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富县针对一些农村党员苦于缺资金、技术、能力,想富不能富、致富无门路的现状,决定实施农村千名党员料技致富工程,财政每年筹措专项资金50万元,力争到2006年列入党员科技致富工程的对象户发展到1000名左右,通过科技指导和政策、资金扶持,使这些农村党员农户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2.
段爱明 《南方农村》2012,28(2):40-44
村级范围的农村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相互了解、信息对称,这为小范围内的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条件,并且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借贷方式需要以信用抵押为主。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缺乏地区完全可以发展信用合作、资金合作等类似的金融组织,其顺利运行的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治理和监督机制以及当地有良好的信用环境。桑植县的情况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其他地方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临朐县农村信用社为解决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村信用社收贷难、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积极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扩大农业信贷投放,以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为出发点,推行了资金需求调查、信用约定、联户联保、信贷联络员、信用户为一体的支农新模式,在支农中营造“大信用”氛围,在支农中锻打农村信用“大品牌”。(一)开展资金需求调查,和农民搞信用约定,采集农村信用资源。为摸清农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以合理安排信贷资金,每年春天,县联社都印发十几万份资金需求调查问卷,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对全县农户情况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4.
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江苏省全面启动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淮安市“文明育农、科技富民”工程的实施,使该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当地颇具影响的“农头老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5.
龙云 《致富之友》2003,(11):1-1
农民要致富,靠什么?靠党的好政策,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最重要、最紧迫的还是靠科技。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实施“富脑工程”,不断地学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北票市农村信用联社从2001年10月开始研究探索,逐步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那就是稳步发展“农户信用联合体”。目前,这项工作通过调查、论证、试点、推广已取得可喜效果,深受广大农民和地方党政欢迎,他们称之为“农民增收的希望”、“农村经济发展的希望”,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农民大额贷款难的症结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靠什么?靠的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的财政还很困难,一些地方依旧无法摆脱“吃财政饭”的尴尬局…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民间信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刘伟本文就农村民间信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作些探索,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资金供求矛盾提供一条思路。一、对我国农村民间信用现状的考察民间信用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存在和发展历史。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巩...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石,信用问题是造成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以及制约双方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0年山东省寿光市农村信用联社实施以评定信用明星镇、村、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以来,有效地打破了这一“瓶颈”,在广大农村中形成强大的信用冲击波。为农民和党政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启动资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排队归还信用社贷款本息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农村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充分发挥体系广播资源优势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广播,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工程实施7年多.已经成为河北省农广校系统服务“三农”的一项特色工作.使中央农广校“致富早班车”和河北省校“致富快车”的优秀节目快速地传播到干家万户。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河北省农广校已建立农业科技广播站2500多个.涉及11个市中有122个县.农广科技之声已响彻燕赵大地。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是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村信用社获得自身发展、化解风险的需要。去年以来,河北省三河市人行、农村信用联社把贯彻《指导意见》当作信用社发展的大事,不断探索、完善、创新小额农贷发放和管理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两年来信用社已发放小额农户贷款9200户,金额3.2亿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约4600万元,效果显著。●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前移信贷调查,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发放速度。农户贷款一般需求比较急,且种养等纯农业贷款与农时关联度大,平时农民不需要贷…  相似文献   

11.
贫富差距不可愈拉愈大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农民走向市场,准备一显身手。可是羁绊农民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资金缺乏。挖池养鱼需要钱;买种畜搞养殖业需要钱;上机器办厂需要钱;搞高效农业需要钱……。目前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生活水平低。所以农民自己没有能力起步、发...  相似文献   

12.
发展小型信用担保组织是解决农户贷款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农村小型信用担保组织为农户的贷款提供担保,是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近几年,一些地区开展了这一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必要进行推广。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户的信用担保组织,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是现阶段农村金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民间信用市场概况(一)产生与发展农村民间信用市场是农民及自发形成的组织相互借贷资金、直接融资的行为。它不是执行国家计划政策的农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融资的场所,而是一个没有固定场所,不受国家计划、政策法规约束,主要按市场供求确定利率、自由借...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山东省青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联社)在积极推动农户信用评定工作的基础上,转变思维方式,大胆创新,对原有的信用评定流程进行变革、再造,创造出一套崭新的农户信用评定流程,有效提升了当地农户信用评定工作的成效和覆盖面,真正实现了社农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狠抓科技培训。迅速提高农民增收本领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眼界的宽广与否、信息灵通与否、技能本事大小,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优化农村劳动力技能极为关键、尤为迫切。要以科技兴农为主题,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农民科技文化培训。结合千阳实际,要积极实施农民科技书屋、大喇叭工程和农民科技光盘进村入户工程,  相似文献   

16.
最近,重庆市农村信用联社分别对辖区不同经济类型的信用联社、信用社、分社及信用站展开调查,特别是对6个县级联社的12个信用社、8个分社、17个信用站通过随机抽样、查看账册、问卷走访、模拟测算等方式,进行了解剖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民需要得到金融服务而当地没有信用社营业网点,或距离信用社营业网点较偏远的地区,信用站发挥着延伸支农触角、营销金融产品、抢占农村市场、提高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等特殊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支农服务方式。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基于以下分析论证:一、信用站能深化支农工作,营销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贵阳市自云区结合实际,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创造性地在全区开展“双带致富”工程活动,以“双带致富”工程活动为切入点,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铺就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普及科技  相似文献   

18.
居住在农村牧区难以增收致富吗?共产党员王银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大代表,一个普通的蒙古旗农家妇士,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典型事例说明:在农村牧区要想加速脱贫致富,不仅要靠智力,还要靠科技。  相似文献   

19.
为化解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难题,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对信息快捷、有效的需求,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依托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契机,整合农业科技信息和专家资源,按照信息分类发送和专家互动服务要求,为全省73个涉农县(市、区)的10万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制作开通《农家致富》手机报。  相似文献   

20.
为化解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难题,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对信息快捷、有效的需求,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依托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契机,整合农业科技信息和专家资源,按照信息分类发送和专家互动服务要求,为全省73个涉农县(市、区)的10万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制作开通《农家致富》手机报。快捷的平台、及时的资讯、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