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调查显示,城市中高收入家庭中,事业、孩子和贷款是家庭生活的“新三座大山”。 28.9%的被调查者把职业危机摆在家庭压力榜首。因为中高收入家庭的夫妻大多为白领、高级打工者,职业的稳定、事业的成功,关乎票子、位子、房子、车子、妻子、孩子,一旦出现危机,个人的人生价值、家庭生活质量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后果。一旦夫妻一方失业,当下的家庭贷款等现实问题会接踵而至,所以,12.5%的家庭有桉揭恐惧症。  相似文献   

2.
王亚楠 《南方经济》2020,39(3):40-52
文章应用CFPS2010、2012、2014年的调查数据,以房价收入比指数作为"房价压力"的代理变量,探讨了房价压力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在我国房价收入比畸高的社会环境下,消费者同时受到"释放压力型"消费需求的驱使和可支配收入减少的预算约束,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获得心理慰藉,增加了对相对廉价且非必需的文化消费品的需求,即口红效应成为房价压力影响文化消费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控制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其他生活压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消费氛围等因素,在城镇中仅拥有一套及以下住房资产的家庭中,高"房价压力"显著提升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在影响机制研究中,首先,通过验证房价压力对总消费的抑制作用剥离了财富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验证房价压力对大额消费品和小额消费品影响的异质性,证实了房价压力对文化消费影响口红效应的存在性。进一步将研究样本按照消费文化类型、收入阶层和受教育阶层分组后发现:开放的消费文化下高"房价压力"对居民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中等收入阶层在高"房价压力"下进行"释放压力型"文化消费的需求最强烈。高学历层次居民在面对"房价压力"时更倾向选择文化消费作为释放压力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燕博 《魅力中国》2014,(5):282-282
中国妇联近期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由于种种因素和工作压力影响,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病比例达到1/8,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5000万,并仍逐渐增加。中国的生育危机即将到来,家庭、伦理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将逐渐凸显。本文从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实际出发,探讨儿童福利机构在国内收养中如何发挥作用,从而帮助没有孩子的家庭圆梦,同时使福利院的孩子得到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4.
贾小丽 《发展》2013,(5):89-89
如何做好对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心灵上的帮助和引导?使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针对100名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取得了初步收获。一、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离异家庭"的大量出现,"问题学生"逐渐增多。据调查表明,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由于长期受到父母  相似文献   

5.
高振千 《中国西部》2012,(27):112-113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更有利的位置,最近及以后一段时间内,一道道考试、升学和择校的关隘已经成了家长们的一个个心结。“教育焦虑症”,一个新名词应运而生并逐渐蔓延开来,进入普通众多家庭中,正在使人间最美丽的天伦之爱变味,焦虑的父母们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了。考试、择校前后的家长,有为孩子成绩彻夜难眠的,有为孩子分数担惊受怕的,有为孩子升学四处奔波的,有为孩子上学懊恼伤心的,有为孩子名次坐立不安的……凡此种种,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心中的“痛”。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对教育的过度重视,对教育的过分要求,使不少家长再也走不出教育,孩子的教育被作为生活、家庭、人生的唯一“赌注”,这样的家长不知不觉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不患“教育焦虑症”才怪呢。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使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孩子能实现自己美丽的愿望,一些家长不仅自己“积劳成疾”,也把孩子累病了拖垮了。教育焦虑症是长期的教育压力导致的心理状态,是恨铁不成钢引发的愤怒,当某种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反复出现的时候,负面情绪的积累导致过激心理出现,甚至行为失控,还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是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倾心打造的一本力作,结合他近几年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思考,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教育的几个大问题,从孩子的未来讲到父母的责任,从与孩子生活在一起,讲到重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文化氛围,从健康的培养方式讲到如何成全孩子,并以简洁的八条戒律的方式明确写出具体的操作条款。该书是为所有父母特别是孩子只有一两岁的年轻父母们奉献的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书籍。父母改变,孩子就改变。  相似文献   

7.
贺莉丹 《发展》2004,(10):32-33
在"四二一"家庭(即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四人、父母二人、孩子一人的家庭类型)大量存在的同时,上海、北京等地一些有较强经济能力的人,正流行以缴纳高额罚款和到国外生小孩等方法,让自己拥有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孩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教育现状,提出在"父母或未来父母群体"这个群体中系统讲授"家庭科学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相关知识(以下简称"家庭育儿知识")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以母亲为中心的养育者的素质、观念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把高校学生作为"家庭育儿知识"的素质课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过去,家庭买房是等孩子工作后或谈婚论嫁时的事情.而现在,很多父母早早就筹划好为儿女买房,最好是在孩子的读书阶段就准备好.市民张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有远见的家长. 张先生一家三口,儿子阳阳今年12岁了,刚上初中.张先生说,“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们除了要关心他的学习,其实也要为他今后做更多的打算.”为了给阳阳今后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夫妻俩商量着,现在就着手给孩子储备购房金.  相似文献   

10.
陆林  段陈 《东北之窗》2010,(Z2):82-84
怕生孩子,不仅在当下的中国,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生得起却养不起"已成了他们的共识,一些生了孩子的父母称自己为"孩奴"。"要生育还是要生存"、"房奴+孩奴=一生为奴"——类似的苦涩调侃近来在中国80后群体中引发了空前共鸣,也催生了一个新名词——"孩奴"。所谓"孩奴"是指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忽视了自我价值的生活状态。如今的"孩奴"恐慌症在中国的年轻人中迅速蔓延,不敢生、不想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此,一位中国学者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保险,从7岁到70岁都要让孩子有保证,这表面上看是一种无私的爱,但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恐惧,是对孩子的能力、对社会的不信任和怀疑。与中国相比,国外的一些群体中也存在"孩奴",但也有很多外国父母认为,要学会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而不要视其为一种负担或投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教育现状,提出在"父母或未来父母群体"这个群体中系统讲授"家庭科学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相关知识(以下简称"家庭育儿知识")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以母亲为中心的养育者的素质、观念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把高校学生作为"家庭育儿知识"的素质课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今日重庆》2013,(10):47-47
过去,家庭买房是等孩子工作后或淡婚论嫁时的事情。而现在,很多父母早早就筹划好为儿女买房,最好是在孩子的读书阶段就准备好。市民张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有远见的家长。张先生一家三口,儿子阳阳今年12岁了,刚上初中。张先生说,“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们除了耍关心他的学习,其实也要为他今后做更多的打算。”为了给阳阳今后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阅读推荐     
《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吗?》作者:江涌随着经济增长,社会繁荣,越来越多的家庭生活进入小康,有车有房,家庭和睦,长幼有序。然而,透视当今中国,不安全感、焦虑感越来越重,工作压力以及城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社会层级固化愈发严重,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农二代日益凸显。在股市低迷、房市高亢的情形下,  相似文献   

14.
周围 《中国西部》2011,(20):44-45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这些儿童中,因为过早地脱离了父母的关怀和教育,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只能由爷爷奶奶对其进行"隔代教育",这样就导致了这些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孤僻性格,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摘自32岁的已故"复旦大学抗癌女教师"于娟的"癌症日记"。  相似文献   

16.
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课堂是家庭。如何在孩子的第一个课堂进行适当、有效的教育是每一个父母尤为重视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不同家庭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呈多元化。在未成年人的教育遭受巨大挑战的同时,家庭道德教育建设也受到了直接影响。家庭道德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良好家庭氛围,并从法律完善等多维角度共同促进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胎"政策下儿童在使用玩具时的互动关系分析,在设计玩具时考虑在家庭关系中两个孩子年龄的差异化程度,通过年龄不同差异的程度来考虑设计的互动性。二孩家庭关系中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玩具互动性需要考虑一定的情感化、趣味性、益智性等设计,对二孩家庭的情感起到促进作用。让玩具互动性的设计从父母与孩子之间转化为孩子与孩子之间,玩具不仅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还发挥一定的调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景嘉 《魅力中国》2011,(8):350-350
近年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实施家庭暴力,使子女致伤、致死的案件屡屡见诸媒体。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未来,必须让孩子远离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9.
提起东丽北程林中心小学,熟悉的人都会说:“那是外来人员子女流动的‘驿站’。”也难怪,地处城乡接合部,80%以上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的流动性强,使得这些孩子“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而这里的教师并没有因这些学生的特殊而减少付出,相反,他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正如校长陈宝莲所说:“学生的父母在这里工作,为天津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一定要让这些孩子与市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让学校成为他们温暖的家。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活外来人员子女大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家长也很宠孩子,很少让他们做家务。“一个不会劳动的孩子怎么会…  相似文献   

20.
彭海荫 《中国西部》2013,(12):86-89
我们这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没有学习过"情绪管理",所以我们会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可能是未经任何学习的原生态,有的天赋异禀,有的先天不良。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关乎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孩子的生活质量,关乎自己的幸福人生,也关乎孩子的幸福人生。这周在五年级上课时,我想要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