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康 《海南金融》2006,(7):64-66
在国有经济大量从县域经济中退出后,银行失去了贷款目标,政府部门却感到区域经济发展资金不足。探索新形势下政银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应该是政府和银行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此分析了县域政银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干  袁鹏坤 《新金融》2023,(12):27-32
在新时期国内的数字经济战略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企业和市场整体的数字化创新,为此各级政府和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在数字化建设创新层面的投入力度。本文在阐述银行和政府进行数字化转型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两者合作效益进行分析,并基于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政银合作经验,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与各级政府的耦合性进行论证。如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字政府建设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系,针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数据治理、数字鸿沟、产品创新、政策监管等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加强数据治理、明确职能边界、坚持创新开发、打通用户体系、推广合作经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系型融资模式的均衡分析和均衡的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距离型融资模式是未来融资方式的一个合理选择,但在我国该模式并无法如预期简单实现,因为关系型融资模式是一个均衡,而模式的转换是一个均衡的突破.我国的企业偏好债务融资而非股本融资,银行有维持和发展银企关系的激励,国家则通过金融支持来保护和控制银行,三方都没有积极性偏离均衡.均衡的突破关键在于政银关系.政府退出"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另外,缩小"破产罚金",WTO的冲击,也有助于该均衡的瓦解.  相似文献   

4.
目前,欠发达地区银行反映放款难,企业反映贷款难的呼声较高。笔在认真调查分析后认为,形成贷款“两难”的主要原因:一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信贷政策取向的矛盾;三是银行内部信贷运行责权利不对称的矛盾;四是银行贷款标准较高与企业素质较低的矛盾;五是银行增加信贷投放与防范风险的矛盾;六是企业逃废债和银行维权难的矛盾;七是政、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为此,笔主要从解决上述七对矛盾入手,就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正确处理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提高银行主动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和加强政银企协作、配合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结过去一个时期银行改革,尽管不同时期有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金融改革的中心任务会有所差异,但都体现了对市场化改革道路的探索。展望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监管环境将更为严格,重塑健康的银、政关系,仍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和诸多挑战。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型中,建设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银、政关系。——潘功胜  相似文献   

6.
晓明 《时代金融》2005,(11):23-23
<正>泰京银行(大众)有限公司成立于1966年,是由 泰国政府合并两家商业银行而建立的泰国国家控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为金融机构发展基金、财政部、政 府储蓄银行、社会保障局等政府机构,共占有泰京银 行约60%的股份。从1966年3月14日开始营业以 来,受到了泰国广大民众、企业、商业界的欢迎与信 任。泰京银行股票于1989年8月2日在泰国证券交  相似文献   

7.
本文理性地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及后续管理问题,探讨了银行如何以更加科学、严谨的管理与之对接,实现银、政、企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构建整体联动的金融生态维护机制 政府积极创造政策条件,规范行政服务收费,适度降低抵押、评估收费,协助银行化解不良资产包袱,促进银行盈利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金融产业贡献度和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主动为银企之间搭建一个便捷、通畅、高效的合作平台,切实解决政、银、企双向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和互信合作,提高银企合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各金融机构和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普洱市金融发展环境、信用环境和合作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政银、银企关系密切,为促进普洱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在开展的新一轮"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活动"的研讨会上,一位专家在发言中说:浙江的银行与企业是"银企"关系,而我们江西的银行和企业是"企银"关系。是不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值得我们银行和企业的同志好好深思。  相似文献   

11.
县域辐射农村,连接城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处于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政府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引擎和驱动因素,县域政银关系是否和谐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近日,笔者在临湘市进行了调查走访,结果表明,构楚和谐政银关系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增量贷款在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中的催化作用,显示其在提高银企效益中的乘法效应功能,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坚持"六性"、落实"四挂钩",是现阶段银行优化贷款增量的有效途径。并作浅述,以供商榷。贷款运作的自主性。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政、银企关系,银行要尽快退出政府"第二财政"、企业"第一出纳"的角色。银行要依法维护自身经营自主权,抵制政府的干预和企业的利诱,坚决杜绝"现场办公"和"钓鱼工程"贷款。其次,银行自身要强  相似文献   

13.
湖北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而城市圈的发展离不开圈内金融信用的支持。城市圈金融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信用体系的完善与成熟。武汉城市圈金融信用环境存在信贷投向两极分化、银行企业信用关系恶化。这其中主要是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日益恶化。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是政府要搭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桥梁;其次,企业和银行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逐步完善自身,并尽力协调好和对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为建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建行向商业银行转化除按照商业银行原则经营外,在外部关系上要处理好与政府、企业、同行之间关系;在经营思想上要自觉地树立起效益、竞争、服务意识。处理好三大关系,树立起三种意识,是寓于建行商业化发展中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唯有这样,建行商业化发展才能加快。 处理好建行与政府、企业、同行之间的关系,是建行商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15.
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在商业银行的对外关系中,位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要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必须重新确立新型的银企关系。 一、正确认识银行与企业的交往关系 银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商品经济产生以来,银行与企业就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特别关系。可以说,企业是银行的基本客户,没有企业银行难以生存。对于银行与企业的交往关系,可概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银行与企业在交往中的地位关系。在通常情况下,这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宏观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行,曾经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乡镇企业目前存在诸多困难。乡镇企业要走出困境,实现"二次创业",根本出路在于转换机制,调整结构,提升素质。转换企业机制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实行民有民营,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在当前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受民间资本积累的限制和部分地方政府借改制甩包袱思想作祟,一些地方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逃废银行贷款现象,企业、银行、政府间矛盾较大。企业借改制逃废银行债务,不仅使银行存量资产风险加剧,刺激了银  相似文献   

17.
一、银行与个人、企业、政府等经济部门间的金融关系要分析银行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规范的是采用资金流量分析法,但由于手边资料有限,只好利用能收集到的资料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如同连在同一根绳上的两个蚱蜢,兴衰与共。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这两方面的改革是互为唇齿,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离不开银行的支撑,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若没有企业改革配套也难以实现。因此,商业银行和企业必须共同树立市场经济的大金融观念,用市场经济的方法理顺银企信用关系,使各自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一、影响银企业关系健康发展的原因(一)旧模式在新体制下难于适应改革十多年来,我国的企业制度和…  相似文献   

19.
银企关系主要是指银行与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要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市场调节比重不断扩大的新型经济关系,必须进行银行体制、企业制度以及一系列配套关系的改革。一、银企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银行的资金根据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给企业(指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同),或是作为财政资金来挽救亏损企业和维持企业生存,同时,银行对开户企业实行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监管,因而,企业产生对银行的高度依赖。截至1991年6月底,国家专业银行提供给国有工商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达80%以上,企业没有自立于市场的独立主体地位和自我发展能力,处于"受制于银行"的境地,受到金融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东莞经济、金融的高速、稳定发展,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东莞地方政府、金融部门长期以来正确处理好银、政、企三方面关系,为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最终达到“三赢”局面。这就是“东莞现象”的内在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