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我国一些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的美国金融资产,这到底给我国企业造成了什么影响,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对金融资产的定义、分类、计量出发,深入分析四类金融资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同类别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项金融资产的分类不同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指标.由于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的分类界限比较模糊,也就给企业提供了利用其分类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对利润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利用金融资产分类进行利润操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险峰 《商业会计》2021,(15):24-27
文章从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重点内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重分类出发,分析新旧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和重分类的联系和区别,并针对金融资产的各具体品类和项目,归纳列示其在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下的分类和列报,以为首次执行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积极推进科创板落地之际,财政部要求境内上市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减少金融资产的类别,加强金融资产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以更加及时、真实地反映经营成果和风险。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分类和计量方法,使创投业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化主体,其公司的估值所受影响将可能是非常大的。文章从公司的投资价值方面,分析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金融资产分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较接近.本文通过对这两类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两者在核算上的异同点及其时企业财务的影响,试图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理清思路,帮助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正确分类.  相似文献   

6.
张若琼 《商》2013,(17):192-193
本文以契约理论为基础,分析IASB修订金融资产分类会计准则原因,在对IFRS9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IFRS9两分类法时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结合我国金融资产会计准则实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我国现有金融机构中金融资产分类情况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给我国金融资产分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6年新会计准则要求根据公司管理者意图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同一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完全不同。公司管理者就有可能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对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分析了公司管理者如何通过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蒋丽 《商》2013,(9Z):167-167
本文对IASB、FASB以及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关于金融工具分类的研究,分析对比我国与国际准则中关于金融资产计量的规定,重点从IFSR9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方面研究。但是由于IFSR9现在只是在第一阶段,故在本文中重点分析金融资产的分类以及重分类,不涉及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计量以及减值问题的研究。最后对我国金融资产分类的准则是否应该趋同国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钟丽芳 《中国市场》2023,(5):162-164
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金融资产,但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由于分类不同,在处理时就会产生一定差异,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随着新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企业应当针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相关要求,完善会计处理流程。基于此,文章主要探究金融资产的会计分类,以及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结合会计经济理论,分析金融资产会计计量方法,并对现有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方式加以完善,以此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环境下,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重分类中涉及到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部分做出理论层面上的规范。但在实践中,鉴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应结合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进行针对性处理,提高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科学性。文章从金融资产分类入手,分析资产在持有目的与对象方面的差别,并从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成为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目标,其中对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处置作了全新的规定。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企业金融资产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缺少较为全面、系统的有关规定,对金融资产相互间的分类规定更宽松,因此上市公司就存在利用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无论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对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资产减值等方面如何划分,金融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处理因分类不同而存在差异,而其税务处理都是不变的,会计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都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通过对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方法的研讨,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应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相关业务处理时起到借鉴作用,推动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中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自2018年我国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得到全面落实之后,我国税收监管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对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另外,金融资产减值从"已经发生损失法"转变为"预期损失法",对企业会计核算成本、利润以及金融企业的准备金支出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现阶段的会计准则中,对金融产品的划分也发生了变化。针对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对税收监管带来的影响,从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内容着手,简要分析了税收监管受新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准则影响,提出相关财政部门应当对金融企业逾期贷款收入重新界定,同时进一步完善关于金融资产转移相关政策,完善金融企业准备金的支出税收政策,有效控制当下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税源,运用科学的手段指导税收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帮助企业减轻税收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郝苹 《商业时代》2012,(31):73-74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按公允价值计价,但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更喜欢选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投资。本文分析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对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影响,并从资本保全角度讨论公司损益情况。文章得出如下结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相比,时间更自由,更易于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6.
浅析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其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会计核算进行了规范,同时对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金融资产转移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中金融衍生工具确认和计量方面的重大变化,探讨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给金融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带来的影响及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盘活基础资产、多元化资产组合以及提高收益和资金使用效率的金融资产,不断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和发展,这无疑对会计监管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相关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颁布,使得企业在处理金融资产时会遇到诸如权益工具的分类困难、金融工具的减值等难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引入信息系统,加强企业内控和资产战略布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证券公司的投资策略、自营规模、风险控制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要求证券公司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认清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确保会计信息的合规性和真实性,为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从公允价值引入、金融资产分类以及主要证券业务核算三个层面入手,对比分析新旧会计准则对证券公司会计核算的影响,并提出加强证券公司会计核算工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马佳佳 《消费导刊》2022,(3):150-154
针对股权投资形成的金融资产,应掌握会计准则修订前后资产分类和处理方式变化,合理开展相关工作。基于此,对旧准则下股权投资形成的三类金融资产及其会计处理方式展开了分析,结合处理规则存在的不足对新准则下的资产分类方法及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为深入把握准则变化,结合会计实务对交易性和非交易性股权投资金融资产进行了处理,发现前...  相似文献   

20.
浅析企业利润如何受资产类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恺吉 《中国市场》2013,(17):71-72
2006年2月,中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的会计准则建设取得了新的跨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7年1月1日,这一新准则,首先在上市公司得到执行。同时也鼓励和支持其他企业实现新会计准则,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颁布的背景介绍,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受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新准则下存货会计核算如何变化,固定资产折旧,实施新准则对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的实际影响以及金融资产的变动等方面浅析企业利润如何受资产类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