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披露是反映证券市场交易透明度的重要标志,其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合理配置资源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进行综述,分别从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和法律责任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框架,以期对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信息批露是证券当事人依法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示公司股票的发行、上市及公司经营、财务等重大信息的行为。受立法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证券信息批露制度存在有虚假披露、模糊披露、随意披露和不及时披露等问题。文章提出完善我国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银行信息披露工作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国际银行业的监管要求不相适应,亟待加以改进和规范。 一、规范银行信息披露符合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一)银行透明度——巴塞尔委员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银行业监管的国际组织——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1月16日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草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并作全面修改后,将于2005年开始在全球银行业中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管归纳为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所谓市场 相似文献
4.
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信息披露对于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存在着不全面、不及时、不规范甚至不真实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披露流于形式、信息披露监管的处罚力度不够等。因此,信息披露监管部门需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等力量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完善公司治理,树立上市公司诚信形象,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模式已转为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模式。那么,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对分析师的关注有何影响?以2010年至202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分行业信息披露监政策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能增加分析师的关注。机制检验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增加了分析师的信息供给和机构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引起了分析师更多的关注。异质性分析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对分析师关注的正向影响在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内部治理较差、R&D投入较多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严重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能提高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质量。为此,监管部门应稳步推进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的实施,加强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监管;上市公司应重视行业经营性信息的披露,向外界传递真实的信息;投资者应充分利用企业披露的行业经营性信息,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在证券公司与客户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客户逆向选择的结果,就是大量委托理财资金流入问题证券公司,加大了整个证券行业的风险。证券公司进行公开信息披露,让客户自主选择代理证券公司,从源头上化解证券公司风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的亚洲地区爆发了金融危机,其重要诱发与推促因素之一就是银行业处于过度保护与信息屏蔽之下。于是信息披露问题在金融风波中得到凸显,金融界引入信息经济学对传统银行业监管模式进行了反思,引起国际银行业监管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股票上市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向证券监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众公告的一种行为.本文提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原因,最后对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在实施新准则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管制提高财务预测信息的质量,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论题.本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司法管制、公共管制和自律性管制这三个层次管制的特点,认为目前司法管制门槛过高、法律阻吓不充分是导致当前财务预测信息管制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公共管制效率不高、自律性管制力度太弱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为加强对财务预测信息的管制,我们应当结合财务预测信息的特点,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民事责任方面的法规建设,加强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明确各层次管制主体的责任,充分发挥各层次管制的制度优势,努力提高各层次管制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2.
信息约束下的金融监管与银行声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监管绩效,是金融监管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信息结构对于监管的重要性,认为声誉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并运用KMFW模型,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声誉机制减少违规动机的过程,指出应该注重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将外部监管与自律有机结合起来,促使银行自发选择接受监管且减少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动机,这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策略.结合我国实情,本文提出可通过银行风险评级、建立可置信的惩罚机制、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机构、改进监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和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措施,建立健全银行声誉机制,以进一步改善监管绩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主体力量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资财困境"成为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共同的发展瓶颈。文章认为,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塑造社会公信力,进而吸引资财提供者做出捐助的决策将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更是解决其筹资瓶颈、使其走出财务困境的关键。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非营利组织不同财务披露方式与资财提供者捐助的关系,得出促进非营利组织披露真实完全财务信息和促进资财提供者捐助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商业银行的隐形风险也在日趋增加。根据2008—2010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商业虽然尚处于基本安全区域,但部分指标给出了风险信号。在中国金融市场不断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应尽快建立全面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并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即时检测,以保证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金融体系视角的银行危机的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可简单的分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为全社会提供流动性、管理支付清算,银行的稳定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传统的银行危机传导理论并不能有效解释近期银行危机传染事件。运用三期模型比较了不同金融体系下银行挤兑在区域间的传导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频繁爆发的银行危机的原因给出体系层面解释。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传递效果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成会计信息传递失效的原因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固有缺陷、企业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的选择行为和信息使用者的认知限度3个因素。严格的会计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的限制造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固有缺陷;管理层对信息披露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度的困难,加之管理层的复杂披露动机,使信息披露的选择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信息使用者对大量专业信息处理能力的缺乏,使信息使用者存在认知限度。本文试图将3个因素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加以研究,以全面、系统地把握会计信息传递效果的症结。最后,本文运用该分析框架对会计信息过剩现象的争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美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与监管体系,其主要内容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对财务预测信息内容的完整界定;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区分标准的确立;安全港规则的确立;建立了由财务分析师为主体的独立专家预测体系.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和监管尚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和完善:建立完善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监管规范体系,提高财务预测信息供给的有效性;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财务预测信息的编制责任;建立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现实的安全港规则;加强对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审核. 相似文献
18.
为增加资金来源、提高经营利润率,商业银行大规模出售理财产品。然而,近年来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不规范及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已开始显现。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规模与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后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是发售理财产品的主要机构,发售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数目及理财产品种类的增加促使理财产品规模迅速膨胀;现有理财产品多为人民币理财产品,而在外币理财产品中以美元理财产品为多;信息披露不全、品种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严重等使得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具有脆弱性,而物价波动、金融资产价格振荡、信息不对称等是其收益不确定的根源。由此,提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会计界积极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以及全民环保意识也在高度重视与加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有助于会计工作及环境保护在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条件下运行,同时,也有助于同国际化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3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通过对2008年5月3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分析,检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年的主要问题,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政府信息公开化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公众和义务主体、政府需要相互积极影响。政府作为信息的掌握者,需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加强和完善信息公开的途径,健全和完备相关的法律制度和保障,从而为公民提供一个可以积极参与的有利环境。而公民也要积极参与政府的信息公开活动,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并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