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财》2008,(4):93
美国经济数据疲弱及信贷危机持续,加上央行的言论突显出增长放缓的风险,令投资者怀疑早前有关新兴国家与工业国金融市场发展分道扬镳的说法是否恰当,并增加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拖累全球经济的恐惧,使市场再度笼罩着逃避风险的情绪、信贷溢价上升及全球股市出现抛售潮。在全球股市暴跌后,美联储于1月22日采取紧急行  相似文献   

2.
喻璠 《中国外汇》2007,(10):56-57
2007年本来对于全球来说似乎都是一个好年份,经济强劲增长,全球股市迭创新高,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信贷蓬勃发展,但是这一切都被一场源自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级抵押信贷危机打破  相似文献   

3.
吴旻 《证券导刊》2008,(27):14-15
发达经济体通胀上升趋势加速。在信贷紧缩与经济景气程度下降的掣肘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使用前瞻后顾,货币政策收紧与否仍不确定。估值水平下降,配合企业盈利的低迷或者继续下行,将带动全球股市继续延续其下行趋势。  相似文献   

4.
全球股市在2007年呈现出大起大落的震荡态势,下半年次贷危机的加剧和各国政策的变化显著加大了市场波动性。美国国债收益率全面下跌,短期收益率超过中长期收益率的倒挂现象再上半年消失,下半年短期国债收益率下跌速度大大快于中长期国债。次贷危机加剧后,货币市场信贷紧缩严重,市场利率快速走高,大幅偏离了基准利率,反映了市场普遍的信贷紧缩状况。  相似文献   

5.
观点     
推动人民币“走出去”,专家认为短期内通缩风险大于通胀,金融风暴才“刚刚开始”,全球信贷市场正逐步解冻,注资无法解决所有经济问题,明年美元重新恢复下跌,全球股市或进入筑底阶段,商品牛市至少持续十年。  相似文献   

6.
观点     
推动人民币“走出去”,专家认为短期内通缩风险大于通胀,金融风暴才“刚刚开始”,全球信贷市场正逐步解冻,注资无法解决所有经济问题,明年美元重新恢复下跌,全球股市或进入筑底阶段,商品牛市至少持续十年。  相似文献   

7.
于萍  徐渝  冯耕中 《济南金融》2007,(6):17-18,22
本文通过比较存货质押和存货抵押模式下信贷人期望利率收益最大化的贷款合同,认为当信贷人对于质物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不足时,只要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职能使得信贷人期望利率收益的增量大于委托费用,并且在借款人额外支付的质押成本不高的前提下,宜采用存货质押融资。而当信贷人能够独立识别和管理抵押物风险,不需要物流企业参与的存货抵押模式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我国当前信贷人识别和管理抵押物风险的能力更接近于1952年前的美国,所以宜采用存货质押三方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存货质押和存货抵押模式下信贷人期望利率收益最大化的贷款合同,认为当信贷人对于质物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不足时,只要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职能使得信贷人期望利率收益的增量大于委托费用,并且在借款人额外支付的质押成本不高的前提下,宜采用存货质押融资.而当信贷人能够独立识别和管理抵押物风险,不需要物流企业参与的存货抵押模式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我国当前信贷人识别和管理抵押物风险的能力更接近于1952年前的美国,所以宜采用存货质押三方模式.  相似文献   

9.
存货质押贷款中信贷人与物流企业的合约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存货质押三方契约中信贷人对物流企业的甄别主要通过委托-代理合约进行。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固定委托费用合约、分成合约、固定租金合约在效率意义上是一致的。在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不同合约形式的激励意义是不同的。当信贷人本身信息能力有限,物流企业的信息优势和努力程度对于增加信贷人的期望利率收益相当重要时,宜采用分成合约;当信贷人本身已经具有相当的信息能力,或者物流企业的努力程度易于监督时,可采用固定委托费用合约;而当物流企业的信息能力对于期望利率收益至关重要时,宜采用固定租金合约。  相似文献   

10.
救市计划:为何市场不领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同伟 《证券导刊》2008,(37):71-71
救助方案遭市场冷脸相对10月4日,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方案。按理,方案的最终通过不仅有利于美国信贷市场功能恢复正常,亦将有利于当前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归于稳定。然而,不仅计划通过当天,市场即以冷脸相对。10月6日,全球股市更遭遇黑色星期一。俄罗斯股市跌19.  相似文献   

11.
袁梦怡  胡迪 《金融论坛》2021,26(9):36-48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股市风险溢出网络,测度疫情期间全球股市风险溢出强度,研究各国股市风险的传递方向及溢出机制;通过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横向比较以及全样本纵向分析,探究不同阶段全球股市风险溢出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1)疫情期间全球股市风险总溢出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其强度明显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与全样本均值.(2)不同时期全球股市风险溢出中心存在差异,中国是全球股市的主要风险接受国.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是全球股市单一的风险溢出中心;疫情期间,疫情严重的欧洲国家成为全球股市的风险溢出中心.  相似文献   

12.
进入12月以来,沪深股指平均每天上涨50点,沪指逼近3000点,深成指突破10000点。两市日成交金额相继突破7000亿元、9000亿元、10000亿元,刷新了全球股市单日成交金额的历史新纪录。中国股市的“疯牛病”不但让股龄长达24年的老股民齐呼看不懂,也让全球资本市场惊呼:中国股市正存展现出如同其经济增长的奇迹,全球股市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相似文献   

13.
黄金总是在动荡时刻表现出色。 在希腊援助计划让人难以放心、全球经济增长有可能二次探底等因素作用下,全球股市剧烈波动,黄金作为安全的价值存储和风险规避工具备受市场青睐。在买盘的推动下,金价涨势强劲,并在6月份呈现出加速态势:  相似文献   

14.
袁梦怡  胡迪 《金融论坛》2021,26(9):36-48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股市风险溢出网络,测度疫情期间全球股市风险溢出强度,研究各国股市风险的传递方向及溢出机制;通过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横向比较以及全样本纵向分析,探究不同阶段全球股市风险溢出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1)疫情期间全球股市风险总溢出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其强度明显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与全样本均值.(2)不同时期全球股市风险溢出中心存在差异,中国是全球股市的主要风险接受国.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是全球股市单一的风险溢出中心;疫情期间,疫情严重的欧洲国家成为全球股市的风险溢出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正>当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再以7算为红线,并上一个新水平时,那么这个新水平就可能成为中国央行进可攻,退可守一个平台。股市孩儿脸,说变就变。前些时,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疯狂,使得全球股市狂风暴雨,各国股价大跌。但是,到8月8日全球股市又风和日丽,股价又逐渐涨了起来。这当然是与美国经济数据向好有关。  相似文献   

16.
《银行家》2009,(3)
2009年2月12日,央行公布的1月份信贷数据着实让不少人吃了一惊。在前有元旦、后有春节的2009年1月短短17个有效工作日内,人民币贷款竟然增加1.62万亿元,创下了月度新增贷款的历史纪录。倘若根据前期央行公布的货币供应目标估算的2009年信贷总量,1月份新增信贷已占全年的35%。让人们惊异的不但是1.62万亿元这个总量上的数据,其结构也颇让人关注:票据激增,6239亿元的票据融资约占信贷增量的42%;M2高增、M1增速走低,两者之间出现了超过12个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广义动态因子模型(GDFM)识别全球股市波动率的共同因子与异质性因子,刻画波动率共同因子与异质性因子的脉冲响应曲线与风险贡献变动,运用长期方差分解网络(LVDN)方法构建全球股市异质性风险传染网络,测度极端事件期间全球股市的异质性风险传染效应,追溯风险传染的源头。结果表明:全球股市波动率共同因子与异质性因子走势间呈现出“协同效应”,在极端事件期间,发达经济体股市波动率异质性因子迅速攀升。在标准冲击下,全球股市波动率共同因子震荡周期约为7天,说明共同风险对于各经济体股市的作用机制以短期冲击效应为主。然而,全球股市波动率异质性因子脉冲响应曲线具有响应程度低与收敛速度慢的特性,在极端事件冲击下,全球股市长期因果网络节点分布具备“高度聚类”属性,在剔除过度识别因素后,运用阈值约束方法求解全球股市异质性风险波动溢出净值发现,美国股市仍然是全球股市异质性风险的主要输出方。  相似文献   

18.
近期,道指跌破美国政治经济重要心理支撑9000点,德国第二大房贷商许珀银行破产危机激发了全球股市急剧下跌,市场已开始消化美国救援计划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恶化的欧洲信贷危机将和美国银行危机共同产生全球性连锁反应。对风险敏感度很高的短期套息资金纷纷撤出股市,资金加快回流日元套息,日元汇率再创2008年3月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19.
喻璠 《中国外汇》2008,(10):20-21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股市暴跌、美元持续贬值、信贷市场大幅萎缩、信用利差迭创历史新高,金融市场一片混乱。然而,商品市场风景这边独好:原油期货自70美元/桶一路飙升,创下109.17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现货黄金则从660美元/盎司价格起飞,涨至令人叹为观止的1032.20美元;而其他商品,如农产品、原材料等也都大幅上涨。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7年2月引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及全球股市影响巨大.这主要是由于次级债环境变化所致,包括信贷条件的放松、利率的波动、房价的波动及证券化市场的不规范等.我国应该从重视房贷风险、完善贷前审查、完善及推广抵押资产证券化和采取多种手段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等措施着手,防止类似次级债危机事件在中国的重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