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明年走势又将如何等,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如何构建县域农业经济结构的自我调整机制,始终保持县域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值得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杨 《环球财经》2008,(11):56-57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快讯》2007,(50):6-11
2007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中国经济花繁叶茂。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我们如何传播有益的资讯而又不至偏离历史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4,(19):74-75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现出对世界经济异常乐观的预期,从原因上分析或许是美国经济潜移默化的变化,使国际机构增强对世界经济的信心,特别是美国经济数据的修正,使全球经济信心提升。因此,全球出现一些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如美国经济如何界定与判断,美元汇率走势如何?欧元区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与1999年形成不同反应,欧元如何运行?亚洲外汇储备下降趋势,将会对世界和区域经济金融有何影响等等,一连串的经济金融问题似乎都与美国经济战略和美元汇率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07,(50):6-11
2007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中国经济花繁叶茂。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我们如何传播有益的资讯而又不至偏离历史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与此同时,受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温和放缓,市场各方对此评判不一。如何评价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有无变化?下半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々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7月16日做客新华网,就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和热点话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8.
赵娜 《天津经济》2008,(12):28-29
2008年全球经济发生了重大转折,发端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美日欧经济严重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能否回暖,中国经济走势如何,金融危机将对天津经济造成多大影响,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2013,世界经济是平稳恢复的一年,中国经济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梳理2013年的经济走势,各种经济类图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新财经》2011,(12):111-111
2011年,全球经济因多重不确定因素明显放缓了复苏的步伐,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挑战。面对美元贬值、欧债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中国经济自身如何直面转型挑战,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当前最紧迫的是我们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1.
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循环的基本结构和机制出发,分析了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和机制,新一轮经济增长已经和将会呈现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如何认识通货膨胀、经济泡沫、重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发展良好经济态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梁志坚 《环球财经》2008,(11):50-54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又好又决增长,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基础和保证。浙江经济发展快的重要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县域经济发展快,城乡发展差距小,各县区形成了既有较大规模、较强实力,又有鲜明块状特色的区域经济。如何做大县域经济规模、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已落下帷幕,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奥运不仅是全中国的焦点,也是全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围绕奥运经济、奥运效应引发的种种讨论也在持续,中国下一步经济走向如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奥运会之前,不少观点都乐观地估计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少GDP增长,多少产业机会,渴盼奥运成为中国经济拐点;但当奥运真的来了之后,又开始担忧“奥运低谷效应”可能拖累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评价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确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问题总是归结为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三大问题。在“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分析湖北经济当前的发展,实际上是要研究发展的步伐如何加快,旨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节能减排如何展开,以及“以人为本”的民生问题如何处理。这三个焦点问题的透析也就是将科学发展观引入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的县制历史久远,经过自春秋战国以来数千年的演变,目前,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县域经济研究涉及广泛,本文概要论述了县域经济的概念、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造县域传统农业、如何理解和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如何理解经济要素向县城集聚的意义,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干预等重大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7,(20):9-10
中国政府一年多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给经济降温,但是,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仍然显出过热的趋势。这些措施为什么没有奏效?如何才能稳住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爆发三年后的今天,危机的阴霾似乎并未散去。全球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实体经济也因此受到波及,世界各国都在寻觅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而担忧。担忧之余,却让人们认清了经济发展的方向:今后经济领域的发展需要更多关注如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质量的增长,已经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如何,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见底?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管理层如何运筹帷幄,关系到企业家的决策方略也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这里,我们撷取了几位专家有代表性的观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陆铭 《上海经济》2010,(4):12-12
经济理论从未系统地告诉人们在扭曲的结构下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更没有说一个国家怎样去调整扭曲的经济结构。“结构”二字是读懂中国经济的法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刚刚起步,全球格局亦将会随之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