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3—2019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两系统的发展态势,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σ收敛方法分析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以及收敛性。结果表明:样本期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2017年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下游、中游、上游依次递减的格局;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的差异先是小幅波动,然后开始缩小。地方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色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如何尽快构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既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面临的重要现实议题。成渝地区战略互补区的选取对于耦合动力机制、破解现实困局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改进的城市经济联系空间引力模型、经济联系隶属度与网络空间结构分析成渝地区城市与邻省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发现川渝黔经济一体化对于双城经济圈的支撑作用强于西三角经济区,贵州对于成渝地区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上述结论,从政策机制、产业发展、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一个国土综合开发区,是从攀枝花到宜昌的长江干支流所流经的沙丘、平坝地区所在的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的空间地域体。长江上游经济带由成渝经济区、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江南地区三部分区域构成,其中成渝经济区是其核心区。成渝经济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是中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和21世纪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国家实施“五个统筹”方针的关键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15年旅游总收入为基础,构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并解读其特征。经过研究发现,各省份旅游经济存在普遍关联,但联系紧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以中心度作为衡量标准存在浙江、广东和陕西等旅游经济增长极;经济带沿线省份存在四个板块,板块一、二溢出效应明显,板块一是空间联系的主要动力源,板块四则为受益板块。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地区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和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些大城市迅速崛起,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城乡日益交融,显现出连绵成片、跨界发展的都市圈。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一级流域经济带,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刺激了大都市圈不断发展而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有力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大都市圈协调发展还需要注意提升首位城市能级,增强都市圈城市集聚力;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区域统筹能力。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经济带肩负着引领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战略取向应为:对内实施地区联合发展模式,对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与长江中下游的良好对接;其发展定位应是:注重特色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以成渝经济区为增长极。以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辐射和带动整个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并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贵州作为西南欠发达地区,在"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背景下,依托自身已有条件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良性互动,以实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举措,建立"长江龙尾新区",将贵州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0~2016年数据,分析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二者的动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空间差异进行综合衡量和评价,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的状态转换,当前处在耦合协调发展的中级阶段;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上、中和下游之间区域物流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结合超效率SBM模型、 ESDA空间分析法解析渔业经济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并用Tobit面板回归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空间差异上,长江经济带渔业经济碳排放效率总体上不断上升,但呈现由下游向上游递减的梯度变化态势;空间自相关性上,长江经济带渔业经济碳排放效率的全局Moran's指数呈现分段变化的态势,空间依赖具有动态性,逐步过渡为L-H型和L-L型省份为主导地位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方面,渔业经济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推广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呈正相关关系,与对外开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首先,系统探究了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影响资源错配的内在机理。其次,基于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于长江经济带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高铁开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江经济带已开通高铁城市的劳动力错配水平,并对长江经济带已开通高铁城市的资本要素错配具有轻微改善效应,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2)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高铁开通对于劳动力要素的“涓滴效应”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虹吸效应”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促进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改变区域要素配置格局,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即劳动力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是高铁开通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间资源错配水平的传导机制。最后,从推进高铁网络建设,制定差异化投资政策、加快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地区间产业体系等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效益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效益和质量.[1]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ESDA),分析了长江上游南岸地区最大支流——乌江流域的53个县域单元2005-2015年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和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乌江流域县域经济呈“S”形分布格局,即存在以涪陵区、遵义市-贵阳市、钟山区为中心的三大增长极;(2) Moran's I指数从3.038增长到4.526,表明乌江流域县域经济的正向空间集聚现象越来越显著;(3)LISA图、Geis-Ord Gi*分析表明,乌江流域发达区县带动周边区县出现“片状”均衡化发展,落后地区亦出现“圈层”扩散现象,并有继续落后的趋势;(4)经济发展基础、地理区位条件、空间临近效应等是导致乌江流域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5年绿色技术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指数进行测算,并分别对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采用层次聚类和变异系数方法对测度结果进一步剖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耦合协调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省际差距在不断缩小;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耦合协调结果明显较好,但是省际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最高,其次为长江中游地区,最低的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长江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3.
运用能源强度、离散系数、莫兰指数综合测度1999—2013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及发展趋势,并建立面板托宾模型探索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省际工业能源效率从下游至上游存在梯度差异,空间差异由趋异向趋同转变,省际工业能源效率呈现空间集聚特征;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比重、政府影响力(财政支出比重)、电力消费比例、研发投入力度呈正相关,与能源消费比例、煤炭消费比例呈负相关,与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不明确。提高工业能源效率,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应提高研发投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游地区要加快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中游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受能源消费比例影响明显,提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而FDI则对经济增长效率有显著抑制效应,二者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FDI进一步强化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同时金融发展水平是发挥FDI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分区域来看,下游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总体回归结果较为一致;中游地区金融发展和FDI对经济增长效率均有抑制作用,且二者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均依赖于对方的发展情况;而上游地区金融发展、FDI均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升,并且当金融深化超过一定程度时,更有助于发挥FDI正向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持续增强,城市创新网络的优化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日益凸现。部分研究考察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城市创新网络特征的影响,但鲜有文献关注城市的网络节点特征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尤其缺乏相应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在城市创新网络中各个城市即网络中的节点,创新资源和活动在节点的聚集产生规模效应,创新资源和活动在节点间流动则带来溢出效应,两者都有利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反映节点在网络联系中重要性的节点枢纽性和反映网络中不同节点聚集成团程度的节点聚集度提高,均有利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节点枢纽性的提高对城市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的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节点聚集度的提高为城市金融发展带来更多的需求和机会,因而可以通过增加创新投融资规模的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在城市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间的创新联系较便利,节点枢纽性提高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在城市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创新聚集的效率相对较高,节点聚集度提高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以2010—2018年中国279个城市为样本,通过引力模型构建城市创新网络,进而测度节点枢纽性和节点聚集度,分析发现:节点枢纽性和节点聚集度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节点枢纽性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城市金融机构存款水平在节点聚集度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中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节点枢纽性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减弱,而节点聚集度的促进效应依次增强。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一是从网络节点特征角度拓展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二是从影响路径和区域异质性层面深化网络节点特征影响创新效率的机制研究,三是为通过改善网络节点特征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提供经验证据。本文揭示了城市创新网络进化(节点枢纽性与节点聚集度提高)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路径和区域异质性,有利于在新发展阶段通过优化城市网络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江经济带提出的背景、战略意义、空间布局以及中国物流空间格局演变入手,探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现状与问题、规划目标与建设重点,以实证分析重庆战略与长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的契合,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崛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江中游城市群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增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承担着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的历史使命。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核心是利益协调,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围绕城市群各地区共同关注、单一省市又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应重点探索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机制、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横向利益分配机制和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水足迹理论和Hoekstra的灰水足迹核算方法,对2009—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灰水足迹进行了核算,并进一步测算了灰水足迹强度与灰水足迹载荷系数,运用Theil指数分析灰水足迹可持续性的区域不平衡状况,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GDIM)分解灰水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整体得到改善,但在2020年有恶化迹象,各地区工业灰水足迹占比均呈逐年递减趋势;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强度呈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下游地区灰水足迹强度的不平衡性及载荷高于中上游地区,而上游灰水足迹载荷的不平衡性高于中下游;促增因素中,经济规模效应对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的正向驱动效应最强,促增作用显著增强;促降因素中,灰水足迹强度效应对各地区的累计促降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9.
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在区域空间上加速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要素流通,扩大生产要素集散度的空间分异,形成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同时也对我国区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宏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强北京和上海铁路运输的中心地位、强化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主导作用;从中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会提升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对外辐射能力;从微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地域整合,扩大京津冀都市圈的直接影响范围,形成诸多的次级经济增长极(区)。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区域物流发展,以物流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立足于流空间理论,采用熵权-TOPSIS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逐步分析物流网络空间格局演化。首先借助熵权-TOPSIS法分析物流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分析物流引力空间格局演化,最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河北物流网络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发现河北省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程度不同;区域间物流引力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整体物流网络密度缓慢上升,但物流联系仍不够密切;整体物流网络结构稳定,物流网络核心区多在西南部,边缘区多在北部及东南部。最后从流空间要素中的交通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几方面给出物流网络空间格局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