行为。同时,原国家计委还发布了《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被国家列为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研究价格欺诈行为的种种表现形式,分析价格欺诈现象的严重危害,探讨治理价格欺诈行为的有效对策,对于规范市场价格竞争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非常必要的。一、价格…  相似文献   

4.
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同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将当前市场上存在的虚假标价、虚假折扣、虚假馈赠等13种典型的行为明确规定为价格欺诈的行为。那在市场交易中,具体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结合今年市场价格监管年活动我们开展市场价格监管、查处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它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国家计委颁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价格欺诈行为分为标价欺诈行为和价格欺诈手段,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价格欺诈,关键是看商家是否采用了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  相似文献   

6.
国家计委日前发布了《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首次将模棱两可的“买一送一”定为价格欺诈行为。将于2002年1月1日施行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规定: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此次颁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将价格欺诈行为分为标价欺诈行为和价格欺诈手段,并列举了当前市场上存在的价格欺诈的典型表现形式,如:虚假标价、模糊标价、虚假降价、虚假折价、虚夸标价、低价标价高价结算、质价量价不符、假冒政府价格等。经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重心已逐步转移到对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上,随着价格主管部门对价格欺诈行为打击力度不断增强和执法实践的深入,一些新问题开始显现。其中,围绕价格欺诈行为的违法所得产生了较多争议。本文试图从违法所得的概念入手,对价格欺诈行为违法所得的认定及相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在第十四条中对市场价格欺诈行为作出了明确定义和禁止性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1年11月颁行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列举了13种价格欺诈的具体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从生产企业到商业企业刮起了降价风,难免一些商家混水摸鱼,搞价格欺诈,这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同程度地扰乱了市场价格和经济秩序。为配合《价格法》的出台实施,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净化市场环境,打击价格欺诈,规范价格行为,保护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处于日臻发展完善时期,一些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通过价格欺诈手段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价格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这里列举了十种价格欺诈案例,旨在运用价格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有针对性地剖析价格欺诈行为的成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打击。  相似文献   

11.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该行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在对价格欺诈行为内涵及外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引起价格欺诈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价格欺诈是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价格行为,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价格法》和《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文件,对于切实治理价格欺诈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于价格欺诈的认定界限模糊,使得价格欺诈的现实操作存在困难。本文就从当前文件中对于价格欺诈的认定困惑入手,提出价格欺诈法律的科学界定标准,并为价格欺诈的立法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价格欺诈产生的原因杨海生价格欺诈行为是我国现阶段市场活动中存在普遍、数量繁多、危害极大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了经济生活的混乱。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不明...  相似文献   

14.
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两个环节。其中价格因素是消费者行为中不可轻视的环节,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本文从价格欺诈行为这一概念的界定出发,分析了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进一步分析了价格欺诈的成因,最后提出制止价格欺诈行为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近期发生的外资零售业“价签门”事件为背景,深度分析零售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逆向选择”引起的外资零售商价格欺诈行为的理论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政府、零售商、消费者三方互动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零售商价格欺诈行为的发生条件。分析结果表明,首先,竞争市场中的零售商不可能对消费者采取严重欺诈行为;其次,严格的政府市场监管确实能有效杜绝零售商欺诈行为;最后依据零售商价格欺诈决策条件,政府可以制定全方位的价格监管体系并有针对性的实施价格欺诈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加快,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中介市场日益火爆,但同时,消费者与房地产中介的纠纷不断增多,已成为投诉热点。随着楼市价格疯涨,房地产中介诚信问题越发显露。为有效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我们九龙坡工商分局从今年5月开始,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2006年以来,西安市物价检查所积极应对市场价格形势的变化,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检查力度,把握六个关节点,以打击商业价格欺诈行为为切入点,以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为着力点,以维护群众价格权益、推进价格诚信建设为落脚点,坚持一手抓法规宣传,一手抓检查规范,查纠并举,疏堵结合,市、区联合,深入开展了打击价格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对西安市多家大型商贸零售企业的百余个经营网点进行了排查,查处价格欺诈案10余起。对查出的虚构原价、虚假标价、虚假优惠等价格欺诈行为和明码标价不规范问题,严格依法进行处罚,打击价格欺诈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房地产价格波动模型对江苏房地产市场1995年~2006年价格异常波动状况进行了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实际利率变动率、人口增长率与均衡因素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显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成本指数对房地产指数影响相对较弱,其中实际利率变化最强,成本指数影响力度最小.人们对未来房地产价格走势作出判断,产生不同的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而对房地产需求产生影响.研究认为,房地产发展水平越高,其资产属性表现越明显,预期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越重要,政策变化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对房地产价格冲击越强: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越低,房地产消费品属性就更强,预期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有助于我国更好地构建杠杆率监管框架和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本文选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作用和传导机制,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居民部门和房地产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均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在杠杆率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过程中,市场价格预期起中介作用;购房杠杆在杠杆率影响房价过程中起单一门限调节作用。因此,要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科学合理及有效地监管房地产市场中各企业的杠杆率,控制居民杠杆率;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飙升,购房者非理性消费和过渡投资以及投机行为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即使没有实际购房,买房愿望和需求所形成的市场预期同样推动了房市价格。感知风险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大连房地产市场的研究,论证了房地产市场中消费者感知风险推动价格上涨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