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成经济原理与产业转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近年来企业之间越来越多的相互协作和价值链的分解与组合在动机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对市场“切片”来获得集成经济。集成经济来源于企业对不同边际生产力要素的更充分利用。本文构造了一个关于集成经济的分析框架,并用该分析框架解释了分销商拥有的网络优势的来源、国际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解释了“供应链”、“外包”、“生产模块化”、“微缩化”、“企业间网络”等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产业”概念是居微观经济(企业)和宏观经济(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各产业部门的技术源于科学技术“生长点”与“突破点”的转移与发展,而这种“生长点”和“突破点”转移之后,与之相联系的产业、部门的相关技术会获得迅速的技术进步。于是,超前发展技术、滞后技术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技术同时存在于产业、部门、国家、地区之间,这就是一种世界性和历史性的普遍现象——“多层次技术并存”现象。可以认为,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产业中先进技术、中等技术与较为落后技术在企业中呈近似正态分布,且先进技术与较为落后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产业转移已经日趋理性化。相比过去,当下的产业转移已具有了全新的特点,无论是东部沿海转出地区,还是中西部承接地区,都更加注重产业转移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正在加快构建完整的现代纺织制造体系,着力发展当地特色纺织服装产业,新增产能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宁夏、新疆、重庆、陕西等省市地区,都敞开了怀抱拥抱产业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业向东南亚转移也渐成大势,与前些年企业的观望姿态不同,现在更多的企业拿出了实际行动。一些率先“走出去”的企业虽历经波折,但也迎来了丰硕成果。
  随着国内能源、人工、环保、土地等成本的不断增长,纺织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南亚转移生产基地的脚步不会停止,纺织产业布局呈现多元化趋势也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4.
如今,江苏沭阳县已经形成了“投资环境最优、投资成本最低、投资回报最多”的干事创业热土,成为接纳产业转移的“洼地”、企业投资创业的“福地”,新常态下软环境这张沭阳名片更加闪亮.一些入园纺织企业“想着来,呆得住,立得稳,成长快”的范例不胜枚举,纺织产业异军突起、群芳争妍,包覆纱产业一枝独秀、领跑全国已不是传说.当然,沭阳承接的不是一般的产业转移,而是产业链高端、智能化的集聚.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的更大意义在于在中国纺织业向“高端制造”转型过程中,企业能够获得一个宝贵的缓冲期,用以制订新的发展战略和积攒能量。  相似文献   

6.
当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现状是怎样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在推进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起到了哪些作用?企业心目中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是什么样的?承接地又希望哪些企业来入驻?未来发展如何适应当前环境?  相似文献   

7.
苏红 《中国纺织》2013,(5):114-115
历史上全球范围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已经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主要产业转出地是美国、欧洲,转入地是日本。此后经过25年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第二次产业转移,产业转出地是日本,主要转入地为亚洲“四小龙”。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表现为全球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向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移。由于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移崛起河南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 《中国纺织》2006,(12):126-129
河南纺织专业市场在产业转移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曾在“中西部专业市场奏响时代之歌”中有过一定的阐述。而就在前不久,随着河南元通纺织城一期工程的盛大开盘,这一有着宏大规划的市场,开始不断彰显自身的实力与内涵,不仅承担起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梯度转移,中原鼎立——2006纺织行业中部崛起发展论坛”,而且还在同期承接了“2006中国郑州首届国际纺织品服装交易会”。参加交易会的企业达到了近千家,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国内各地的客商达到了5000人。这依稀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广州国际轻纺城、无锡新世界国际等专业市场的造势影子,不同的是,一个是在珠三角,一个是在长三角,而今天的主角是在中原。很显然,无论是论坛的举办还是以“国际”打头的交易会的举办,都强烈地透露着一个信息:这一有着港资背景的专业市场,将是产业转移中的河南纺织的流通力量所在,与之同步进行的是,河南纺织服装产业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也开始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9.
推进“双转移”,是广东历时近半年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学习讨论活动所催生的第一个重大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上,省长黄华华掰着指头算,全省5年支持“双转移”的资金总额将达到5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     
粤湘桂联手打造南中国丝绸产业带广东、湖南、广西三地丝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发挥本地区在全球蚕茧生产独有的地理优势,联合打造“南中国丝绸产业带”,助推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移一直被认为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自18世纪开始,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已经形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势态。但在这一转移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发达国家保留了技术和产品的核心部分,真正转移到我国的只是一个廉价的加工工厂。吸引这一转移发生的是我们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但我国却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和低利益的消耗者。我国的企业对此早已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加强科技和品牌的创新,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宗瑜 《董事会》2010,(4):51-55
自“十二五”开始,中国后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后工业化时代的许多新特征,着眼于新需求、新供给、新增长、新配置、新思维、新改革,围绕“低碳经济”、“零能源建筑”、“消费主导”,探索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的路径。在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路径上,要考虑打通工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装备支持通道,推动资本及部分工业企业向现代服务业领域转移,依托资本与劳动资源的双优势实施资本与劳动力向国外的同步输出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月15日,在2014年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暨百家纺织服装企业进衡水推介活动上,河北省衡水工业新区被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这是河北省首家承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的试点园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有了蓬勃发展。但是,我们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转移定价”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有一种奇怪现象:许多开业多年的外商投资企业,其财务账面始终表现为“零利润”或者“亏损”,但同时,其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却在不断扩大。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怀疑。其实,这些企业实际上是盈利的,但是为了避税以及其他目的,它们利用转移定价的手段将其经营利润转移到了境外。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大忧患。对于外商转移定价,即转移利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业的周期性回调阶段已经来临。“世界车间论”是去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看法。中国企业在国产手机和DVD等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迅速衰落,预示着大多数中国企业只是充当了跨国公司或全球产业链的一个“车间”而已,和“工厂”的级别相距尚远。虽然在“市场换技术”策略非常有效,成本优势又很明显的阶段,“车间”的加工利润是非常丰厚的,但赚到钱的中国企业,因为过多追求渠道、营销策略等短期有效的要素,却没有把产业的核心留住。当市场被洋品牌占领,成本优势也已经失去的时候,这些缺乏核心的中国企业没有理由不沉沦下去。  相似文献   

16.
董正 《中国纺织》2012,(10):74-75
2012年9月8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工作座谈会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该座谈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主办、安徽华茂集团承办,以“联手园区,推进转移”为主题,探讨在当前严竣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下,如何合理有序地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具有创新性意义的是,相比官方的单向观点输出,此次会议意在通过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实战”经验的双向互动式探讨,寻求产业转移的高效推进方法。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提出,未来试点园区可探索建立创新联盟型的学习型组织,园区交流将作为一种长效机制,运用到产业转移的实际推进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7.
新近发改委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看起来是有利于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扩张的,但行业格局是否就此向着政策所期望的方向改变却并非如此一目了然。此前,发改委曾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期望能够扭转外资汽车企业大兵压境的局面。然而,即使政府的职能从裁判扩展到兼职教练,企业仍然是赛场的主角,只有那些采取了适当的战略又能出色地运营的企业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钢铁、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上东部仍有较大优势,产业还呈现出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北上”趋势。工业发展从地区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仍普遍追求重工业化,制造业在沿海少数省份集中度较高,沿海沿江工业污染严重.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未来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动各类区域转型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2009,(8):10-10
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河南省服装协会、荣阳市政府承办的2009年中国服装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在荥阳召开。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将河南第一块“中国服装产业转移试点地区”牌匾授予荥阳。  相似文献   

20.
易芳 《中国纺织》2013,(11):36-37
产业转移,自这个概念诞生之日起,就天生担负着推进我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责任.转移,是为了更好地使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型行业.而在历经几个经济周期,数次波动起伏之后,产业转移在推动行业转型运转的同时,实际上自身也已经走到了面临转型升级的阶段. 经济专家在进行调研后认为,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传统产业转移以核心制造环节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步转移为主,进入了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