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建设地区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的管理思路,对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实现地区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所需要的技术,以使其使用集约化管理,提高电网调度工作的质量.据此,有利于创新地区电网调度运行模式,采用先进的变电监控管理措施,以提高地区电网调度集控水平,从而实现我国电网调度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调度数据网建设的必要性按照国网公司“大运行”建设的要求,寿光市供电公司建设完成了“地县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的建设将遵循国网《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结合“大运行”工作需求,根据地、县级调度机构的职责定位,通过对地调原有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进行新建和升级方式,实现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和地县一体化系统建设,加快地县调度数据网建设。同时按照“责任分区、信息分流”的原则,支持地调对110、220千伏变电站、县调对35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满足地调、县调对电网调度运行、设备集中监控大运行业务需求。调度数据网的建成,满足了电网数据的网络化传输。在县调系统方面,对其系统进行地县一体化改造,不再新建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服务器硬件设置在地调,在县调部署地调系统的广域采集服务器和地调系统的远程工作站,各个厂站通过双汇聚的数据网络和分布式采集设备向地县调一体化系统传输实时运行信息,完成35干伏站数据的分布式采集和监控。正常情况下各个县调采用远程工作站的形式,浏览厂站画面执行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3.
奉新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11月挂牌成立,隶属江西南昌供电公司管理,是一个集送电、变电、配电、检修、试验、电网调度、电力营销多专业的综合性供电企业,承担着奉新城乡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的供电服务任务。  相似文献   

4.
怀化地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合二为一”后,为深化调度对电网安全运行负全责理念,推动县级调控(简称县调)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切实提高县级电网调控水平,怀化调控中心(简称地调)采取一系列举措,制定了《国网怀化供电公司县公司调控专业化管理推进方案》,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各级县调机构进行管理。按照集约化方向,强化地调对所辖县调的专业管理,规范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深入推进调控业务融合,建设地县调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有效实施调控专业化管理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级电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电力客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对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和电网运行的智能化、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邱县的实际情况,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调控一体化”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使调度与监控业务有机结合,通过“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推进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监控的进一步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全县电网的调度和监控水平.下面就在“调控一体化”管理中人员工作分配和技术支持方面进行简要地介绍,并且对调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奉新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隶属于江西南昌供电公司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是一个集送电、变电、配电、检修、试验、电网调度、电能营销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供电企业,承担着奉新县城乡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的供电服务任务。  相似文献   

7.
闫峰  田学琴 《商》2013,(9):286-286
2012午,中卫地调全面落实国网公司宁夏电力公司调度系统安全内控机制建设总体工作部署,结合调控一体化及OMS系统的实施应用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进一步梳理、完善有效的组织保障及常态管理机制,修编了相关标准制度及业务流程,统一工作要求、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基础资料建设,全面提高调度机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但也凸显出了不完善的机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变电运行中,影响供电质量的两大因素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现阶段我国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电网整体建设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必须提升对变电运行的重视。鉴于此,文章详细探讨了我国变电运行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以及管理措施,旨在为相关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颖峰  梅林常 《商》2012,(2):163-166
2010年,鹤壁供电公司成为河南省电力公司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GSISP)项目一期试点单位,严格贯彻落实信息化建设"四统一"原则,以"精心组织、精细采集、精益部署,扎实上线"为目标,统筹安排,有序实施,确保GIS系统的扎实上线。鹤壁供电公司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自2010年5月开始,期间经历了数据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导入、系统培训、系统应用等工作,鹤壁供电公司领导及员工从各个环节与省公司GIS项目组同心协力,2011年3月1日,鹤壁供电公司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扎实上线。  相似文献   

10.
营财一体化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为电费精益化管理夯实了基础。本文深入分析了芜湖供电公司在多年的营财一体化建设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重点总结了行之有效的"3+3+4"管理经验,即采取"三步走"(健全组织架构、制定建设方案、组织专业培训)打好建设基础,按照"三原则"(明分工、强监督、遵规则)处理营财数据差异,制定"四举措"(标准统一、流程固化、数据协同、稽核审查)完善全过程管控。这些措施有效实现了营财数据的同质化,希望能为营财一体化的推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实现配电自动化全覆盖,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控报警信息是配网调控人员有效监控配网的重要手段。监控报警干扰信息的大量上屏直接降低了监控质量和事故处理效率。尤其是当配电网出现故障、异常、操作等情况时,配电自动化系统在短时间内会发出大量监控信息,极易造成遗漏重要信息而威胁电网安全。为了实现从传统调度到智能调度的转变,枣庄公司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提升配网管理水平为目标,共累计投资4.9亿元,建成投运了珠海许继生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已完成610条配电线路的智能化改造,其中安装配电自动化柱上开关7708台,环网柜388台,达到了配网智能监视预警、配网故障自愈控制的功能、实现了配网的经济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变电运行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介绍了影响供电企业变电运行安全因素,阐述了变电运行安全生产的关键,强调了有章不循是变电运行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提出了加强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底,广东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50个代管县供电企业实现了由广东电网公司(简称"公司")"代管"改"直管".随着公司一体化管理纵深推进,如何加强对县级供电企业(简称"县级企业")的财务管控尽快实现与公司接轨是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石艳 《中国电子商务》2012,(20):194-195
电网调度系统是保证电网正常供电的基础性系统。目前电网调度已经可以基本实现自动化管理。本文分析了电网调度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在电网调度中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县级供电企业已完成资产重组,成为国网公司的一分子。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笔音认为.加强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一体化管理,“围绕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充分发挥和风细雨的作用,对加快县级供电企业融入国网公司的速度,缩短省市公司与县公司之间的管理差距,实现统一的电网建设和电网运营战略目标意义重走。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调度控制的重点环节,变电开关设备主要包括:高压配电柜。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低压开关柜等,这些都是变电系统运行期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变电系绫之所以能发挥出强大的电压调控功能,根本原因在于变电开关设备功能的发挥。近年来,变电开关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有所上升。严重影响了变电站日常变电功能的发挥。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调度运行与变电设备监控业务集约融合,提高了电网协同控制能力、电网调控运行效率;调度业务模式转型和关口前移,提高了调度运行控制精益化管理水平.面对变革,重庆电力调控中心全体员工选择了主动适应;面对困难,电力调控中心全体员工选择了积极应对.追赶超发展新模式不仅仅是他们基于大运行模式下的工作思路,更是他们在企业变革发展中寻求创新突破的智慧合力.  相似文献   

18.
供电企业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及失误等都会给供电企业的变电运行带来危害。本文以35KV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入手,着重探讨供电企业变电运行的特点,较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某县供电公司正在运行SE-9000电网调度自动化安全预警系统,根据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及特点,结合电网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需要,针对该系统中安全预警功能的不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杜明 《中国市场》2010,(32):19-19
本文阐述了五凌电力物资管理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该平台是集物资计划、采购管理一体化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可为公司实现集中管理模式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目前已在五凌电力全面推广应用,在中电投集团公司系统内首家实现物资计划、采购一体化管理,对国内电力行业、其他集团公司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