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信用卡》2012,(2):14-15
2011年,农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持续攀升,前三季度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居同业之首。截至2011年末,农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突破3000万,信用卡总客户数超过2200万。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用卡》2009,(6):76-76
截至2月16日,中国光大银行全行信用卡发行量突破500万张大关。以此为契机,中国光大银行在2月18日至2月28日推出“跨越500万,阳光永相伴”庆典活动,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举办高端客户答谢会,邀请部分光大银行信用卡高端客户参加光大银行组织的营销活动。2009年是中国光大银行的“阳光服务年”,也是信用卡业务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示,在跨越500万张大关以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用卡》2009,(10):24-24
4月16日,平安银行信用卡客户服务热线40088—24-365开通。 5月21日,平安银行信用卡发卡工作全面启动,中国平安万里通联名信用卡诞生,成为国内最具保障功能的联名信用卡之一,初步显示出中国平安集团整合旗下银行与保险资源的强大综合金融优势。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01,(4):26
到目前为止,工行上海分行已发行信用卡700多万张,积累了大量的持卡人信息。信用卡的大量发行使得上海市民已基本达到了人手一卡的程度,单纯追求规模效应的粗放性经营已不再适应目前的市场竞争。随着信用卡发行量的增加、交易额的增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行上海分行的各业务部门需要向基层要数据做分析报表,而这些有用的信息分散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中,造成数据的来源既缺乏科学性,管理又大量重复,难以满足高层管理人员对数据即时、全面、准确的需求。为了提高用卡质量,对客户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以提供决策支持,工行上海分行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建设了一套满足业务需求的信用卡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民生银行发行第一张信用卡时,通过征集广告语的方式,让客户广泛参与到“体验营销”活动中,迅速让客户认识了民生信用卡。短短五年时间,民生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已超过850万张,交易笔数、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多头授信的现状及问题信用卡多头授信是指不同银行向同一客户发放信用卡,分别以客户收入为主要依据核定授信额度,从而使该客户实际可使用的信用额度放大至其还款能力所匹配信用额度的数倍。假定根据客户收入水平或还款能力,可核定授信额度为X万元,有a家银行以此为主要依据分别向该客户核发信用卡,则该客户实际町使用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Y=aX,即a家银行,a头授信,使客户的授信额度迅速地被放大了a倍。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郑紫衡信用卡以其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和安全服务,成为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金融工具。目前世界已有4万多家银行发卡,特约商户达1600多万元,年交易额4200多亿美元。我国信用卡业务始于1978年,目前四大专业银行及交通银行都...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用卡》2007,(8X):1-26
2007年6月11日,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在国内同业中率先突破1600万张,继去年“超双千”后进一步巩固了国内信用卡第一大发卡行的地位,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当前信用卡领域竞争空前激烈,多数商业银行都在经营战略上将信用卡业务作为未来重要的盈利来源以及稳定客户和持续发展的争夺焦点,纷纷加大对信用卡业务的投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行业资讯     
《中国信用卡》2013,(7):92-96
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超8000万张(本刊讯)近日,工商银行信用卡的发卡量在国内银行中率先超过8000万张,稳居亚太地区最大信用卡发卡行的地位,并跻身全球四大信用卡发卡行之列。在发卡量稳健增长的同时,工商银行信用卡对促进居民消费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凸显。仅2013年前四个月,客户通过工商银行信用卡实现的消费额就达到  相似文献   

10.
《金融队伍建设》2009,(6):F0003-F0004
工行湖南省分行营业部现有从业人员2765人,下辖24个一级支行,107个营业网点。拥有179.38万个人客户,2.83万对公结算账户,72.66万个人网银客户,1.4万企业网银客户,38.99万信用卡客户。  相似文献   

11.
数据显示,2010年工行信用卡业务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12月末,工行信用卡客户数达到4406万户,发卡量达到6366万张,消费额达到6383亿元,信用卡贷款余额达920亿元,总收入达129.8亿元。  相似文献   

12.
珍爱的宝宝特写、甜蜜的婚纱写真、温馨的全家福、优美的风景照、可爱的宠物照都可以被设计为MyLove信用卡卡面——建行信用卡的这一独特创新时至今日仍被许多人赞口不绝,奥秘就在于其成功将人们的情感诉求寓于一张小小的卡片。在建行信用卡中心,类似别出心裁的点子还有很多。通过坚持不懈地创新,建行已形成了个性鲜明、权益丰富的产品体系,吸引了众多的目标客户群体,目前,建行已经拥有近3000万的优质中高端客户,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
在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中,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用卡既可维持现有客户,又是引入新客户的有效手段,也是最容易洞察客户消费习惯和考察其可支配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客户资源是信用卡最大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4.
拨打招商银行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电话(800--820--5555),客服人员自报家门的问候,让持卡人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倍感亲切。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一个与客户接触的细微环节。 作为直接接触客户的服务部门,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客观反映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水平,招商银行正是通过对客户服务中心的持续完善、优化,进而构筑了其信用卡产品的强大优势。 招商银行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成为全中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同行业最佳客户服务中心之一”的宏伟愿景。历时6年,招行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已由最初的简单的呼入平台发展为集呼入、呼出、语音、网站、传真.信函、短信多渠道的服务整合体系;从日均处理5000通客户来电,跃升为2007年日均处理近30万通客户来电;从起步时的50人团队发展为上海、成都两大客户服务中心1400余人的规模;从单渠道服务,拓展至白金。商务。收单、网络等新的服务领域。招行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伴随着招行信用卡发展的脚步不断壮大,成为招行信用卡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招商银行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将如何发展,其在管理和运营上有何特色?日前,本刊记者带着上述问题,采访了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黄龙。  相似文献   

15.
佟钧 《中国信用卡》2007,(11X):34-35
继广东发展银行1995年在国内推出首张真正意义上的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以来,其他商业银行相继推出类似产品,外资机构也通过各种方式试水内地发卡市场,中国信用卡市场已进入了“战国时代”。各家银行为抢占信用卡市场、争夺客户,不断加大营销力度,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信用卡业务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如何通过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准来巩固市场,争取客户,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是每个发卡银行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信用卡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客户服务与市场营销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信用卡客户服务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自今年5月初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网上办卡以来,以前的摆摊“卖卡”现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客户在网上自主办卡。据悉,目前工行信用卡网上申请总量已突破100万张,单日申请量峰值突破2万张,客户主动用卡意愿强烈,启用率达100%,远高于传统渠道发卡。  相似文献   

17.
徐志宏 《中国金融》2005,(21):46-47
信用卡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及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竞争优质个人客户的重要手段。信用卡客户大多属优质个人客户,以信用卡作为“敲门砖”,首先把客户吸引过来.之后可以逐步向个人金融,网上银行渗透。同时.优质持卡人往往也是大中型公司或机构的负责人,商业银行在向持卡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公司业务和机构业务。因此,从长远看,商业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的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这项业务自身的经营与成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银行积累了大量客户交易数据,如何利用客户的特征数据和交易数据,获得客户的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提高效益,是信用卡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信用卡分析中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用卡市场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从导入期进入成熟期,业务目标也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变为追求效益。流程银行是当前国际大行信用卡业务普遍的行业经营模式,它按照为客户提供最方便、最优质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类别将信用卡业务流程设计成最优,以此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组织结构和进行资源配置,保证信用卡业务在银行内部顺利高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20.
信用卡业务 管理与监管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信用卡已经成为大中型商业银行提高客户忠诚度、优化客户结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不可或缺的工具。近年来,中外资银行无不致力于此。但从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要长期保证信用卡业务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不断完善信用卡业务的法律制度体系和监管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