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青山  彭涛 《商业时代》2007,(1):29-29,83
国内很多中小企业试图通过海外上市获得资金支持。而美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由于其时间短、成本低、成功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青睐。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美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的相关知识,以期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以来,在海外上市的众多中国企业(中概股)纷纷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出,是理性的回归,还是无奈的选择?通过对2009年以来从美国退市或正在进行退市的中国企业的分析,笔者归纳了2009年以来从美国退市的中国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在分析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私有化的具体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拟退出美国资本市场的中概股在私有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海外资本市场先后对中国企业敞开大门,中国企业通过海外上市,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还可以提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海外上市,本文通过对几个主要的海外市场的上市条件进行对比,比较海外上市与本土上市的优势、劣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境内外上市的最佳选择,为我国中小企业境内外上市地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资金是其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加上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主板与中小企业板审批难度大且时间长,迫使很多企业为求生存求发展而走上了海外上市之路。但是"海外上市"并非"要不要上市、去哪里上市"这么简单,高科技中小企业要有策略的进行融资,选择好上市的时间、地点、方式和投资银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创新,中国的网络购物市场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网民在网上购物,使得物流供给行业的扩张,推动电子商务的增长。快递行业中许多公司已经上市,并且更多的选择在海外上市。与圆通、申通、顺风等公司选择的借壳上市不同,只有中通采用了IPO的方式。10月27日中通快递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功,顺利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也发挥了筹资功能,筹集到大量资金给企业运用,因此企业能扩大产量并加速发展。本文将以中通快递IPO上市前后业绩的比较,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的后续发展有待于资金的支持,而缺乏股权融资渠道、债务融资渠道单一、信用担保体系作用缺失制约了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对后续资金的需要,选择象美国资本市场那样成熟、开放、自由且能适合我国中小企业不同层次需要的海外市场上市,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海外上市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我国未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要求“在统筹考虑资本市场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也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研究海外相对成熟证券市场股票上市的法律要求和上市许可程序,有助于我国企业增强对海外市场的认识,避免海外盲目上市。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内地每年通过券商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家数超过1000家,而每年能够批准上市的只有约80家,通过率不到8%。这无疑粉碎了很多企业的上市梦想,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到了海外,上市门槛相对来说较低的新加坡交易所是他们的选择之—……  相似文献   

9.
白静 《商业科技》2014,(23):196-196
近期阿里将赴美上市,本文根据我国互联网企业纷纷海外上市的现象,列举了至今美国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名单,分析其中原因,简单阐述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量企业选择在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融资,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融资能力较强,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也较为完善,治理标准较为严格,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或地区上市,面临的是比国内更强的治理约束环境,这将对于改善中国企业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海外上市对于改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并对企业海外上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06,(9):41-41
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将有哪些深刻变革,企业可获得什么机遇,上市选择本土还是海外;萨班斯法案实施带给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哪些严峻挑战,怎样准确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并购的环境如何,借助资本市场能否获得捷径;海外资产怎样监管,如何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票期权等激励约束机制为何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借壳上市几乎风靡资本市场。由于上市门槛较高,我国许多企业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方式进行上市--借壳上市。快递行业也掀起了借壳上市之风,本文主要通过对顺丰借壳上市案例介绍及上市原因的分析,并对关于借壳上市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8月5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简称“纳市”,即Nasdaq)成功上市,又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走进国际市场;8月11日,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马云公开表示阿里巴巴将会上市,纳市是其意图所在;博客网总裁方兴东近期也念念不忘奔赴纳市;而金山软件也已经于去年在着手海外上市……在海外,尤其是在互联网寒流过后,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科技股经过几年的考验之后,终于以优异的表现征服了海外投资者。那么在喧嚣之后,谁会成为新一轮的资本宠儿?  相似文献   

14.
郭晓玲 《现代商业》2012,(3):136-137
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内地民营企业选择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以满足不断扩大的融资需求。民营企业应努力防范海外上市的风险,真正实现海外上市战略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服务。文章从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现状出发,分析了其海外上市的各种风险来源,并给出民营企业防范海外上市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上市融资的形式获取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是,由于各方原因,我国很多企业为了能够顺利上市,而在上市前对其成本进行隐瞒和舞弊,使得相关部门难以对其进行监管,扰乱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本文主要对企业上市前成本舞弊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范性策略,以规范企业上市的行为,促进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美国苛刻的萨班斯法案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香港作为重要的境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地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海外上市成为中国公司进一步发展以及进行国际市场资本争夺的必然诉求。本文以上市效应为切入点研究海外上市作用及影响,探索性地将海外上市效应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以期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中国公司海外上市效应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资本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中国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国际资本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民营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本市场,如何改善目前海外上市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彤 《商界》2006,(7):138-144
如今.企业家对海外上市已不再陌生.IPO、买壳等各种名词屡见于媒体。借道他乡市场踏上企业及个人的新起点,无疑极具诱惑力。国美、尚德等企业的神话一次次刺激着企业家血脉。实现海外上市,登陆香港、美国等资本市场的意识在企业家的脑海中逐渐清晰。然而。哪条路才是真正的终南捷径?  相似文献   

20.
蒋玉娟 《商场现代化》2005,(28):120-12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活跃市场以及缓解就业方面均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与民营经济快速扩张形成强大反差的,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一方面是日益膨胀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贷款难上市难的不争事实,筹资难成为严重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众多民营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国际资本市场,纷纷抢滩并形成愈演愈烈之势.但是,海外资本市场并非浅滩静水,更多的时候是风云诡异、险象环生,需要精心的准备和沉着的应对.本文在对近几年来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所显现出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民营企业海外上市所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正在进行海外上市准备的企业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