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14,(12):136-136
“你能不能告诉我们,到底这些地应该补多少钱?”当旭光村村民知道我是记者的时候问的第一句话,但我根本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农地征用补偿标准是由当地政府统一制定,只有服从或是不服从,哪里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生日     
那是阴历二月份,乍暖还寒时候的一个下午,放学铃声已经响过,我正机械地向着宿舍走去——那里有我一个周的伙食,周一时由妹妹送来,我用尽坚强和毅力将它们逐渐“消磨”——面对它们的时候我很难有进食的渴望。但我无法抱怨,学校里就这个条件——建不起食堂,宿舍里甚至连床铺都没有!比起就地睡冷被窝来,吃冷饭的滋味还可以忍受。更况,父母远在北京求医,没父母在身边的日子里,有饭吃已经是可庆幸的事了。我不抱怨,只是做什么事都索然无味!我郁郁寡欢,木然地打发着中考前的艰难岁月……将到宿舍时,我忽然看到了小妹,显然她在等我。妹低我两级,照…  相似文献   

3.
<正>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里,却有这样一群人,因为职责需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无法与亲人团聚。不是不想回家,只是他们知道,重要节假日,才是物业服务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更是业主最离不开他们的时候。为了能让广大业主度过一个安定祥和、平安幸福的节日,为了小区的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为了春节里万家  相似文献   

4.
“今天你Q了吗?”这句半洋不土的话是今天时尚青年(又称新新人类)最为流行的口头语。当手机突破了单纯的通话功能而变得更像是一件时尚玩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这个别在腰间或放在包里的小玩意儿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件。早上7点,一阵悦耳的铃声会把你从梦中惊醒。原来是你的手机在叫你起床,此时的手机已经取代了钟表的功能。当你走在上班的路上,手机天气预报会及时提醒你注意天气变化,手机又代替了电视里的天气预报。坐在办公室里,随时的短信新闻让你觉得仿佛置身于信息网络快车道。是的,我们的生活与手机息息相关,或者说,手机…  相似文献   

5.
李清影 《乡镇论坛》2009,(33):34-35
每个领导在单位里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与自己关系非常密切的红人。这些人不一定位子有多高.也不一定掌握公司多少财政大权,但是会对领导的决策、用人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许多时候可能是决定性的。如果有意无意地得罪了这类人,自己的日子似乎就不那么好过了。  相似文献   

6.
潘石屹 《中国企业家》2006,(20):120-120
近几年来看到关于企业家的书很多,有总结企业家成功的、有总结企业家失败的,看过以后都有一种感觉:当企业家成功、当红的时候,一切都被吹得神乎其神;当企业家失败的时候,他们简直就成了该下地狱的“魔鬼”。当年的牟其中如此、褚时健也如此。我不知道那些人把《首富牟其中》和(《首骗牟其中》  相似文献   

7.
杨德昌的《麻将》里有句台词:“这世界上没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个人都等着别人告诉他怎么做。”所以在什么都模棱两可、混混沌沌的时代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能无指导地去做,并且做得很好,更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自尊     
意大利的假面喜剧本是我研究的对象,也知道中心在威尼斯,因此那天在海边看到一个面具摊,便兴奋莫名,狠狠地欣赏一阵后便挑挑拣拣选出几副,问明了价钱准备付款. 摊主人已经年老.刚才我欣赏假面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反应,当我从他刚刚挂上的假面中取下两具,他突然惊异地看了我一眼.等我把全部选中的几具拿到他眼前,他终于笑着朝我点了点头,意思是:“内行”.  相似文献   

9.
唐勇林 《数据》2005,(7):26-27
高老太太快80岁了,在江南一座小城里生活得很舒心.她每月可以领到400多元退休金,自给之余,还能时不时给曾孙添件衣服,买袋奶粉.孙子阿强的生活似乎远没有她悠闲.他高中毕业后进了国企,加上妻子的收入,每月有1000多元,虽不算多,但养活一家三口已绰绰有余.和他一起长大的阿三正在筹建第二个工厂.他的另外一些同学,不久前下岗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他.眼看着孩子就要上学了,阿强有时会叹气,这时做过地主家童养媳的高老太太就要训他两句:"该知足了!咱们这日子,比旧社会的地主都不知道好多少呢."  相似文献   

10.
在外进餐,相信大家对一次性筷子并不陌生。当有人问:“你知道在饭店里用的一次性筷子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是不是已经过期了呢?”相信很多人会茫然的反问一句:“一次性筷子不是食品,难道也有保质期吗?”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隐约还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在某些天里要背着一个小算盘去上学的情景,那时的老会计们,总以自己能拨弄一手珠算而自豪,我还记得,那些百货商店的营业员个个都能把算盘拨得哗啦哗啦地响,但是电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没有人再要求你会珠算了,如今人们都在一分努力地学习使用电脑,我去参加开票员培训的学习班时,看见很多老会计们是如何地努力,如何地着急,他们总是难以操作好那些个笨拙的家伙。  相似文献   

12.
关于活着     
<正>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我那时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么是死——闭着眼睛,脸色苍白,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凭自己的亲人怎样哭喊。死的情景是我在医院里看到的。我见过和我住一个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几乎不去想活着的事,我太小了只有八岁。但我已经朦朦胧胧地觉得活着不好!我要打针吃药,要做手术……那一切太可  相似文献   

13.
营叔是我老家的邻居,村里少有的高中生,白白净净的脸上戴一副近视眼镜,与整个村庄的庄稼汉显得格格不入。正因为如此,他看不上庄稼活。生产队那会儿,因为他哥是队长,他干记分员,挺神气,还娶了个村里有名的漂亮媳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营婶爱漂亮,爱干净,也看不上农活。村里分田到户以后,村里人把他们夫妻总结为“闲时恩爱夫妻俩,忙时夫懒妻打骂”。平时农闲季节,村民们坐在村头门前树阴下闲聊时,营叔夫妻最能讲,他们家门口也最热闹。可到“焦麦炸斗”的季节,村民们起五更睡半夜忙活的时候,村里总能听到营婶那拉长声音婉转悠扬的叫…  相似文献   

14.
《楼市》2014,(Z7)
正蓄水是营销和消费者一对一相亲的场合,没有蓄水不知道市场预期,不知道价格精准度,不知道同业风向,更不知道开盘把握度。如果对100个开发商做调研问询:"您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想销售?"至少70个会白你一眼,不冷不热来一句:"当然越快越好,最好今天!"还有至少25个会半推半就来一句:"等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律师行、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等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而言,投资银行多少显得有些“阳春白雪”的味道,因为对于业外人士来说,几乎没几个知道投资银行究竟是干什么的。在感性的印象里,投资银行里工作的是一群穿西装,打领带,开名车,坐飞机头等舱,住星级酒店的典型成功人士。尽管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从他们今天巴黎,明天纽约的行程中,我们也能隐约地知道他们都很忙。的确,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一直都是华尔街精英梦寐以求的地方。由于投资银行所从事的交易一直以来很少让公众所知晓,而投资银行又不断地创造着财富神话,再加上投资银行家们独具品位的生活方式,这种种反差使得投资银行这个行业充满了神秘感和诱惑力。其实投资银行家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使我们在地铁里碰不到他们,但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纷纷在中国安营扎寨使他们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极有风度地出现在你面前,并礼貌地对你说:想海外上市吗?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法律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是当今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本刊也经常能收到一些投诉信件,即在个人或单位权益受损,需要面临劳动争议仲裁的时候,他们又不免顾虑重重,担心一旦被牵扯进劳动争议官司,不知道需要花多少“冤枉钱”。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  相似文献   

17.
一条毛毯     
星竹 《乡镇论坛》2009,(18):5-5
我们经常看到富人为穷人捐款的情景。只是大多数情况下,富人都显得居高临下,施舍的成分尤多。穷困地区的小学生或残痰人在当场接受捐助的时候,总是一副难受的表情。像是被欺辱了一样。旁观者除了为他们的贫穷难过,同时还会为他们因接受施舍而再次受伤感到难过。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生就没有耐心的人,等车的时候如果长时间车子不来,往往会一伸手打辆taxi。如果等不到1.2元的夏利,我就打1.6元的富康或桑塔那。这样做往往会多花几十元钱,可我同时又是一个很会为自己开脱的人。我对自己说时间无价,节省的这段时间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创造多少价值啊。其实我什么价值也没创造,脑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不想,或者乱糟糟的什么都想。坐在taxi上,看着车站上鸭子一样翘首以盼的人们,有时候还会不自禁地生出一种优越  相似文献   

19.
过年打糍粑     
王涛 《乡镇论坛》2011,(35):45-45
我不知道打糍粑有多久的历史,也不知道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多少地方打糍粑。在我的印象里,我们老家一到农历新年,打糍粑可是家家户户的大事。这不仅是将糯米蒸成米饭,又把米饭制成糍粑这样简单的事,它还寄寓了人们“日子年年高”的期望。所以,在我们村里,没有不打糍粑的人家。尽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粮食并不充裕,但村民们打起糍粑却很舍得。  相似文献   

20.
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n/n些什么。我知道,在南方打工这支大军里,比我有才华的不计其数,比我成功的人如/n之/n。但自己毕竟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把那些磨难多少抑或欢乐少少的日子据实整理成章,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走完人生之路,不断地给自己鼓掌、加油!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