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大学语文地位不断降低,大学语文教学走向低谷,边缘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对此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研究。笔者在从内外两方面对造成大学语文现状和困境的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大学语文教学"走向"大学语文教育"的观点,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教学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之路,并从名师执教、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锻炼、加强自身素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
个性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的个性教育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教师的个性,发掘教材的个性。大学语文个性教育的实现目标: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理想道德教育等丰富的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和发展“完整的人”为核心概念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越来越冲击着传统的高校教育实践以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在大学语文教学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之时,引进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或许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大学语文“无人问津”的教学瓶颈。  相似文献   

5.
汉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关乎中国和平发展、民族振兴的大事。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汉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也理应受到重视。如何切实提升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属于人文教育,其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引导学生体验人生,使之感受到一个有意义、有情味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精神自由。大学语文教学应当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特质,引导学生阅读体验文本,沉思作品意蕴,贯注个体的生命体验,培养审美的生活方式。本文以经典文本《变形记》为例,探讨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审美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是为继续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而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在进行文化传播、传递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村"已然成为现实,多姿多彩的信息游走于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使人眼花缭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考验,大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本文认为,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处变不惊,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大学语文课堂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大学通识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大学语文教师本人应当首先成为"高尚教育"的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8.
胡春才 《企业家天地》2013,(12):186-187
自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以来,素质教育作为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得到全面、扎实、深入的贯彻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得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完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大学语文课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综合知识。大学语文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正是力求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讲授,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一种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深沉的人文气质以及这种内涵所外化的精神面貌和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9.
简论大学语文教学与文明修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修身”是对当代大学生自律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心声。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理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修身的主干课程。本文从大学语文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为人师表等方面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职大学语文教育一直处在"边缘化"的困境。要改变当前语文教育的困境,应该对我国的人才培养规划重新定位,将大学语文课程视为高职学生形成复合知识结构的关键和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在各学科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