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是否聘请“四大”合作所以及公司的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对上市公司是否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有显著影响。而大股东持股比例、成长性与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是否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没有影响,这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动因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张子叶  张海军 《新智慧》2004,(4B):48-48
审计委员会制度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30年代,70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遏制上市公司造假、保护投资利益,证监会与原国家经贸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于2002年初联合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内部可设立审计委员会。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建立与发展审计委员会制度,笔认为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濮晓达 《新智慧》2003,(12B):51-52
我国证监会在其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提供了可能。而审计委员会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经验。回顾一下美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设历程,必能得到一些启示,以推动我国公司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在2002年开始施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化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措施在不断出台,但审计委员会在会计监管中依旧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考虑到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原因、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最新的监管动态,审计委员会这一机构成立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5.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虽然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该制度的实施尚存不足与漏洞。正确认识审计委员会制度并研究完善对策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对推动上市公司规范化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并要求在董事会下建立以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审计委员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但与成熟市场中的审计委员会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关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了比较,找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特性及其与联交所和纽交所在人员组成及人员素质要求、任职审计委员会数量、职责与独立运作等方面的差异,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严格限定审计委员会成员任职数量、重新定位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机构及管理层的关系、更为深入地参与公司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考察了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产权性质对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却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终极产权国有性质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但在终极产权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战略委员会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战略委员会的设立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上市公司同时设立战略委员会与审计委员会并不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改善,设立战略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的非独立董事比例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战略委员会仅仅处于“消极合规”阶段,并没有在企业战略决策制定和重大投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符合法规要求的审计委员会能使上市公司加强管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目前,我国符合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资格标准要求的资源严重稀缺,公司内部对审计委员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够,审计委员会委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也急待提高,因此《萨班斯法》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挑战最大。  相似文献   

10.
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内现有文献对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仅局限在将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特征的一个简单变量,而未深入考察审计委员会的具体构成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选取2002年~2004年详细披露审计委员会具体组成的公司为样本,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两个角度考察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在形式上基本达到了公司治理准则中对人员具体构成的要求;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对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博弈的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表面上的繁荣与实质上的治理弱化,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在解释我国审计委员会治理弱化制度成因的基础上,借助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框架,提出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即加大对审计委员会“不尽职”的惩罚力度,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人“侵占”的概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部控制人与股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治理环境、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1~2004年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第一大股东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同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还与其所处的治理环境密切相关,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大、政府干预程度越小,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因此,从根本上改善治理环境或许是一条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3—2005年沪深两市3 782个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这一全新的视角对独立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大,独立董事制度在年报披露的及时性上起的作用越大;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的勤勉程度对于年报披露的及时性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验证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确实存在着"好消息早,坏消息晚"的披露规律。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是决定内部审计职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和内部审计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主要隶属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总经理,并且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已经成为主流态势,独立性较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控制人性质、所处行业、所在地区不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和中国股市及上市公司的特征,提出七个研究假设,然后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我们所选择的四个行业样本进行假设检验。基于样本总体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未预期盈利高、审计迟滞时间短、财务杠杆低、现金比率高、非ST、上一年度未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及未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小。但是,行业差异是现实存在的,文中基于2000~2003年行业样本的研究较为可靠的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行业之间的差异以及某些行业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状况。在对行业差异和盈余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证券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内部审计机制的设立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单独设立内部审计对于抑制盈余管理没有统计上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的同时设立,能够有效抑制公司调低利润的行为,但对于调增利润行为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公司同时设立内部审计和聘请前十大事务所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统计上未呈现出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董事会特征分为3个方面独立性特征、行为特征和专业性特征。以2001年至2004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4131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对审计费用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董事持股人数比却对审计费用有显著负向影响,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分离,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上市公司聘请“四大”对A股报表进行审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观察,发现跨市场上市公司比纯A股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四大”进行审计。为此,我们结合我国跨市场上市公司特殊的市场环境和两次审计制度,对跨市场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进行研究,提出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跨市场上市公司选择“四大”对其境内A股报表进行审计,要受到其在境外选择“四大”审计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