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体制和制度障碍的分析,提出了创新金融支农体制和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大社区是农民居住生活的社会区域共同体。我们采用个案分析方法,对广西北洞源村大社区的建设进行实地调研,进而对农村大社区的建设进行了再解释:农村大社区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载体,农村大社区承载着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建设农村大社区有助于农村价值感增强。同时认为:农村大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重构,难点在于其建设资金来源创新,建设农村大社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揽“三农”问题的总题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层次及战略的调整所要求的公共财政转型等方面,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及公共财政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文化的时空载体,承载着志愿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未来走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志愿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从社区发展的角度进行政府推动、志愿主体协调、社区诱导,实现志愿文化主体、志愿文化客体、志愿文化载体的互动共进,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一个制度安排规范、现实运作良好的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落实农村民主管理,从而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目前面临属性界定不清、外部关系不顺、内部治理不佳、服务水平不高等诸多困境,由此导致它对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尚未得以充分体现。鉴于此,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发展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的农村财政体系建构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时期政府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现有财政体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应该对现有财政体制进行创新,提出整体的发展思路,并通过具体的运行、保障、协调机制进行落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一五”规划中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值得深思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三农问题既要对农村的物价和财政支农支出给予强有力的监控,同时更要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给予动态监控,从而为真正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市场创造条件.我们既要增加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转移支付,同时也要建立与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制;既要疏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以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也要建立、健全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既要增加农民收入预期,降低农民支出预期,更要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的社区组织,是指在社区地域内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工作满足社区及其居民需要的各种组织的统称;而狭义的社区组织,则是指由社区及其居民组建并吸纳社区成员参与的以满足居民社会性需要和社区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各种社会组织。狭义的社区组织在属性上更贴近作为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的"社会性"本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社区组织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改居"社区在我国大批涌现。尽管"村改居"社区不是一种独立的社区类型,但是,"村改居"社区又具自身的特征,"村改居"社区建设也是决策层、基层工作者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既要考虑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条件下农村基层组织形态向城市基层组织形态转变过程的历史连续性,又要立足于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江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本文拟从财政角度出发,就江西新农村建设提出政策建议。一、江西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不会主动流向软硬环境都比较差的乡村,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农业处于简单再生产的掠夺式经营状态,而且在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下,城乡社会失衡,农村被边缘化,农村的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农民的上向社会流动受阻。当前新农村建设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需要公共财政全面地发挥作用。在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扩大农业直接补贴的规模,选择重要的基础性的公益项目进行支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万力 《现代经济》2007,6(9):74-75,54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投融资体制必须起到提供财力支持的重要保障作用,但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存在着财政“多予”欠力度、支农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要求。因此,必须创新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结构与优先次序,调整财政政策,改革投入体制,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实行多渠道融资,以满足新农村建设投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三论,一为矛盾论,简述海关之为海关的规定性即海关工作的基本矛盾、一个时间段海关工作的主要矛盾即当前海关工作面临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为全文立论基础。二为结构论,试图通过职能分拆组合的办法,提出在维持现有体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5个职能模块的布局,优化运行机制,解决自成系统、各自为政的管理问题的思路。三是功能论,或者叫重点论,把构建大监管体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了一个提纲式的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与我国过去农业科技园区主要着眼于科技创新示范,以农业技术推广为目标不同,安徽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主要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以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为目标:整合各部门支农资金进行前期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经营资金则是通过招商引入各种社会资金;经营主体也是通过市场化招商引入,政府定位于服务和协调,园区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经营规模;示范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并且,“安徽模式”门槛不高, 政府投入少,更具有推广价值。但农业园区“安徽模式”没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土地规模经营程度还有待提高,支农资金整合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因此,还要多渠道解决示范区内农民就业问题;尝试农民身份转变机制创新,加快土地流转;以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形成支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两大"末梢"难题,亟须化解。一是有形的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二是无形的"末梢神经"农村延展不够深。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主要指乡村公路、管网线、强弱电等公共设施在农村延伸不够;"末梢神经"农村延展不够深主要指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触角在农村伸展不透,如工商管理、质检药监、治安联防、教育教学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农村管理不到位。  相似文献   

16.
《地方财政研究》2006,(5):11-11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成为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件”,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按照中央的政策精神,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开展研究,结合省情实际,下发了辽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06]8号),确定了辽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政策措施,并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制作为此次出台政策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各种调查显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集中于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村信贷以及农产品销售的支持措施等方面。投入不足、金融手段支持不到位、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缺乏稳定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是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投资,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培训农民的工作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尽快确认农民合作组织的地位以及构筑广泛而灵活的信息通道是农业综合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的作用是互动性的,其表现:社区建设对社区教育的决定作用与社区教育对社区建设的反作用。社区教育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中、在可持续发展中、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9.
王左 《现代经济》2009,8(4):130-131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极为重视的工作重心。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关于“三农”问题发布了八个一号文件,其实质就是要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从而带动国家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息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完善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使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推广和利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落实好相关政策,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通过制定和落实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加强农村信息制度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