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农业土地制度决定经济发展机制的假说,并用二十世纪中国经济史对该假说作了初步论证。本文指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发展机制是地主所有制下的古典二元经济机制,五十年代初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但到七十年代末的计划经济发展机制依然类似于古典二元机制,而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农业改革最终把中国经济建立在准自耕农制度上,中国经济发展从此表现出工资上升、工资和利润共同储蓄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刘易斯转折点:理论与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易斯转折点是二元经济成功转变为一元经济的转折点,其典型特征表现为工资水平快速上升.本文对我国农业的制度工资决定和变动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对转折点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尚没有足够的理由认定中国的二元经济已经到达了标志着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成的刘易斯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部门的工资决定已经摆脱了传统部门保留工资的约束。依据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但中国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格局依然存在,刘易斯拐点之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过度吸纳导致的农村空心化成为二元经济的最主要表征。治理农村空心化就是逐步消除经济二元性,应剥离土地的社会功能,使农业转变成利润导向性产业,使再生产性资本能够在农业或农村寻找到足够的经济机会,改造传统农业,引入农业新技术和新的生产要素,培育农村经济组织,丰富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内涵,使农业劳动力配置摆脱耕作经验的硬约束,从而打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结构是近现代中国的主要国情之一,这一说法被学界广泛认可,但鲜有量化分析辅以验证。论文基于对我国20世纪30年代估测数据的整理与校准,有机结合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指标,在1933年与1931—1936年短时序数据上进行了统计分析,希冀能够加深理解二元部门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结果表明,30年代上半叶二元经济特性明显,部门间工资差距甚大,且农业与非农业两部门的收入差距大于其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此外,现代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不足,呈现出不成熟、非独立的发展形态。由此,20世纪30年代二元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不平衡与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两个方面,且两者辩证统一,共同影响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二元经济通常是指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经济部门和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二者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投入要素、组织方式、增长特征和工资率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而研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具有比较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这也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回顾文献,本研究概括出了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创新的几个主要方向.在这些创新方向的启示下,本研究考虑了由于现行土地制度使得二元结构被不断强化的特殊国情.借鉴和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技术,本研究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并借此模型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给出了简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郭宇  呼丽娟 《时代经贸》2012,(4):221-221,223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就业和收入分布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和产业差距的不均等特点及原因,并验证了工资与对外贸易额的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易斯转折点"是内嵌在二元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探索中国就业领域里诸多矛盾现象的切入点。中国基本符合二元经济理论的假设条件,经济发展路径与二元经济理论大致相同,但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体制条件有着明显不同,可将中国简化为一个开放条件下加速解体的二元经济。要判断是否经过"刘易斯转折点",需要把数量标准作为基本依据、价格标准作为参考依据。中国虽然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年龄偏大,40岁以上劳动力占大多数,提高了转移难度;再加上中国特殊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农民工工资的结构性上涨即主要由绩效工资(即计件工资)上涨支撑、基本工资上涨幅度不大,进一步排斥了年龄偏大的农村劳动力,农村中可转移劳动力已近枯竭,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刘易斯转折点"的过早到来。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文重点阐述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的增长率分解分析对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工资上升运动的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1、导论 在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Lewis)曾经根据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传统,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资运动(刘易斯,1954)。以后,拉尼斯(Ranis)和费(Fei)及其它学者发展和完善了刘易斯的模型。他们证明,古典经济学的两个有名假设,即工资外生决定和工资收入无储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有效。在他们的证明里起着关键作用的概念是生存工资。这一生存工资有三个性质:第一,不通过劳动的边际收益决定(外生性),第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转型。在二元经济结构约束下,工业反哺农业需要政府的直接反哺与市场机制的间接反哺相互配合。而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是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忽视农业发展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解决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因此,中国严峻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仅靠工业和城市来转变是不行的,还应重视通过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张威 《当代财经》2005,(9):14-18
相对于计划经济和成熟的市场经济,转型经济中的资本形成机制具有自身的独特模式。本文结合中国的转型经验,揭示了中国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二元特征:即工业部门中政府主导的资本形成途径和农业中以自发力量为主的资本形成过程,并简要的指出这二元特征的就业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易斯模型适用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刘易斯经典模型的适用性,主要结论是:(1)刘易斯经典模型具有简单而又精巧的博弈结构,它大致适用于地主所有制且劳动力过剩的经济.(2)刘易斯经典模型不适用于自耕农制度且劳动力过剩的经济.在流动者与家庭脱离经济关系情形下(刘易斯曾考虑过),两部门工资大于或等于生存工资并在此基础上上升;在流动者与家庭不脱离经济关系情形下,农业部门工资上升而资本主义部门工资波动.(3)在多种农业土地制度并存情形下,经济发展不具备刘易斯经典模型的特征.由于劳动力流动次序由保留工资决定,其结果就是:在劳动力过剩阶段,资本主义部门工资先维持在生存水平上,此后逐步上升.(4)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土地制度类似于自耕农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非农工作者与家庭很少脱离经济关系,劳动力流动特征与刘易斯经典模型结论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植根于二元经济结构的二元财政制度总是执行有利于城镇部门发展,而且有损于农业部门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居民的长期贫困,而且还持续拉大城乡差距。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分析结果显示,二元财政的制度安排内含自我增强机制,其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所以,农村居民的贫困必然具有长期性,城乡差距也会持续拉大。因此,必须根据中国经济现实,对二元财政制度采取边际调整的改革措施和借助市场化的手段改善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方可在长期内从整体上推动二元财政制度变迁,实现城乡平等的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由于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农民工在城镇受到了就业、保障、教育等方面的制度歧视和排斥,导致城镇内部社会保障方面的新二元格局。东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吸引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来此就业。建立东部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符合农民工的愿望和长远利益,也是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是否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以及中国人口红利拐点何时到来的讨论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从二元经济视角、人口转变视角、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拐点、库兹涅茨转折点之间的关系,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是否存在大幅度下降及农业工资率是否存在大幅度上升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并未进入刘易斯拐点;虽然中国面临人口红利的结束,人口转变优于经济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短缺;只要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就会抵消人口红利拐点到来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对中国是否存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二元经济理论经历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三个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二元经济理论日益融合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形成了理论综合基础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费景汉与拉尼斯的转型增长理论。现阶段二元理论由于突破了单一研究范式的局限,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与组织制度异质性的实际。二元理论对土地非农化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性及前瞻性等问题研究的不够。这些理论研究的不足,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整体经济发展由原来的城乡二元经济逐渐向统筹城乡大步迈进。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各种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上,中国被广泛地认为是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主流文献应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结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透过资本形成、出口扩张、技术转移和推动经济结构和制度转变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本文则从涵盖结构主义、激进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等学派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和后进发展研究的一个多方位视角,来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确实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妨碍了生产性效率的提升、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综合而言,总的效应却应该是偏向于负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