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现状进行分类综述,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现状及特征,就合作区投资主体、区位分布、产业定位、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产业集聚方面带来的两类基本效应进行剖析。解决目前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规范指导园区建设、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健全政府与东道国间沟通合作机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重视本地化经营和培养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对俄境外园区的发展与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园区是指国内企业或有关单位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中资企业集群式发展,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带动和辐射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经济贸易合作区.境外园区是黑龙江省对俄直接投资的新形式,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的对俄经贸合作的新发展对俄境外园区也可被称为是经贸合作区.黑龙江省从2003年开始探索辟建对俄境外园区,目前已建有对俄境外因区15个,有68家入区企业,完成对俄投资11.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新模式,已成为我国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已在15个国家批准建设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但受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等因素影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只有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泰中罗勇工业园等少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较好。其他经贸合作区应认真总结和学习这些经贸合作区发展经验,加快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下,中国企业跨国投资通过“抱团”方式改变传统的单打独斗,以融入式发展取代传统的资源占有,实现了企业产业链的国际延伸和集群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激发更多国内优秀企业通过融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走向国际市场,扩大产业链集聚投资优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及对江苏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商务部提出的一种对外投资的新模式。江苏省是我国的外贸大省之一,如何利用好境外经贸合作区来带动全省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现状和作用分析,提出江苏省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历程与特点,分析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发展态势。并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案例,列出了该经贸合作区的典型性和创新性,文章结合其发展的经验启示及前景,聚焦推广境外园区全生命周期及以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新趋势、新模式,以实现国家经济的“软实力”输出,进而加快中国产能出口,促进中国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国内的企业开始走向国外,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国内企业的境外投资搭建了重要平台,也满足了投资者的运营需求。而海外的产业园随着不断发展成熟已经成为了响应"一带一路"政策、加速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舞台。文章从境外产业园区的战略发展规划入手,分析建设高水平海外产业园区的战略意义,指出当前形势下海外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做好境外产业园区的运营布局。  相似文献   

8.
中俄互办"国家年"催生了中国首个境外民营经贸合作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2007年3月,负责运作中国首个境外民营经贸合作区的"康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在俄罗斯注册。该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惟一的民营企业贸易合作区,由浙江温州的康奈集团牵头,出资20亿元,将有鞋类、服装、家居、木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要维持快速增长又要保障利益安全,这需要在理论上探明东道国风险和投资速度之间的关系。为规避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东道国,我国企业倾向于以集群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在宏观上体现为我国对该国具有较快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基于此,本文在宏观上度量了我国对各东道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出于集群规避风险的目的,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倾向于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而在建有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东道国,风险则不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速度,间接反映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风险规避功能。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本身也能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直接反映出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境外合作区建设六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26日,中国在境外挂牌的首个经济贸易合作区"海尔—鲁巴经济区"在巴基斯坦正式建立,由此拉开了中国在境外创建经贸合作区的历史大幕。据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方蔚透露,截至2012年7月底,中国企业已在13个国家开工建设了16个合作区。这些合作区迈过起步期,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6月我国商务部公开招标境外经贸合作区以来,我国已在15个国家确定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部分已经开始投入运营.然而,在我国海外工业园区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仍存在前期投入量较大、投资和收益不成正比、投资布局不协调以及部分区域重复建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运用相关数据与案例,深入分析了我国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现状、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我国批准建设的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在俄远东地区最大的非能源和资源类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大力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载体。浙江省已在6个国家建立了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在该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应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大力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新途径,利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推动合作区纵深发展,加强对外联动,提高合作区融资能力,促进合作区本土化,将合作区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相融合,不断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帮助企业"走出去",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方兴未艾,本文就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融资模式和风险控制作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陈晓川 《现代商业》2012,(20):81-82
根据国家商务部的规划,未来中国将在境外兴建50个经贸合作区,推进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开辟了新篇章,对国家综合经济利益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是落实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举措,是我国积极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有效方式,对我国建立外交战略新格局和有全球视野、大国责任和公平非歧视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期,俄罗斯拟在远东地区建设一批优先发展区,国家有望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加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俄各阶层热切期盼与中国进行合作,这将为扩大中俄经贸合作提供新机遇。同时,在中俄产业合作方面存在着境外农业开发企业资金短缺,制约农业"走出去"项目扩大发展;境外加工园区招商和招工难度大;俄罗斯政策多变,中方企业因不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导致利益受损等问题。中方企业要守法经营、正规运作;重视出国劳务人员培训;政府应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政策法规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贸易;做好境外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高中俄合作项目的科技含量;努力拓展中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7.
吕萍 《大经贸》2007,(1):10-13
2006年6月18日,商务部表示,中国将建立50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旨在减少对外经贸摩擦,实施外贸转型。 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先后批准了八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2006年11月28日,海尔集团在巴基斯坦建成了中国第一家境外经贸合作区。 本次专题透过政府、企业、专家,关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相似文献   

18.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对外投资合作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将超额完成全年10%的增长目标.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承包工程亮点纷呈,大型项目显著增加,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资本输出和产业输出的阶段,有力支撑了"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18日,商务部表示,中国将建立50年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旨在减少对外经贸摩擦,实施外贸转型。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先后批准了八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2006年11月28日,海尔集团在巴基斯坦建成了中国第一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本次专题透过政府、企业、专家,关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相似文献   

20.
江苏企业更大步伐走出去,需要着力研究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推动机械、电子、纺织、冶金、轻工、石化等重点产业走出去;二是根据不同的投资目的、不同国家(地区)的资源特点和投资需求,合理选择境外投资目的地;三是释放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效应,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推动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四是运用"国际惯例",改进和完善境外投资信息提供、财税金融支持、风险防范预警等服务,加快构建WTO规则框架下的走出去的促进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