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改变了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配置方式,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融通功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主体的消费和投资决策出发,构建一个金融创新冲击的均衡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市场产生的影响。采用2013~2015年的月度面板数据,分别从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金融创新对消费市场、投资市场以及经济总产出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创新通过融资效率提高使得市场利率下降,间接有助于社会投资、消费增长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针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宏观经济风险,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以引导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背景、变化和创新的研究出发,并以蚂蚁金服有全体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例,总结其发展模式的创新历程。通过对蚂蚁金服互联网生态体系的研究,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征信和互联网银行的三种视角归纳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来源、实施途径和市场效果,对以蚂蚁金融为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进行整体的总结并得出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网络上,有人将2012年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也有人称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开端。但不论怎样,我们已经跨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马云说:“未来的金融有两大机会,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引发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多连接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形式,与此同时对风险的监管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从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P2P、众筹、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和金融机构信息化的盈利模式出发,本文归纳了互联网金融具有筛选难、约束弱、差异大和发展迅速的四大特点,并从监管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风险的主要途径出发,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的逻辑推演: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创新实践,进而实现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延伸。分析发现,交易回报的泛货币化、需求推动金融创新以及共生性的金融生态系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从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通过“渠道”或“平台”的创新优化,实现了多元化、深层次的资金供求匹配。金融抑制、金融生态群落沉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互联网技术为供给提供的保障以及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比较分析角度入手,构建互联金融动因理论、模式理论及风险理论为一体的完整理论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概念、功能、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列示现有各方观点,对观点进行评析,揭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都会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金融互联网才是未来银行业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金融业务为主的各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开始异军突起,这使得互联网消费金融开始成为传统金融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新时期下,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更是具备了继续壮大的条件,但是整个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创新,尤其是在现有的金融模式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本文则正是根据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特点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推动其创新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互联网消费行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互联网金融日益兴起,成为我国金融业发现的新动力。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加快金融创新,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上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型技术平台来实现支付、资金融通等金融机构所进行的相关业务,属于一种新型金融创新模式,同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大数据下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的创新发展,让传统的金融业发生了重大变革。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呈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又被推向了新的高潮,金融的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文章从金融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金融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生金融不足是中国农村金融供需不匹配的重要原因。目前新兴的农村“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是一种各市场参与主体通过竞争博弈自下而上形成的、弱政府干预的、金融效率较高的、市场竞争充分的“内生性”农村金融模式。结合农村内生金融理论,对四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表明,“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通过核心企业主导创新、产业链金融支撑、移动互联网覆盖、大数据征信、整合各类金融机构等机制,有效推动了中国农村外生金融内生化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的供需匹配和深化。但由于核心企业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发展战略不当等问题,加上我国金融管制力度较大,制约了农村“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在全国范围的推广,需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加以规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起源于金融行业的电子化,它在2013年之前只是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原有业务的一个分支为业界所认知.2013年,阿里公司推出余额宝,短短5个月,该金融产品就成为全国第一大规模的货币基金.于是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被业界重构,即电商公司也可以经营金融业务.研究阿里金融2012年以来的创新模式首先要从阿里金融创新发展轨迹入手,分析产品创意来源、然后着重从产品价值、经营战略、市场定位、营销推广、运作管理、资源整合、成本控制、资本运作、盈利收入九大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为互联网公司发展创新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全新的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正逐渐改变着金融业的行业格局.但是,互联网金融在带来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新风险.针对这一背景,深入分析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思考如何构建互联网金融信息系统,防范化解技术风险和金融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和完善普惠服务实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零售革命方兴未艾,金融创新此起彼伏,二者之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客观上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亟待明确.考察此次零售革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零售革命产生了巨大的金融创新需求,传统金融产业没有率先抓住零售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是互联网企业率先开展跨界竞争,完成了金融创新.本文从零售革命与金融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角度,指出零售革命促发了金融支付手段和金融服务方式的变革的同时,金融创新对零售革命产生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业的"基因革命"已是大势所趋。区别于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具有经营环境的开放性、市场运行的透明性、金融产品的虚拟性等特征,其带来的是交易模式和交易观念的变革和创新。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如何有效管控风险是摆在互联网金融面前的第一关。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金融行业不断进行结构性改革、技术改革及创新改革等,进而提高了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它是金融产业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动态衍变的金融发展模式,对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金融工程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探索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自金融诞生以来,就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资金,所以金融行业对于信息需求和处理都是较为强大,这些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今时代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所以金融行业也是受到了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借助与互联网的计算方法和思维方式,金融行业自身的功能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支付体系是一种破坏性的创新,改变了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的货币形态和运行效率,进一步促进了无现金社会的发展,提高影子银行的发展速度。面对此种情况需要对于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鼓励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军 《西部金融》2014,(10):33-35
互联网金融是电子支付与金融业相结合的一种新生服务模式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对金融创新乃至经济运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的金融概念,必然具有天然的两面性,既具有正面能量,也具有负面能量。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的正负能量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大众的正负方面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重的:从企业的角度看,不重视信用形象塑造普遍存在;从银行的角度看,一方面对中小企业放款不积极,另一方面也没有创造出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从金融环境的角度看,存在着信用保证不足和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是:银行一方面要甄别信用、区别对待,引导中小企业树形象,另一方面要进行业务创新,积极开拓票据业务;金融管理当局应积极支持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从金融环境的角度看,应允许保险公司及创投业切入保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另外,高科技企业可引入风险投资、利用三板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