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价值,而且能扩大社会就业范围,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论文以泰州市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向泰州市五大高校的大学生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多维度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家庭、政策、个人及学校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众创时代,面对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但是由于自身、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在分析大学生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5,(1)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心的重点话题。由于综合素质、就业意愿以及就业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每个人面临的就业机会都有所不同。但由于毕业人数的持续增长,就业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对大学生自己的努力与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如何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有效解决基层人才困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存在大学生价值观念偏差、高校引导力度不够、家长对子女就业的不合理期待以及基层就业政策激励不足等现实问题,影响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选择和决心。本文从大学生自我教育、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及健全基层就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确保大学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流得动”。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4,(7)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政府为了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定了较多的政策,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便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本文就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类型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优化措施,以便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6.
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人数连年增加,使得学校和社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就显得很紧迫。本文认为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要从国家政策、社会观念、高效改革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以推进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整体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成为高校及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剖析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就业政策、法律制度、经济成本等因素。要想破除就业性别堡垒,需要人们转变传统观念,强化平等意识;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女大学生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就业竞争力等对策来解决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江西调查样本数据,构建了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就业决策模型,对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外出劳动力自身特征因素中年龄、性别、务工平均月收入、每年外出务工时间,以及是否希望在务工地购房等,对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存在重要影响;农民工返乡就业心理收益因素对其返乡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于耕地面积变量;农村外出劳动力外出务工心理收益因素对其返乡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打工地社会状况满意度综合指数变量;另外,返乡就业政策制度因素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后备力量,已经具备相当的人力资本存量,但由于环境、政策、教育、产业、大学生自身等体制性和机制性因素的制约,还难以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态为最重要的主观因素,属于内因,论文以分析当前我国很多大学生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盲目从众、自负、自卑以及依赖等不良的就业心态为着眼点,剖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就行具体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转变人文思维定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而为大学生及时就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宋少华 《消费导刊》2009,(5):245-24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已经开始"愁嫁",在这种形势下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党和国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山东省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主线,研究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宗妍 《商》2013,(11):175-175
近些年,县域级别的地方政府着力自身管理创新、政策创新以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就业。其中,吉林省通化县的"返乡大学生千人就业计划",就是地方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政策观念,以解决当地人才资源匮乏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通化县返乡政策制定的背景、过程及结果的分析,以期总结地方政府政策创新的可能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也随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直接导致我国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非常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就势在必行。但是在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之下,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到了严重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对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意愿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期望能够借此有效激发出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为我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3.
人才资源在地区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汉市大学生数量多,却一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该现象已成为影响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武汉市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留汉意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宣传、就业帮扶、住房保障、城市交通和薪资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为政府进一步完善留汉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业指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本文通过对在读本科生的抽样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诸多因素,并在最后提出如何改进教育体制,增加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自主创业就成了时下高校大学生摆脱就业束缚、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不错选择。但是,由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原因以及高校的创业教育、政府的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高,但实际参与创业的人数比例和创业的成功率比较低。本文以南京高校为例探讨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以期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颖 《商》2014,(47):29-29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推行了各种大学生就业政策,而这些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即围绕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做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陷于就业的困境,为了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就业的困境,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进一步消除社会上传统落后现念的影响,扩大就业渠道,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女大学生也必须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增加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对于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通过调查了解和查阅资料,发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社会原因、政策体制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原因。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等方面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各国的失业率节节攀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就业市场也产生了较大冲击。如今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双重压力。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结合国内外形势政策,从政府、高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出发,合理分配,统筹兼顾,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这样才能充分打开就业市场,让大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OLS模型,从灵活就业人员的角度,研究影响其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处理,将灵活就业人员自身情况、家庭影响及主观态度纳入考察,建立评价受访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统一指标,再采用因子分析等方法提取政策认知、整体认识、收支能力、职业附加、环境压力五个因子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在对比归纳中进一步实证。根据研究结果,为商业养老保险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提出建议,并对商业保险及社会保险的一体化融合途径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