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海鸣 《特区经济》2013,(10):86-87
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为因果,互推发展。工业化发展通过就业需求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提供物质基础、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非农化方向转变以及与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契合等方面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通过生产要素集聚集约、生产、生活资料大市场的形成、营造创新环境、带动市场需求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促进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是:工业化刚刚进入中期;城镇化与全国差距较大,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刚刚进入中期评价和判断工业化进程,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的是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工业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发展对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起到了负面影响;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均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代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一般结果。在此过程中,社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文章对河南省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河南省的人口工业化率远低于经济工业化率,城镇化也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这不仅与发达国家不同(表现为人口工业化和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均衡发展),也迥异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过度城镇化,即城镇化早于、快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或工业化率是城镇化演进的主要动力源泉,在不同发展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关系也不同.文章基于青海统计年鉴数据,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与城镇互动性两个维度对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实施城乡统筹.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基本战略思想是。依循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必须把城乡统筹作为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一项战略任务。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梁洁 《改革与战略》2021,(3):106-114
当前广西工业化水平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少,缺乏龙头企业,城镇化水平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章通过计算IU和NU,发现广西工业化水平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二者融合发展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进一步分析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美国模式等,得到启示:推动广西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应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因此,广西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应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芙蓉 《特区经济》2014,(11):133-134
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实证分析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互动发展和关联效应,得到了以下结论: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发展的相关性较低,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于工业化发展进程;在湖南省工业化的进程中,就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强于产出结构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第二产业和非农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快速上升对湖南省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9.
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新蜀  贺坤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07-109
文章通过对新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得出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结论。新疆城镇化的滞后性发展导致新疆的工业化发展缺乏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文章提出了以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工业园区进行要素的聚集,采取中心城镇突破的战略,在全面整合区域力量的基础上推动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实现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普  李峄 《中国经贸》2012,(24):78-79
摘戛由于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贵州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都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缓慢的发展过程,工业发展和城镇发展均相对滞后,目前,工业化与城镇化都处于初级阶段。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目的是想通过新型工业化增强全省经济实力,通过城镇化培育配套产业解决就业,出发点和着力点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解决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对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背景下的工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就贵州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成功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同步推进城镇化。漳州城镇化建设必须与漳州工业化布局相适应,在工业化进程中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涛 《科技和产业》2014,14(8):101-104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长正相关的假定入手,利用1978—2009年河南省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相关指标数据,在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增长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动态分析方法,对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可作为推进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支撑、互为依托。近些年,由于承接产业转移,江西沿江区域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整体的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整体上,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是各行其道。通过对江西沿江区域各县市区UR/IR的测算,判断出该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性仍比较差,并对该区域进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进行了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并就联动发展机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甘肃省1983—2013年的数据,采用DEA效率分析发现:第一,甘肃省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二,城镇化过程中对劳动力与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率不高对于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效率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第三,甘肃省工业化投入的规模报酬随着工业化发展呈现先递减,再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萱 《特区经济》2013,(9):101-103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有必要且很可行的举措就是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本文分析了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并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官员在线     
城镇化必须是新型的城镇化,不是像原来一样,修火柴盒、修夹皮沟,人能住进去就行了。——四川省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徐孟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两化"互动首先要有工业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发展起来,就需要有城镇化来承载工业化。新型城镇一定要和生态融合,和农村居民非农就业融合,跟上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统筹发展,实现三产相融,配套发展,才能达到产城一体。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搜集2001年到201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指标正向化方法、变异系数法等构建了城镇化综合系数、工业化综合系数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2000年到2011年我国以及四大经济区域和各省市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从2000年到2011年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二者的协调度系数都是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由严重失调向优质协调发展;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最高,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程度相差无几,而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最低,四大经济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呈现出梯级结构;2000年到2011年各省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与四大经济区域差异相呼应,并且协调度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代表着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彰显该地区现代文明发展的程度。随着城镇化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工业化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将越来越紧密。因此,把握实际、找准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结合点,使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实现新跨越,对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各行其道,不同步、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质量,推动"四化"同步,就必须找准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切入口,加快政策和体制创新步伐,打通两者互动发展的阻碍,增强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整合和供给能力,实现两者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城镇与人类之间良性互动的一种新增长模式。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产与城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并不断积极探索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以推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文章尝试界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然后探讨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