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撤资行为是和对外直接投资相伴而生的国际经济活动。跨国公司在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同时也一直存在撤资行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出现了一定范围的撤资行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面对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撤资行为,必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应对,保证我国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FDI的重要引进国,但是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日益增多,对我国的经济、政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进行了研究,对其撤资的主要原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投资生产和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和扩大,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逐利本性的必然结果,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较大规模的外商在一夜之间撤离中国的事件在危机后也不断发生。本文就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资撤资动因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外资政策变化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道国优惠政策的变化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东道国以外国家的竞争性FD I政策也会对跨国公司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投资环境变化对跨国公司的撤资决定产生影响。所以,改善投资政策环境,并对投资政策环境进行评估,建立跨国公司撤资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充分发挥其撤资监控功能,对于防范和干预撤资,减少撤资对东道国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促使东道国更有效地利用外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先对跨国公司非正常撤资进行概述,从介绍其内涵和分析正常撤资和非正常撤资的区别入手,通过一些撤资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深入剖析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的原因,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因素。结合事例阐明了跨国公司非正常撤资对中国经济、政治会造成重大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地区,大量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撤资问题也逐渐地凸显出来。本文以江苏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为例,分析其撤资现象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重点就规避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负面影响的法规制定和政策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青岛市韩资企业在华投资和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韩资企业撤资的若干原因。本文认为必须从公司治理和维护企业相关利益主体权益方面才能解决在华投资的韩资企业撤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重点就规避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负面影响的法规制定和政策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所面临的投资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面对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环境,跨国公司正在更加全面地进入中国;另~方面,由于中国国内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许多在华企业逐渐开始从中国撤资。比如2008年1月,位于山东某韩资企业就上演了40名管理人员“半夜大逃亡”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撤资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转移、撤离甚至关闭的趋势。本论文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在华撤资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丁丽蓉  杜辉 《现代商业》2007,(7X):177-178
本文研究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重点就规避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负面影响的法规制定和政策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华经营战略的调整,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而这一行为将对我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本从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入手,简要分析其对我国企业研发动机和能力的影响,并从海外融资角度探讨解决我国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中的撤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在外资工作中一直强调招商引资的重要性,相关政策法规也多偏向于引资方面,而对于与引资相伴而生的撤资问题则研究不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撤资问题也逐渐显现,并对我国的就业、经济、外贸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已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开发国际化,已经成为继贸易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而中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的增加,其对我国的经济也形成了多重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地化的现状及特点作出了总结,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地化的动因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试验,跨国公司已确认我国为理想的投资场所,将我国纳入其全球战略,其在华投资也出现了新的趋势——系统化,表现为跨行业、跨地区的纵横一体化投资:产品的配套式投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一条龙”投资,相关行业的“滚雪球”投资。随着控制要素———投资性控股公司的出现,使对各个分散的投资进行有效调控成为可能,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从而演化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变化,给我国带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系统化趋势及其各种效应进行分析和思考,并针对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议,以限制负面影响,把系统化投资纳入我国经济运行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在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内部贸易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增加 ,在华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其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之间的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增加 ,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我国对美国、日本两大主要贸易伙伴为样本分析了内部贸易的规模、特点、动因和影响因素 ,发现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战略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直接投资和调整布局,由此引发的撤资行为逐渐受到一定的关注。尽管现有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作为国际商务活动的跨国公司撤资行为仍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充分解释。本文从跨国公司撤资的含义与类型、动机与原因、影响与对策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评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并提出未来应该从微观层面对撤资行为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完整的跨国公司撤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美之间国际交往的逐渐深入,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也越来越大,中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在跨国公司的运营中也越发突出。深入探究跨文化冲突的根源,有的放矢的提出解决措施和对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管理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在华跨国公司投资发展概况,其次分析了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各种表现,接着探讨了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历程和跨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撤资分为自愿撤资和非自愿撤资,本文研究的是自愿撤资。自愿撤资又分为防御型的自愿撤资和进攻型的自愿撤资。防御型的自愿撤资是由跨国公司投资经营最终失败引起的,进攻型的自愿撤资则是跨国公司公司重构战略的一部分。无论何种形态的自愿撤资都是资本逐利的表现,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