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时一年半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需要相当一段时间,银行家和政策制定者都面临着两个问题:从危机中学到了什么经验和教训;怎样运用这些经验教训来巩固银行体系,避免和平息今后危机的发生。为此,有必要从全方位的视角重新审视银行业发展策略及其监管。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如何改变全球银行业,反思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银行业发展模式、风险管理以及竞争策略,并提出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图对一直被世界各国仿效的美国式银行模式及其监管体制进行反思,在对美国金融模式拿来主义的同时,也应该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探索符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特点的规制机制,为我国的金融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在全世界的迅速蔓延暴露出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困境。目前在世界金融监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一些自发性的国际组织,其本质上的脱离国家主权的自治性,决定了其法律效力的缺陷。因此需要革新依靠传统资本充足率建立起来的监管标准,加强各国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实施并表监管,以新设的金融稳定委员会为基础构建全球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金融监管机构在危机中实施的金融监管及危机后采取的宏观审慎监管,使得日本银行业受损较小,且在较短时间内就得以稳定并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上最大区域经济体之一的欧洲经济,在此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危机过后,欧洲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遭受重创的银行业也逐渐走出阴影。那么,后危机时代欧洲的经济和银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欧洲政府和银行采取了哪些危机应对措施?欧洲银行业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来找到一些答案,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出现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并相应地制定我行国际化发展策略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得到了7个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仙慧 《新金融》2015,(11):17-20
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相似文献   

8.
汤柳  王旭祥 《上海金融》2012,(7):58-63,117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监管的理念、方法和制度安排正在经历着全面的变革。本文概括并评价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六个主要方面: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与政策框架、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进展、巴塞尔银行监管新规的推行、对主权债务风险的监控、制定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建议以及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复杂,本文认为欧美国家对于监管改革的论调不会逆转,发生变化的只是对改革的步伐和手段、经济复苏以及主权债务风险的缓释等诸多变量之间的权衡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银行体系与中国银行业发展呈现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西方的信贷收缩与中国的中长期贷款猛增对比鲜明。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政策背景和信贷扩张角度出发,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危机爆发兢后中外银行体系处于不同的发展起点,相同的宏观政策导致了信贷收缩和信贷扩张两种不同局面;第二,全球宏观经济呈现冷热两大不同循环系统——发达经济体处于冷循环,新兴市场进入过热状态;第三,中国出现了伪过热局面——信贷能力不足形成经济下行压力,而此前的中长期贷款推动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第四,中国2005年以来的银行体系改革积累了丰裕的资本金和可贷资金,但这一银行体制性红利正在消失;第五,中长期信贷过度投放的结果是银行体系将在2015年面临较为严峻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损失的挑战;第六,通过一揽子改革,纠正过度依赖反周期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并依托银行执行反周期政策的传统思维。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原有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诸多缺陷。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加快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标准的修订步伐。《巴塞尔协议Ⅲ》于2010年11月12日在G20首尔峰会上通过。国际社会旨在通过对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构建起长期稳定的银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变化分析研究,可以把握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提供思路。银行业监管标准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成为监管机构的主要任务,宏观审慎监管由此备受关注。本文对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现有微观审慎监管体制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建立与宏观经济部门的合作关系、调整监管机构内部职责、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完善系统性风险分析工具方法和培育宏观视野的监管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的风险。现代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变化给商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爆发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出银行业结构性变化所积累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主要从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新变化出发,探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务报告应当如何服务于金融业的审慎监管,以促进金融穗定.一直是富有争议的重要问题。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争论逐步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本文以财务报告稳健性为视角研究了审慎监管会嘏饺铝行产生企计稳健性的需求,探讨现有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审慎监管的方式,并为监管政策和会计准则制定提出一些改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银行业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提升整体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从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背景出发,总结了世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和趋势,然后重点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银行业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提升整体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从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背景出发,总结了世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和趋势,然后重点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次贷危机的影响有所缓解,但是次贷危机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对金融系统的威胁依然存在.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入手,探讨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相关提示.  相似文献   

17.
程进 《中国外资》2010,(20):45-45,47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次贷危机的影响有所缓解。但是次贷危机的影响在全球范围金融系统的威胁依然存在。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入手.探讨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相关提示。  相似文献   

18.
王伟  李海平 《上海金融》2012,(3):66-69,118
本文以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为研究视角,梳理回顾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历史,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在机理,研究了在构建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角色,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美国银行业的格局。美国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市场结构的整合,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复兴,影子银行将继续萎缩,银行的杠杆率进一步降低,盲目做大表外业务和顺周期的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全能银行仍将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全能银行通过分拆之路从追求范围经济向归核化转变。全球金融危机造就金融监管改革的契机,监管机构将从资本管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业实施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白新平  张锋 《西安金融》2011,(11):59-60
金融危机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开始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呈现出了强化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以及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共同趋向。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逐步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