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6,(6)
如何刺激消费者的费用支出的范围和有效性,并理解消费者支出模式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尤其是二者的定量关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运用了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消费支出模式与恩格尔系数的相关关系,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了消费者支出各种费用与恩格尔系数的相互影响,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会引起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恩格尔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发展的程度。最后根据回归模型的结论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恩格尔系数下降,看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什么叫恩格尔系数?是指一个家庭用以购买食物支出与家庭总收入之比,通常是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50%为小康,30%至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相似文献   

3.
大凡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它是指"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消费额在整个生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4.
幸福指数不仅是一个人文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国民的幸福感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5.
李宝霞 《现代商业》2014,(26):271-272
统计学中有一个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它在我国的统计工作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经常被用于判定社会是否达到小康的标准之一。通俗地说:“就是你所吃的饭在你的消费中占的比例”。它来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由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恩格尔对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结构情况进行调查后,分析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生存性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随着家庭或个人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商务周刊》2009,(17):18-18
英国民间智库“新经济基金”组织(New Economics Foundation)近日公布了2009年度“幸福星球指数”,该报告对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幸福星球指数”排名,衡量标准是根据各地公民的预期寿命、对生活的满意度计算,但也考虑各地人均消耗资源量。新经济基金倡导,有钱不等于幸福,工业化程度高也不等于幸福,各国政府应放弃将幸福感与不考虑环境代价的宏观经济数字联系一起的做法,而将注意力集中在长久、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和福利上。  相似文献   

7.
王健  郭靓 《商业时代》2015,(10):49-52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简称WVS)数据的中国部分,采用有序概率模型,考察我国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对于国民幸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国民幸福之间关联并不明显,存在“幸福悖论”现象。公共支出以倒U型曲线的方式影响国民幸福,其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第二,从结构上来看,保障支出对国民幸福产生的影响最为积极,管理支出也起到了间接的正向作用,而建设支出由于其效益的显现需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段,故其对居民当期幸福感的影响为负。鉴于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基础作用,适度扩大公共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以更好的促进国民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曾鸿  赵明龙 《商业时代》2012,(14):19-21
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城市居民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对幸福感形成抑制。本文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特点,通过分析影响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建立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近几年来的商业银行数据建立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地区多元化和行业多元化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多元化程度越高,总资产收益率越低;产业多元化程度越高,不良贷款率越小;地区多元化和行业多元化对总营业支出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文章从商业银行收入和风险的多元化来说明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居民幸福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连续三年进行的居民幸福感调查及幸福指数编制的方法,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从身心健康、物质条件、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等角度简要介绍了不同人群的幸福感状况及其幸福观。并利用路径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影响北京市居民幸福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或有事项的判断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一方面是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具体发生的时间或发生的金额具有不确定性。或有事项中的判断难点在于是否确认或有负债。确认或有负债的标准:一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二是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是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其中,“可能性”的判断是关键。在会计准则中,对可能性程度及其对应的概率关系做出了规定,当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超过50%但尚未达到基本确定的程度时,可以加以确认。但是,对“可能性”的判断没有固定的标准,所以要根据经验提高判断的质量。或有负债是否能够可靠计量,也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经验加以判断。或有负债应确定的金额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这也是一种判断。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  相似文献   

12.
高中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高考的政策下,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竞争,高中生不仅要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要兼顾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以杭州市为主的150名浙江新高考考生,匿名填写问卷同伴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综合调查问卷。研究目的是探究同伴关系的三个维度(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离)对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频率)的影响。经过严谨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伴信任程度越高,则整体生活满意度越高、积极情感频率越高、消极情感频率越低;高中生个体的同伴沟通程度越高,则整体生活满意度越高、积极情感频率越高、消极情感频率越低;高中生个体的同伴疏离程度越低,则整体生活满意度越高、消极情感频率越低。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产业特性与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证分析揭示,中国城市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其强度高于工业,并且集聚大小与行业社会性质相关。对熵指数的区域分解显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集中度在同时提高;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内部集聚程度越高,越发达的地区反而越低;公益性的行业集聚程度低,而商业化程度高的行业集聚态势明显。对影响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产业特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越高、中间投入需求程度越高、政府管制水平越低、开放程度越高的服务行业,其集聚度越强,而产业的知识密集特征对服务行业集聚度的高低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居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和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广受重视。居民幸福指数既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及质量,又反映人民群众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因此,分析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幸福、实现全面发展的最好体现,亦是当代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省市进行研究,旨在研究各地常住居民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赵梦茹 《商》2012,(19):247-247
本文采用满意度作为计算幸福指数的直接数据。由于人生阅历与价值观的影响,相同年龄层的对于幸福的定义往往一致,而相近社会地位的人的往往具有相似的幸福指数,本文将基于这些基本规律对社会群体按年龄分层,分别计算幸福指数,随后按相应权值加权得该地区社会平均幸福指数,以直观地阐明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欧内斯特·恩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他通过对工业生产人口的家计调查并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了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各家庭的食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比例呈递减的趋势。家庭生活总支出中食品支出比例愈大,消费水平愈低;反之,消费水平就愈高。并由此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生活费支出中用于食品部分的比重,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高低的标志。这就是著名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比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更容易获得幸福体验。幸福感高低与居民的职业、经济收入关联性较高,对住房条件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对医疗、交通、环保、安全等外部环境状况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影响武汉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民生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和社会因素。提出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加快"软环境"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职能,建立以多数人幸福为目标的和谐社会;加强居民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指数"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交谈中一个频频出现的热词。提升国民幸福度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如何科学规范地将国民幸福感量化,世界各国尚未统一定论,测评方式也是大相径庭。本文将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以及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为依据,阐明国民幸福指数(GNH)的构建,了解民情,洞悉民意,广泛合理地反映国民的幸福程度。  相似文献   

19.
唐平 《消费经济》2001,17(1):24-26
一、农村居民整体食物消费和膳食结构基本特征 与改革初期比较,中国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的日渐充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9年达到2210元,比1990年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13.9%,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7%;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577元,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1.7%,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4%;其中,用于食品的支出达到829元,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10.3%,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2.5%.食物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份额即恩格尔系数下降,由1990年的58.8%下降到1999年的52.6%,过去较长一段时期消费不足的现状己经转变,消费需求多样化,消费面扩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似不相关回归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率与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债务融资程度与市场价值高度正相关,公司盈利能力越强、第一大股东持股此例越低、固定资产折旧费越多,公司市场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