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席芳宽 《当代经济》2017,(35):94-95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却出现了农民“两栖占地”现状,影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农民“两栖占地”主要是基于土地的保障和收益功能,传统熟人社会的吸引及现行户籍制度的制约,因此应通过完善土地制度,构建“城镇福利”和户籍改革来解决“两栖占地”问题.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农村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三个方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有机整体加以考察,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应当在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如果郊区不能实现现代化,上海的现代化最终也无法实现上海要建设成为世界级犬都市,必须大力推进郊区的现代化进程,彻底改变现代城市和传统乡村并存的二元社会结构在今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上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郊区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三个集中”加强“三个集中”的政策和法律环境研究,对促进“三个集中”战略的顺利实施,对促进上海城乡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对于“农民”这一称谓及其由此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里的形象与地位,尽管在时空界限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依然在不同程度上留有传统的印迹。但在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民,就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几个极其重大的现实问题之一。具有主体地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形象,应是新农村视阈下现代农民的身份标签。  相似文献   

5.
宫希魁 《经济学家》2003,(3):120-121
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它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农民的状况只能得到局部的改善和短期的好转,传统的农业社会难以融入现代社会之中,从而阻碍了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理解农民并用理性批判态度去认识农民──评秦晖、苏文的《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东有秦晖先生致力于‘’农民学”的研究是界早已关注的重要学术信息,关注的原因不仅因为“农民学”在今天的中国史学学术领域的开拓意义,更因为“农民学”对于...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的题中应有之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旨在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进而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为此,逻辑起点始于准确界定“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资本化”的科学内涵,阐明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资本化提出的依据及其基本要素,以把握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资本化的基本特征;关键环节则是理性剖析“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资本化”的模式选择,厘清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资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理,以归纳总结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资本化的典型模式及其特点;有效举措在于贯彻落实“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资本化”的推进机制,互通互融顶层设计引导机制、乡村主体培育机制、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的市场机制、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国目前将占人口较大比例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就有失社会保障体现社会公平的最初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这一群体逐渐分化为具有鲜明特征的三类群体:一是失地农民;二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即“农民工”;三是到目前为止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针对我国务农农民生产、生活特点,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强制的医疗和生育险;第二,在务农农民养老保险的设计上,应采取在继续强化现行的农村“五保”的前提下,推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和商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第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李培林 《经济导刊》2006,(1):143-144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新的不同于传统现代化社会的风险社会,风险理论认为,应对传统危机,人类设计出“警察型秩序国家”,但应对现代危机,则需要依靠“警戒型秩序国家”。  相似文献   

10.
论发展优势农业对促进农民就业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为农村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找到就业出路又是根本所在。根据我国社会现阶段的特点 ,一方面应积极发展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优势农业促进农民就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十分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三农”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并从现实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农村的现状,深刻阐述农村改革的伟大意义和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农村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提出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等。江泽民同志以邓小…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战略中,有一系列战略重点要突破,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生活改善与素质提高,始终是一个战略重点。在“三农”这一战略重点上,强化龙头企业是关键,它能够发挥强大的吸引和辐射作用,为广大农民带来巨大的收益,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苏丹 《时代经贸》2010,(20):243-244
当前,我过正处于一个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并举、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于农村“熟人社会、乡约习俗”的传统行为准则体系的冲击越发激烈。北京处于改革开放的核心地带,体制变革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农村土地征集拆迁补偿、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农村消费者维权等问题,不仅需要完善和落实法律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着力培养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以法律作为行为准则规范,保护正当利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4.
戴红美 《经济论坛》2011,(7):166-169
城市的历史演变经历了“自然本体论”、‘入文本体论”、“生态本体论”三个阶段。生态城市的建设顺应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潮流,但又遭遇了现实的冲击。要实现城市发展新范式的目标选择,需要明确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形成保障机制,最后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化培育三个方面做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透视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陶勇 《财经研究》2002,28(11):49-54
当前“三农问题”已总成绩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保界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农民问题,在农民的所有问题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举足轻重。长期以来在重城轻乡、挖农补工的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残缺不全,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之外。政府必须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的保护,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岳焕 《经贸实践》2013,(7):38-39
透过参观长廊的玻璃窗,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尽收眼底,沿着走廊一路走过去,传统的豆制品制作场景在参观通道另一侧一一出现,这就是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州市安吉县的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通过‘机器换人”革新了传统工艺,实现了豆制品生产的自动化。今年以来,诸如此类的“机器换人”现代化技术改造项目在湖州市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求真务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中国现代化成败的基础工程。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求真务实”,一方面应努力探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般规律,按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应以人为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摆花架子,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大局出发,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为克服传统农业的弊端,持续农业的概念应运而生。当今,持续农业运动包括很多措施来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如自然耕种和低投入农业在过去50年间得到了发展,具有许多共性并可交替应用。持续农业不仅仅是减少使用化学物质,而且要加强土壤质量的管理,避免资源的耗竭,同时又不减少农民的收人,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非政府组织持续农业条约”对持续农业定义如下:持续农业是达到社会和经济均衡、共同发展,并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持续农业就是要依靠科学方法建立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社会公平、文化适…  相似文献   

19.
山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近年来,山西省通过大量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有了较好的基础,但存在特色农业影响力弱、特色农产品种产量下降、农业生态恶劣、“三品”发展滞后、产业链短窄等问题,下一步应把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三品一标”作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并通过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研发、延伸农业产业链等推进山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冬云 《经济师》2004,(3):35-36
中国农民的总体贫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他们和其他阶层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工业现代化 ,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共享现代化成果的平等权利 ,经济贫困的背后是权利、机会的贫困和发展起点的不公平。其中国家政策、法规对农民利益的忽视和社会对农民的歧视是其深层原因。因此 ,只有从制度、政策以及思想观念入手 ,确立“公平”与“共享”的社会发展基本理念 ,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