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最早源于环境保护.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经过多年探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区域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应该紧密结合区域概念、分类、特点来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6,(13)
<正>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历程概述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出现最早能够追溯到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野生动物基金协会(WWF)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其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纲要》文件中首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布伦特兰女士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享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时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十分突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保护地球环境、构建循环经济、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相似文献   

4.
<正>在世界各国面临的能源问题中,中国的能源问题可能是最复杂、最费思索的。能源是发展的基础,科学地制定我国能源的发展战略,在战略的指导下制定规划,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国家能源委员会通过的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以下简称《战略》)对今后十五年我国能源革命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强调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制定出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标体系,以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为决策者提供了解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进程、确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顺序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世界发展报告>133个国家和地区为参照系,对中国及其各省市可持续发展程度作了国际比较研究,指出下世界中叶中国"可持续发展"更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应是中等先进"可持续发展"国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标实现的条件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全球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面对接连出现的环境问题,无助的人们开始深深思考,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战略。世界上各国都开始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近期绿色经济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我们真正看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曙光,看到了子孙后代幸福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正>大气污染治理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工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战略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颁布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期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促进创新、保护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对我国及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实施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必须有创新.一般认为可以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社会活动的公平和效率、社会各系统的协调、人类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等几方面理解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并且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创新对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创新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并直接推动人类社会的变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永辉 《商业研究》2013,(6):102-107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the existing evidence on innovation produced by innovation surveys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countries in Europe,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We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discuss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for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comparable surveys, considering the well-established findings of innovation surveys for Europe as a benchmark. From the evidence we considered, regional patterns are identified and some stylized facts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pointing out the specificity of innovation processes in economies engaged in industrialization and catching up.  相似文献   

14.
论财政发展观的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吕炜 《财贸经济》2004,(2):5-11
本文以我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背景,提出财政发展现应与时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涉及如何看待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如何理解财政的积极性、如何认识在发展中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完成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的转型等方面.财政发展现的创新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财政工作的要求,具有总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企业价值理念的创新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只有切实贯彻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才能够实现永续创新。  相似文献   

16.
高收入并不意味着发展,它未能反映发展的真正含义。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含义应该包括人的发展,使所有参与经济建设的人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于人类社会来讲就是要找到一种经济制度来解决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在这种经济制度下,人们精神振奋,在创新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境界,整个经济始终在接收、发展、评估、测试、创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人类的持续发展,他们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而持续发展,而不只是利益问题。快速的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关键,解决问题、科学发现和人的发展才是关键。创新型经济应该考虑环境问题,但创新与环境保护绝对不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7.
周建平 《商业研究》2003,(13):144-146
广交会自1957年建成以来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已经历了45年的发展壮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然而,由于其本身还存在不少缺陷,加之受到国内外展览业的强劲挑战,迫切要求加快广交会的改革。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广交会的内外环境作了详尽分析,认为广交会要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加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快递业创新发展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快递市场国营、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越来越清晰。国有及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着联邦快递等跨国快递公司的强劲冲击,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本埠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落后、国际竞争力不足、国有与民营无序竞争、企业缺少资金、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中国快递行业应该正视严峻考验,抓住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邮政法》颁布以后形成的博弈机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创造的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所形成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开展外部合作创新和信息化创新,从而增强中国快递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要有创新理念.唯有创新理念,才能理清思路,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再次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才能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内在的素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要有创新主体理念,营造政治氛围;二要有创新法制理念,培育内在动力;三要有创新管理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四要有创新政策理念,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当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通过创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发展,成为道路运输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