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而且还是教学策略中的一种.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应用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美术作品,进而发现美、创造美.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而产生的作用,进而提升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创新思维教学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教育着力培养的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创造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生的创造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识。文章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造个性和改革教学手段等方面,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和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思维导图在《森林培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思维导图的定义、特征和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思维导图在《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应用情况和教学效果。《森林培育学》是林学和水土保持等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体系庞大,有必要探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辅助教学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森林培育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分组完成导图,课堂汇报和讨论等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另外,将思维导图引入《森林培育学》课程,还可为学生创造一个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环境,而且在合作完成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均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中学美术中的美术欣赏,目前还停留在比较浅薄的表层欣赏阶段,而殊不知,情感互鸣才是美术欣赏的较高境界。现以《梅杜萨之筏》为例,结合现代美学思想,立足于中学美术欣赏的提高层次上,深刻的论述了"情感互鸣现象"在美术欣赏中的作用,并指出,以情感教育带动学生的美术欣赏,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任务。"情感互鸣现象"成功合理的运用,最终能将学生在美育上上升为追求"真、善、美"的人格情致。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3,(8):255-256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是数学课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是数学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一、美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挖掘音乐学科教学中美的内容,把美育融人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利用美的情感因素、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实现美育在学校教育的整体融合,即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哲 《活力》2011,(8):239-239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到显著的地步。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将会是一个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的民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是指人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并产生带有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并不仅仅是少数天才人物的天赋独有,每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有创造性思维,但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运用它。由于受到保守观念的束缚,这种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要有意深度开发和训练.潜藏在人们心智中的创造性思维都会得到培养。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王春艳 《活力》2011,(5):106-106
一、美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挖掘音乐学科教学中美的内容,把美育融人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利用美的情感因素、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实现美育在学校教育的整体融合.即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韩志中 《活力》2005,(12):124-124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树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点燃了儿童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孙斌 《民营科技》2010,(9):239-239
产品系统设计是一个整体,产品设计表达与产品设计思维亦是一个整体,“绘画语言”是体现设计师思维创造的一种可见形式。产品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结合的产物,是形式与功能、艺术与技术、经济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和协调的结果,是“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完美结合与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3.
潘永霞 《中外企业家》2013,(2Z):190-191
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文章首先对音乐教学中的创新作了概念界定,然后分析了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后探讨了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任修枝  王套 《企业导报》2013,(5):255-255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直觉思维的作用,要加强对学生直觉思维水平培养。本文主要研究数学直觉思维的训练教学模式,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直觉能力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出具体的努力方向:探索数学教学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白璐 《价值工程》2011,30(16):222-222
本文从读书、审美教育和自信心的培养三方面论证了对高校艺术类学生创造思维上的培养。创造力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细节灵感的汲取,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开发培养创造思维的有力途径。这种创造能量的长期积累,将会成为自己创造力爆发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是衡量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初中物理中,极限性现象很多,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从问题极限性的方面去观察、思考和论证问题,或统筹兼顾,往往能事半功倍。利用极限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广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指引学生,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一颗创新思维的种子,相信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长成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17.
杨继德 《活力》2005,(6):260-260,262
直觉思维在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数学教学中往往偏重于逻辑思维的训练,过分强调论证的严密逻辑性,忽视直觉思维的突发性理解与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形成过程中生动直观的一面及包含着大量源于直觉思维的结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本文从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及直觉思维的特点,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18.
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等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想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任何一个民族进步的核心,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思想品德课更应该将创新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激发学生浓厚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开拓训练渠道四个方面展开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论述,希望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提供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在英语泛读课堂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阅读材料,阅读速度慢,准确率低。为了可以有效地实施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的要求,在课堂上引入思维导图方法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的特征符合学生大脑的特征,可以有效解决泛读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