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产权理论为基石,重点研究了产权范式的企业本质观;产权范式收益分配制度是收益分享还是收益独占;产权范式收益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研究表明:现代企业是产权契约联结体;产权范式的企业收益分配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分享制而不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收益独占制;产权范式的企业收益分配不仅能提升企业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确保收益分配公正合理、产权平等保护和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入手,分析和界定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并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分配方式与模式进行研究和构建。其中,在收益构成方面,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人力资本完整产权对应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与物质资本剩余控制权对应的收益;在收益分配方面,提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基金制度的分配方式与模式。  相似文献   

3.
知识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构想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谁掌握的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资本要素越多,谁就越会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知识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同样要参与收益分配.本文以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本为例对知识资本参与收益分配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知识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特殊性,并探讨了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的机制及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允许非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时,提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新要求,并将劳动要素的分配与资本、管理、技术等非劳动要素的分配置于相同层次进行表述,这一思想是对原有分配制度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党在理论上的更加务实和更趋成熟;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收入分配领域深层次改革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考量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关系发现,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贡献大小无差异时,人力资本承担了主要风险;在二者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创造利润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鉴此,设置环境参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衡量人力资本贡献、模糊评估产品市场等人力资本风险;建立人力资本参与创新型企业收益分配模型,确定人力资本在创新型企业收益中的分享数额。  相似文献   

6.
探索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 ,对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科技人才资本的概念及其所有权 ,进而分析了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依据及科技人才的特征及其对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该采取物质利益分配为主 ,精神利益分配为辅 ,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的权属应该如何明晰,本文通过对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问题的出现,进行了归属与分配的分析,探究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归属分配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增值收益分配运用的建议:统一标准,合理配置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建立增值收益的监督保障机制等。目前公积金管理运作模式的不成熟,有待于今后统一标准,合理有序地配置住房公积金的运作及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的企业性质与收益分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知识视角重新审视了新经济下的企业性质及由此决定的收益分配模式.分析认为,新经济下企业是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订立的特别契约,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务资本和技术性、管理性等知识以及聚合财务资本与各种知识的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效率边界;股票期权制不仅仅是一种激励制度,而是企业所有权范式基于知识的转换,进而导致收益分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文章最后对以净利润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澄清,提出新经济下的企业收益分配应以EVA为基础,以真正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及其创值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存在以下缺陷:农民集体和农民未能分享土地征收过程中产生的发展性利益;失地农民土地权利受到侵害;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所获收益比重过大。造成土地征收收益分配制度出现缺陷的原因是土地的动态发展性收益、农民的土地权利保障缺失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针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针对土地发展权建立合理制度;切实开展确权登记,赋予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法律凭证;增加中央参与土地收益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5,(20)
本文研究混合所有制下国有资本管理的主体、范围、方式以及资本收益等,为国有资本管理收益分配改革提供支持。方法是应用概念解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混合所有制相关问题以及国有资本管理和收益进行研究。混合所有制下企业的国有资本收益来源包含股权转让收益、股息和红利、清算收益等。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劳动力要素在三次产业的分配与经济增长之关系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首先,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劳动力要素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其中,资本推进第二产业发展进而引致国民经济增长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其次,资本、劳动力要素的产业分配总体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基本一致,但存在着部分失衡现象.为此,第一产业的资本装备、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充分利用、第三产业的资本运营与整合构成三次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切入,从公共资源产权收益形成、分配、使用等多个角度,判断公共资源收益全民共享的程度,从而为探寻深层的制度基础及其改革提供线索。分析表明,土地出让收支全貌已能较为全面地通过预算来加以反映,但结合收益使用状况,土地收益全民共享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矿产资源产权收益流失较为严重,资源家底不清、产权关系模糊、无偿占用资源等问题突出;结合矿产资源分红收益分配和使用的情况,矿产收益全民共享程度提升空间也较大。公共资源收益分配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合理地确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三者所占收益的比例,加强公共资源收益形成和分配的法治化管理,并将其纳入到预算管理体制和制度的调节范畴。  相似文献   

13.
1.目前,我国城乡大量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这是股份制与合作制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征,是把股份制资本联合为主与合作制劳动联合为主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多要素的联合,管理上实行一人一票为主或适当考虑按股投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与按股分配结合。股份合作制实际上就是把不同所有者的生产资料按股份大小联合起来,把不同劳动者的劳动按平等原则联合起来,从而,把生产资料与劳动结合起来,构造一种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内部组织结构,使生产资料能够在经营中实现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14.
土地出让收入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致人们把地方政府财政称之为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是土地收益如何分配;二是土地财政还能持续多久。收益分配土地收益的分配涉及两种分配关系:一是土地收益在政府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区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政府决策和微观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绩效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受到财政压力的影响,农业税改革带来的财政压力使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缺口上升5.72%,企业资本要素投入不足情况加剧,而对劳动要素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扭曲效应更多源于税收征管提高、环境规制放松、交易费用增加和企业规模分布变异,这一干扰效应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生产率平均下降约19.32%。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供应链的收益分配问题,人们分析解决的思路是从内部入手,力图通过博弈、激励的方式来实现收益合理的分配。本文在分析当前供应链收益分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供应链外部出发,提出了建立第三方机构,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客观公正性及权威性,来参与实现供应链收益的公平合理分配;阐述了第三方参与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结合夏普利值法(Shapley)建立了供应链收益分配模型,并给出了算例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制度的创新,对企业乃至整个知识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认为,出资者拥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决定权,而人l力资本所有者享有部分剩余索取权,两者分享企业税后利润,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本实体的价值由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四大要素构成 ,这种复合观念为资本的核算与监控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 ,揭示了会计对象构成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也指出了资本信息相对于其他会计信息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19.
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剩余价值不能离开生产要素而产生.因此,并非只有劳动力才有获取剩余价值的合理性,其他要素都有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合理性,劳动、资本、土地等各种要素在获得工资、利息、地租等必要价值补偿后,都可依据其要素贡献份额分享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并不是因为其资本获得了剩余价值而遭非议,而是因资本剥夺了劳动力分享剩余价值的权利而遭非议,因此,判定分配制度的合理与否,关键看其要素红利是否与其要素贡献相符.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论股份经济(七)股份公司的成立。由此:1.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2.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