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会计制度按国际通行做法,突破了行业和所有制限制,更加体现了企业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相分离的原则,其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进一步扩大,给企业纳税申报以及税务、审计部门准确地审核稽查,增加了一定难度。笔拟以企业会计利润为基础,根据现行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法规制度,采取增、减的形式,将两间的主要差异,量化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2.
蒋苏娅 《电子财会》2007,(12):40-43
新准则的施行,一改过去将政府补助一次性计入补贴收入,税金支出或资本公积的做法,而对占多数的政府补助采用递延方法,在规定期间或规定条件满足时,才按规定的方法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对于政府补助,除拨付时明确规定不征企业所得税的项目外,按税法规定都应该计入所得额征税,而且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应是企业“实际收到”补贴的当期.不存在递延所得和分期计税的问题。这样,就由此产生了会计计量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并导致一系列的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的核算。笔者现以新准则的规定为依据,结合税法的相关规定,讨论新准则下的政府补助与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3.
陈仕国 《财会月刊》2008,(12):66-66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二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可能小于其计税基础,即负债不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5.
周秀霞 《会计之友》2008,(29):90-91
本文通过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进行比较,分析两项会计准则在框架结构、适用范围、会计处理方法、确认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旨在对我国新“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9年2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对企业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作出  相似文献   

7.
温玉彪 《会计之友》2009,(13):72-73
本文主要针对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发生与转回的纳税调整进行探讨,以供会计人员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履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有关承诺,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支持主要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比如,对粮、棉、油等生产或储备企业给予的定额补助,这些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往往不能随行就市,售价低于成本造成的损失需由政府来弥补.再如,为了环境保护,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返还的税款专项用于环保支出.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本文论述了政府补助及其确认条件、政府补助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  相似文献   

9.
何谓亏损?其通常有两种分类:一是指会计上的亏损,即利润总额为负;二是指税收上的亏损,即应纳税所得额为负。税收上的亏损与会计上的亏损之间的差额为纳税调整额。利润总额为负,按税法的标准来看,只表示企业有可能是亏损的,因为其是按会计准则或是会计制度的要求计算出来的,其口径与税法的要求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经过纳税调整才能结转以后年度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抵扣,因此下文中所指的亏损均是针对税收亏损而言的,但另有说明的除外。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具体明确了企业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特殊销售方式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问题。本文拟对收入确认会计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在未来收同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将产生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暂时性差异,在数量上等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不同,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企业所得税汇算,注意几种特殊收入的确认《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国务院财政、税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但《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3.
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升平 《财会月刊》2007,(12):35-36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对于属于金融资产的应收款项(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其减值损失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22号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对于不属于金融资产的应收款项(如预付账款等),其减值损失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计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具有金融资产性质的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4.
正所得税会计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确定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该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本文拟就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做出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和新会计环境的出现,给日常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许多不便,自创商誉就是典型的情况之一。自创商誉在现有的权责发生制下无法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鉴于其确认和计量的必要性,有必要对权责发生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所得税暂时性差异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于2006年2月再一次修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新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企业所得税进行处理,这是与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接轨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和理解暂时性差异这个概念及其会计核算,对于顺利执行新准则中的企业所得税会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主要是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相似文献   

17.
一、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 通常情况下,收入会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如果能合理、合法地降低收入额或推迟收入确认时间,则有可能减少企业的税金支出或推迟纳税发生的时间从而获得资金时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会计与税收趋同的原则,企业所得税计税时纳税调整的项目已大大减少。本文以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相关规定为依据,讨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与税收的暂时性会计处理、税收处理和相应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9.
20.
补亏期间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亏损?其通常有两种分类:一是指会计上的亏损,即利润总额为负;二是指税收上的亏损,即应纳税所得额为负。税收上的亏损与会计上的亏损之间的差额为纳税调整额。利润总额为负,按税法的标准来看,只表示企业有可能是亏损的,因为其是按会计准则或是会计制度的要求计算出来的,其口径与税法的要求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经过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