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品牌》2015,(8):121-122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湖南省1993—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湖南省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且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1 ~2013年的中国省际数据,利用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改进的Yitzhaki指数来测度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空间非均衡,在考虑空间因素前提下,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空间非均衡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相对剥夺与财政科技支出成反比;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本地区个体相对剥夺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的直接效应,科技人员规模、地区竞争程度、科技财政分权与本地区个体相对剥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与此同时,科技人员规模、地区竞争程度对相邻地区个体相对剥夺产生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科技财政分权对相邻地区个体相对剥夺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讨论财政支出的跨区溢出效应对于财政体制的设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实证研究了武汉城市圈内各地财政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圈内成员经济的空间互动性质以及其他经济变量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圈内财政支出尤其是生产性支出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圈域内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互促进的空间关系;经济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储蓄率等对圈域经济增长有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共安全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安全服务可以有效保护资本产权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在考虑公共安全服务空间溢出效应的同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98到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用于公共安全维护的城市维护费用、公检法司支出等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相邻地区用于公共安全维护的支出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效应;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财政资源可适当向公共安全领域进行倾斜。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9—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增长的空间外溢性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并非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性特征,财政支农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存在着空间外溢性。同时,财政支农增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存在着门槛效应,财政支农效应随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财政支农增长率的提高而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市场潜能、地理距离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人均GDP和市场潜能作为表征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指标,基于空间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285个地级市2004-2013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随时间和地理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一方面随时间推移整体增强,另一方面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其中300公里内为密集溢出区,800公里以内为有效溢出区、以外为间接溢出区,说明经济增长最有效的空间溢出范围在一到两个省的范围内,与地级市的行政界线相比,省级行政界线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阻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田莹 《中国市场》2022,(12):57-59
文章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了相关概述,对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商》2015,(35):192-193
借助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1997-2014年重庆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期财政科技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7154。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重庆市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方霞  益智 《财经论丛》2015,(8):18-26
由美国的次级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各国经济都遭受重创,当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支出结构等因素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演化机制,并对2003-2012年浙江省58个县域政府支出结构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私人投资、就业人数、政府各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静态回归结果看,私人投资、全社会就业人口和政府各项支出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无论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消费性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效应都大于教育事业性支出和科学事业支出,教育事业性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效应大于科学事业支出,短期则反之.  相似文献   

10.
苗慧 《中国商论》2024,(7):45-48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为尽快恢复经济复苏增长并推动国内大循环,加快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就离不开对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引导及其消费潜力的释放。近年来,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为依托的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深刻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消费领域自然也受到其深刻影响。文章基于2017—2021年全国主要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及其各维度的作用效果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及其消费支出维度、消费收入维度和消费环境维度均有积极作用;(2)数字经济对促进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3)相对居民消费潜力中的收入和支出维度,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环境维度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空间杜宾效应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邻近城市贸易经济韧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位和贸易经济韧性水平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及贸易经济韧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其作用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考察研发投入区际流动能否通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增长,以及当经济差距缩小时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变化特征。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上述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区际流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城市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效应;苏南、苏中、苏北研发投入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程度高于总体平均水平。本文结论为促进区域间研发投入合理流动、统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医疗卫生支出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规划,还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医疗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之间的研究结论却是众说纷纭。鉴于此,本文根据医疗卫生支出的支付主体,将其分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和居民医疗卫生支出,并通过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公私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每增长100%,带动经济增长12.08%,居民医疗卫生支出每增长100%,带动经济增长15.85%;但与此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均衡化时,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和居民医疗卫生支出带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差异甚大,其中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效应,而居民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呈现“阶梯型”效应。  相似文献   

14.
科层制内部的任务分解和资源分配是中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方式。“行政发包制”是理解中国政府治理的思路之一,但是不同特点的任务如何“发包”给不同能力的下级等问题尚未被充分讨论。2015年,中央将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冲击为本文研究省级政府如何向地市分配工作任务提供了契机。首先,本文把政府工作分为“明星型”任务和“守卫型”任务,并使用理论模型刻画了省级政府向不同能力的地市政府分配不同任务的行为特征。其次,基于2011—2018年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各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作为分组依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5年中央提出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前后,两类地级市在财政科技支出上的变动差异。经验研究发现:(1)实验组地级市科技支出(“明星型”任务)占财政支出比值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城市;(2)省份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则辖区内地级市的上述差异就越明显;(3)地级市科技支出占比与省内其他市科技支出占比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印证了省级政府进行任务分配的机制。本研究对进一步理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的逻辑,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扩展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在包括经济增长、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变量系统内,考察了1978-2008年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既不存在从社会保障支出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不存在从社会保障支出到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意味着社会保障不管是作为中间变量还是直接变量,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均不通畅,其政策含义在于要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必须控制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16.
空间计量分析的思想是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文章选取201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城市消费支出额数据,借助Geoda095i和GIS空间分析软件,对我国城市人均消费水平区域分布进行可视化描述,揭示城镇消费支出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同时,基于Moran散点图的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得出我国人均消费支出空间依赖效应显著,人均消费支出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是负效应关系,空间统计分析对于分析区域消费水平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及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燕芳 《现代商业》2012,(18):50-51
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本文旨在深化对沈阳市财政科技支出的研究,分析了沈阳市当前财政科技支出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扩展的乘数渠道理论,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分析了中国国库资金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均衡关系,并构建SVAR模型研究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M1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均衡效应。国库资金的增加虽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在政府支出财政乘数效应不断形成的作用下,其仍然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鉴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比国库资金变动的综合效应更为强烈和持久,国库资金的业务操作必须考虑如何适度避免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扩展的乘数渠道理论,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分析了中国国库资金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均衡关系,并构建SVAR模型研究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M1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均衡效应。国库资金的增加虽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在政府支出财政乘数效应不断形成的作用下,其仍然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鉴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比国库资金变动的综合效应更为强烈和持久,国库资金的业务操作必须考虑如何适度避免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政府科技投入具有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属性,属于消费性支出的范畴,因而财政分权会降低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但本文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财政分权能够提高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水平,表明科技创新实际上具有经济性公共物品的属性,属于生产性支出的范畴。为了更好地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科技分工;重新审视经济增长(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