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解决"夹心层"阶层的住房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按照国家保障体系面向"非低收入群体"着力转变的理念,对于这部分人群的住房保障可以通过探索和发展公共租赁房制度这一新的住房保障模式来解决,本文通过对公共租赁房的正确定位,针对公共租赁房制度实施以来的具体情况,指出我国公共租赁房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外国公共租赁房成熟经验的前提下,提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房制度的政策和建议,以助于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发展顺利达到好的保障效果并实现其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
解决“夹心层”阶层的住房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按照国家保障体系面向“非低收入群体”着力转变的理念,对于这部分人群的住房保障可以通过探索和发展公共租赁房制度这一新的住房保障模式来解决,本文通过对公共租赁房的正确定位,针对公共租赁房制度实施以来的具体情况,指出我国公共租赁房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外国公共租赁房成熟经验的前提下,提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房制度的政策和建议,以助于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发展顺利达到好的保障效果并实现其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租赁房制度建设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成立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4):56-57
温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推动了地方探索和发展公共租赁房这一住房保障的新模式来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凸显了国家保障体系同时面向"非低收入群体"着力的理念转变,标志着中国的住房保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公共租赁房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并探讨了公共租赁房的保障方式、融资渠道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赵静 《中国物价》2011,(11):46-49,29
近年来,住房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保障性住房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负面影响的出现,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新模式。本文在分析湖北目前住房保障状况。并参照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全省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基本构想.尤其是从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两方面进行制度设计,重点解决新就业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进而完善和优化保障性住房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我国推出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多种保障性住房,即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格局基本形成.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虽然有利于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对住房的不同需求,但也面临诸多困境,如形成“夹心层”、增加了制度的运行成本等.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认为以公共租赁房为核心是制度改革的一个出路.  相似文献   

6.
陈晓刚  邱辉 《中国市场》2013,(8):75-77,93
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政府解决"夹心层"住房需要的保障性政策,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对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规划指导思想和理念还在探索中。本文通过对公共租赁住房如何满足人的需求进行分析,梳理中外租赁房的现状,剖析公共租赁住房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设对健康城市的多样性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思考、比较。认为要使城市健康充满活力,社会和谐保证公平公正,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形式必须采取分散配建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林颖 《财经界(学术)》2013,(35):265-265,257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作为保障房供给体系中的新成员,对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和“夹心层”群体的住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后评价的理论研究不成熟.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进行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陈高岩 《中国科技财富》2010,(16):227-227,226
我国住房保障开展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尤其近两三年中央以人为本观念指导下,保障住房发展尤为迅猛,现保障体系中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各方面发展已相对成熟,但公共(经济)租赁房这一新模式刚起步,个别城市已进行试点并出台了公共(经济)租赁房的相关配套政策,现建设部已对公共(经济)租赁房的对象进行明确即针对不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家庭(通常称第二夹心层),而第一夹心层则通过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实现与经济适用房实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9.
实现公租房制度可持续运营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其中,公共租赁房定价与运行机制是核心。本文在分析多种定价方法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以"市场定价、分档补贴、租补分离"为原则,建立租补分离、实际支付租金与经济承受能力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并以杭州市某项目为例进行了演算,为公共租赁房可持续运行提供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共租赁住房是未来我国社会保障房的主体。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确定的的合理与否,一方面关系到中低收入阶层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政府的财政负担能力和社会资本的进入问题。本文从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形成和确定两个层面对我国公共租赁房的价格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发展迅速,正逐步取代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成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体.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公共租赁制度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比如融资渠道窄、房源供给不足、保障范围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建议.在当前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完善和发展公共租赁房制度可以实现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的“无缝连接”,构建起全面覆盖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作为中原地区的经济大型城市,每年有大批人涌入武汉。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研究所所长成德宁就指出到2049年武汉市常住人口将会达到2500万。那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武汉市高居不下的房价将会是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和外来人员的一个大难题。原有的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系统受到户籍等条件的影响将无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急需寻找另外一条新的策略方式来缓解武汉日益剧增的人口住房问题。而从2009年的武汉市公共租赁住房首次推行,在一定程度在缓解了武汉的住房压力。而作为缓解"夹心层"人群无法获得住房保障的解决办法,公共租赁住房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购买住房的经济压力,而且可以减少"被买房"群体的数量,对抑制过高房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强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80-81
当前,加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对改善民生、增加投资、扩大消费、促进社会和谐和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有利于城市"夹心层"居民住房问题的解决,而其用地供给又是重中之重。从土地供给总量、价格和区位三个方面,分析了武汉市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供给状况,并提出了确保武汉市公共租赁住房用地有效供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郭夏 《商》2014,(25):140-140
长期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多表共存,导致低收入阶层和夹心层阶层的住房问题激化。而以公共租赁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的保障房体系的建立,变多表为一表,对解决当前住房问题,缓解社会住房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城市住房夹心层的含义和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本文认为房价收入比偏离、不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以及收入分配不均是导致住房"夹心层"存在及扩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探讨了解决住房"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的保障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上海、杭州、广州等一线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公共租赁房的要求,相关的政策办法也相继出台,我国公共租赁房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蚁族"等涉及到大学毕业生住房状况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设惠及大学毕业生的公共租赁房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围绕如何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人群提供公共租赁房展开讨论,对我国公共租赁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盛冰  郭宗逵 《商业时代》2012,(9):112-113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新型社会住房保障措施,但该制度在准入与退出机制的设计上存在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公共租赁住房准入与退出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新加坡组屋的经验,对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准入与退出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住房保障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国民"居者有其屋",合理的住房保障供应就应该基于人的现实住房需要兼顾未来的住房需求。本文从"三元到四维"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住房困难的居民规模大、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供应主体单一、分配不公现象严重、住房管理困难、住房保障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保障重点应该放在第一元群体上,保障方式应主要通过以公租房为主的租赁方式实现;鉴于我国公租房制度并未完善,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研究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略对于合理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城市化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共租赁房租金定价模式是我国公共租赁房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各地现有的公共租赁房租金定价模式大多属于"保本微利"模式,这种模式没有充分重视租户的承受能力和公共租赁房的保障性质,不利于公共租赁房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考察和分析了香港公屋租金定价模式,分析了我国部分城市公共租赁房租金定价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新的定价原则和考虑租户收入水平差异性的公共租赁房"租金-收入"定价模式及具体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欠 《中国市场》2013,(32):69-71
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建设,是用于满足人数众多的"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求,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在解决"住房难"这一重大民生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公租房建设蕴涵着巨大的融资难题,本文立足于解决这一难题,对公租房融资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究,提出一种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REITS)嵌入PPP模式的公租房融资模式,即强调公租房融资可操作性以及务实性,为实现公租房项目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