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预售房制度是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最普遍的一种销售形式。住宅预售制度对房地产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在风险分担的法律体系、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是一种倾斜性质的制度。这种单边风险分担机制使房地产各主体在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随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否取消预售房制度成为各界所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分析预售制度风险的基础上提出逐步取消预售制度,实现现房销售为主的房地产销售制度。  相似文献   

2.
易宪容 《商界名家》2005,(10):88-90
央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撰写的《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建议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但是,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如在房地产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立即引起房地产开发商们的集体性恐慌。同时.建设部对此立即作出反应.召集了若干房地产开发商“论证”一番,并由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于8月24日宣布: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理由是:“从十多年的实践看,这一制度与我国国情是适应的,目前还不能取消。”  相似文献   

3.
任芳子 《消费导刊》2014,(1):158-159
商品房预售制度在我国实行二十几年来,对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不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无论是在风险分担机制还是在市场准入、资金运作和监管以及违规处罚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导致在实践中产生大量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商品房预售中的利益冲突,预售制度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芳子 《消费导刊》2014,(2):158-159
商品房预售制度在我国实行二十几年来,对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不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无论是在风险分担机制还是在市场准入、资金运作和监管以及违规处罚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导致在实践中产生大量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商品房预售中的利益冲突,预售制度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非法预售现象较为普遍,购房者权利难以保证,致使社会矛盾激化.其焦点体现在价格飙升、广告推介会陷阱和订金圈套.对此,行政监管不利、行政处罚无力、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是造成信任危机和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本文建议筹建商品房预销售网上备案系统,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建立房地产成本、价格信息披露制度,构建房地产信用体系,最终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6.
杨树  孙雯 《商业时代》2007,(19):57-57
本文对房地产的预售制度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分析了房地产预售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得出在短期内不应该取消房屋预售制度的结论。最后对我国应该如何监管和治理房地产预售市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存在使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的会计处理与制造性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售过程中会向购房者收受会员费及诚意金、销售定金和预售款等不同款项,这些款项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着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房地产,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分期确认收入并相应结转成本;开发产品竣工验收时确认收入;开发产品竣工验收合格并办理移交手续时确认收入。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介绍"房闹"产生原因、分析商品房预售制度利弊的基础上,阐述了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观点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介绍“房闹”产生原因、分析商品房预售制度利弊的基础上,阐述了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观点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初为了促进房地产行业在资金薄弱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发展而制定的预售房屋制度和房地产开发商制度正在给房地产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致命危险,进而给涉及房地产贷款领域的银行和其他金融结构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给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历史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分房制度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取消福利分房,住房分配制度逐步走向货币化,商品房买卖中涉及列的一些法律问题,也再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熟悉。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在我国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涉及到的若干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我国房地产预售有关法律问题、房地产买卖中定金法律问题、商品房预售合同法律问题、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法律问题等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8月15日发布的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现行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建议如果实行,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开发商意味着重新洗牌,对于银行业意味着舒缓金融风险积淀,对于买房人则意味着缩短贷款压力,减少非市场风险;而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可能意味着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回落,楼市供求关系起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聚焦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预售制度,分析该预售制度对于我国房产开发商竞争格局、银行业金融风险积淀、买房者非市场风险控制以及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涨落的影响。在多方分析后得出,现行预售制度的诸多缺陷是由于开发商或者这个行业的不成熟以及信用的缺失造成,应探索出一套“改良式的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14.
商品房预售是我国房地产市场销售中一种主要模式,国家为加强对商品房预售市场的规范,设立了我国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本文从我国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的法律基础、内涵谈起,分析了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的法律性质和效力,并探讨了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的不足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卢林  王懿  王娇 《消费导刊》2012,(5):48-48
随着商品房预售制度的不断发展,商品房预售制度中存在的风险也一一凸显,对于商品房预售制度的风险防范,我们更倾向于将其设定为近期防范措施与远期防范措施。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如何建立更加有效,全面的商品房预售制度风险防范体系作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光彩》2006,(8)
速递严打商品房变相预售日前,建设部、发改委和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通知》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应当在10日内开始销售商品房。《通知》规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非法预售商品房,也不得以认购(包括认订、登记、选号等)、收取预定款性质费用等各种形式变相预售商品房。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而非法预售或变相预售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要从严查处,直至取消开发企…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15日,央行公布了<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在有关"促进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的健康发展"一节,提出"考虑取消房屋预售制度".位置并不醒目,但对于众多地产商来说,此言最为扎眼.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最重要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房地产开发贷款违约风险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违约风险上。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较小,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可控,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相对不透明,不确定性较大。应从征收房产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银行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力、完善期房预售制度、改革财政体系和地方政府融资制度等方面来防止房地产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吴晓芸 《现代商业》2013,(29):116-117
本文阐述了房地产行业销售收款环节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列举了房地产行业销售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对如何完善房地产行业销售收款环节提出了对策:对房地产行业风险较大的环节进行内部控制,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批准制度贯穿在关键控制点中,具体包括销售定价控制;售楼管理控制;加强财务的事前监督与控制及应收账款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王连国 《商业会计》2013,(12):30-32
房地产企业预售业务属于特殊销售事项,会计准则和税法对房地产企业预售业务的处理规定存在差异。本文结合实例,对房地产企业预售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及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的填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