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实施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均等化目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需要进一步提高两个比重,扩大转移支付规模;加强转移支付立法;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范围;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线是缩小地区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实施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均等化目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于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3.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制度规范,不仅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高财政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和地方财政密切相关并受其影响和制约的。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看,只有使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的规范化和其它各项财政改革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实现转移支付制度应有的经济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体制补助(或上解);结算补助(或上解);税收返还;专项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目前,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转移支付的目标选择不当,均等化功能不强;第二,财政转移支付的标准不合理;第三,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第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基础。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是:(1)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2)实行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3)归并和规范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形式;(4)以“因素法”取代传统的“基数法”,统一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标准;(5)建立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评价、监督与考核机制;(6)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实证分析表明,1997--2008年,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确实有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且这种均等化的效果不断强化;同时,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与转移支付总额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调节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提供的纵向和横向失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完善转移支付结构。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在实现财政均等化的同时,不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然而本文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财政努力的新测算方法,基于我国2000年-2007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税收返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均存在明显的负效应,只有专项性质的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存在激励作用.本文认为,抑制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的负效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建立按人口分配的税收返还制度、分离一般性转移支付中非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专项转移支付和改进均衡性转移支付公式.  相似文献   

7.
解决政府财政均衡,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需要完善我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尤其是要使以均等化为目标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实现公式化和规范化。据此,本文围绕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核心——转移支付公式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现行公式的构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时间序列泰尔指数,测算现有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应,发现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收入均等化方面效果较为明显,但在均衡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面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这是因为现有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倾向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均衡作用,缺乏对公共物品支出需求和成本约束的考虑.事实上,中国均等化转移支付设计需要考虑地方政府公共物品支出需求和财政收入能力在内的双重标准,这应作为下一步公共财政框架下完善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李宝艳 《全国商情》2009,(18):71-72
本文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主要从财政制度方面分析了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体制性原因,提出了改革建议:完善财政制度,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并结合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尼系数对整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各项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但反映地方既得利益的返还性收入和反映部门既得利益的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超过了均等化效应最强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从而限制了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效应的实现。就此提出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及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