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山西偏关地区中奥陶统地层进行了牙形石动物群的系统研究,根据牙形石动物群的发展演化、垂直分布、形态特征及组合面貌,将区内中奥陶统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四个牙形石组合(带):1、Scolopodus flexilis带 (Basilicus (Basileilla)—Eoisotelus组合);2、Tangshanodus tangshanesis带;3、Scolopdus mandalensis—Belodella rigida-A(?)rilobodus simplex组合;4、Paraozarkodina asymmetricus—Microcoelodus asymmetricus—badoud(?)s badouensis带。结合中奥陶统地层的岩性岩相、沉积旋回及地层接触关系,并与国内外同期同层位牙形石动物群对比,将该套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划分为下马家沟组(1—2化石带)、上马家沟组(3化石组合)及上马家沟组上部(4化石带)。从上马家沟组上部所含牙形石动物群组合特征的分析,显然与下伏上马家沟组牙形石组合面貌不同,独具特色,而与邻区峰峰组牙形石组合面貌相似。为此,笔者将上马家沟组上部层位首次建立一独立地层单位一峰峰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我国的寒武纪地层中“滹沱”与“震旦”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阐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此问题研究取得的进展。现在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一、华北地台内部“滹沱”与“震旦”地层关系可初步肯定为上下关系。二、华北地台边缘及以外地层,随着对其“震旦”地层的厘定,下伏滹沱群的基底变质岩系的全部或一部可能相当长城系和蓟县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泥河湾盆地44条剖面、6个钻孔介形类生物地层研究,发现介形类26属70余种,从老到新可划分Ⅰ~Ⅴ个组合带,第I组合带分布于上新统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第Ⅱ~Ⅳ组合带分别见于下更新统泥河湾组的下、中、上段;第Ⅴ组合带分布于中更新统虎头梁组和上更新统许家窑组。从马圈沟、小长梁、虎头梁、东坡、雀儿沟、皮裤裆、侯家窑探方(1~4)剖面岩石地层、介形类生物地层和旧石器文化遗存地层的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地层分布,从东到西的地层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分布特征,这正是泥河湾古湖和盆地发展及环境演化的反应。马圈沟遗址剖面发现有10个文化层。下部MJG-Ⅰb,MJG-Ⅰa,MJG-Ⅰ~Ⅶ文化层段,含第Ⅱ介形类组合带,为早更新世早期泥河湾组下段,系滨浅湖相的原地埋藏,年龄为1.55~1.77Ma;半山BSH(Ma)、小长梁、山神庙嘴文化层段,含第Ⅲ介形类组合带,为早更新世中期泥河湾组中段;半山BSH(Ma)文化层为湖滨河流相沉积,为扰动轻微的原地埋藏,年龄为1.32Ma,小长梁、山神庙嘴文化层为湖滨岸沉积的原地埋藏,年龄分别为1.36 Ma和1.05 Ma。东坡、雀儿沟、皮裤裆文化层段含第Ⅴ介形类组合带,为中更新世虎头梁组,属河口三角洲相的异地埋藏。侯家窑探方(1~4)剖面的文化层段也含第Ⅴ介形类组合带,为晚更新世许家窑组湖沼相沉积,铀子系年龄104~125 ka,新近研究表明为古河流的牛轭湖相沉积,光释光年龄224~161 ka。论文对相关剖面文化层的形成和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及泥河湾古湖形成、发展、消亡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太行山中段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及中元古界长城系地层、构造、变质程度的不同特征,在下元古代晚期,吕梁运动之前,还有一次以升降运动为主的地壳运动,它造成了一些规模不大的凹陷盆地和隆起区。在盆地中沉积了“东焦式”磷矿或含磷岩层。由于这次地壳运动的形迹井陉吴家窑表现的最为典型,因此本人建议将这次运动称之为“吴家窑运动”;将这套含磷岩组称之为“吴家窑组”,其时代归属于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吴家窑组沉积之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吕梁运动,从而结束了下元古代准地槽阶段的历史,开始了地台阶段的沉积。因此,下元古界甘陶河群与长城系的分界线;应当定在吴家窑组的顶面,而不是以往所说的底面。  相似文献   

5.
吕梁群和界河口群分别是吕梁山区太古宙的上下两套地层。笔者于1983年在吕梁群的青杨沟组底界找到它与下伏横尖组之间的不整合面,确认娄烦城南的吕梁群与城北一样,都是南东老北西新的倒转层序,并以青杨沟组石英岩为吕梁群之底界,重新划分了吕梁群层序。1984年笔者发现了界河口群的小蛇头组砾岩不整合在奥家滩组之上,不整合面上岩性以变流纹岩为主,与原吕梁群的赤坚岭组、社堂组、横尖组、中阳城南的吕梁群及岢岚城北的吕梁群一致,都划归界河口群的上亚群。原吕梁群顶部长数山组巨厚大理岩,与交城西榆皮一带界河口群一致,划归中亚群。奥家滩组以矽线片岩夹石墨大理石为特片,在芦芽山南麓出现麻粒岩,划归界河口群的下亚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与我院地质系太行山地层专题队一道,对太行山南段奥陶系地层的划分对比开展专题研究。1979年曾对邯邢北段綦村~新城剖面作过牙形石动物群的分析,进行了地层划分对比及其时代归属的讨论。81年又对临城县祁村~南程剖面,开展系统的牙形石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处理及鉴定。现将牙形石动物群研究的初步成果提出,依此对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的划分对比及时代归属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层当数十三陵剖面最为典型,出露厚度2229米。前人按岩性、化学成分、叠层石、沉积韵律与旋回性等划分四个岩性段。笔者经多年剖面观察,较详细地描述地层中出露的各种原沉积构造与相标志,用来识别确定岩石成因类型。然后采用马尔柯夫链进行数学统计分析,旨在建立地方性的沉积层相序模式。经分析后认为,本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地层中沉积韵律十分显著,可归纳总结出三种类型:即水进型、水退型和连续对称型。浅水动荡标志十分发育,拥有多种形态类型的叠层石,具有欧文(1965)、扬(1972)所提出的陆表海潮汐沉积特征。据此得出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湖汐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井陉地区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中段,区域地质构造受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的控制。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盆地形态的基本轮廓。区内断裂以北北东向为主,部分为南北向。盆地周边是由古生代地层组成的丘陵低山。盆地内部及坡麓地带广泛发育第四系地层。该地区新构造运动显著,以升降运动为主,并伴随断裂及火山活动,断裂活动具继承性,雪花山玄武岩的喷发与此有关。区内河流阶地普遍发育,古岩溶洞穴高出现代河面10—30米。一、第四系地层的划分井陉地区缺失中生界和第三系地层,第四系沉积物均直接覆盖在不同岩性的古生界地层上,与下伏古生界基岩呈不整合接触。根据岩性,结构特征及所含古生物化石,第四系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燕山地区震旦亚界与矿产研究的主要成果和问题,尝试的做一全面的、历史的、系统的小结。由于作者水平和资料的局限,文中肯定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燕山地区的地理范围大致为东经115°到120°;北纬39°40'到41°21'。大部属河北省北部,部分属北京市、天津市和辽西地区。(见燕山地区震旦亚界分布图) 这一地区是中国震旦亚界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的典型发育地区。它出露广泛,约占全区五分之二以上面积。在大部分出露区层序比较完整,沉积巨厚,上下限清楚,迭层石和微古植物丰富,是一套未变质或轻变质,由海相碎屑岩、碳酸盐以及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鲁西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发育,但由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地层发生了强烈的白云岩化作用,大化石很难保存,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带来困难。笔者在曲阜牛郎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过程中,实测了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的地层剖面,对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地层进行了划分,划分出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在剖面测制过程中,在剖面上系统的采集了牙形石样品,依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划分出2个牙形石带,分别为Proconodntus带和Cordylodus lindstromi带,并与国内的生物地层进行了对比,该两带分别属于区域上的4带和6带。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的首出现,准确确定了寒武系—奥陶系的界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山西朔州石炭—二叠系的沉积作用,分析含煤地层主采煤层的沉积演化特点,提出山西组和太原组的成煤模式。研究表明,朔州地区沉积环境主要是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由下往上自泻湖潮坪相、三角洲相,逐渐过渡到河流相沉积,整个构成一个海退序列沉积。  相似文献   

12.
前言白错盆地处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沙河和洺河之间,普遍发育了晚新生界的沉积,其中第四系沉积巨厚,不整合复于不同时代地层和地质体之上。1921年李四光教授在白错盆地进行地质调查。首次发现此处白塔南沙源岭上的红色粘土砾石层为第四纪冰川作用之遗迹,  相似文献   

13.
该变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中朝板块边界北侧,蒙古地槽褶皱带南缘,包括巴特敖包群、温都尔庙群、白乃庙群、吉林省的呼兰群、青龙村群、下二台子群、桃山组等变质岩群,时代从650Ma—430Ma,其上为志留统一上古生界地层所覆。由于地台区在17亿年前大区域变质作用业已结束,其北的地楷区无前寒武系基底、上古生界又未变质、突出了早古生代变质岩带造构地质上的重要意义。该带变质岩剖面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剖面下部主要由超基性—基性杂岩、基性熔岩组成,上部为绿片岩或硅泥质岩类,属蛇绿岩套变质杂岩系,在温都尔庙群,变质岩呈假层序,变质相突变。由下到上为角闪岩相、绿片岩相、蓝闪片岩相,它们包含着一系列高压或中压的变质矿物,如蓝闪石、硬柱石、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文石、迪尔石、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等。但缺乏高温变质矿物,构成双变质带的一支。在第二种剖面中,主要由岛孤拉斑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流纹英安岩及沉积硅泥质岩组成,变质相局限于低级角闪岩相到高级绿片岩相,出现黑云母、白云母、堇青石和红柱石等低压高温矿物,红柱石片岩中红柱石可达20~70%,但又缺少高压矿物,构成双变质带的另一支,高温变质带更靠近陆壳。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1967~1971年划间,我们在辽宁省北部沈阳、抚顺、铁岭、开原地区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发现斋藤林次1943年命名的“泛河系”与冀北辽西地区的上先寒武系层序相同,某些地层单位特征一致,只是缺失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多殷屯组,从总体看应该按蓟县层型剖面的划分方法进行划分和命名。斋藤的“泛河系”、“三岔子统”“会试统”应该废弃。这一划分方案(表1本文采用分层略有改动)反映在开原、铁岭幅地  相似文献   

15.
公乐亭泉出露于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地层与第四地层接触部位,为溢出泉。水温14℃,水型为重碳酸钙镁型,多年平均流量0.2m~3/s。公乐亭泉域地下水径流具剖面二维流特征,存在统一的深部水流系统及上水泉和骆驼鞍两个局部水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蓟县地区长城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地层和生态环境研究工作,初步发现和证实在长城系中含有宏体化石5科(类)、5个属、6个种,其中1个新种和1个相似种。通过区内长城纪宏体化石的分布、层应、类型、特征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初步研究,同时结合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如化石固定炭、有机炭、红外光谱分析,电镜扫描、稳定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等,初步探讨了化石成分、时代、生态环境、生物归属和地层意义等问题。长城纪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和高于庄组宏体化石,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400Ma 之间,它们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宏体化石,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宏体化石之一。从高于庄组宏体化石与北美及印度宏体化石对比,具有大致相同时代、相同类型,表明了生物在演化上的同步性和阶段性,具有较大的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华北地台中部的河北临城地区祁村一南程剖面的奥陶系下马家沟组一蜂峰组系统地采集了十分丰富的牙形石标本。通过对野外工作和室内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笔者曾对该剖面奥陶系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及峰峰组的划分对比,依据牙形石的组合特征,做过生物地层的分析和时代归属的讨论,初步鉴定了30多个属,50多个种。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其中部分牙形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鉴定。本文共描述新属6个,新种18个,新亚种1个,未定种1个。部分具地层划分对比意义而未描述的常见属种也列入图版内。同时根据各组牙形石的垂直分布特征,进一步提出10个牙形石组合,并与邻区及国外作一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地质总局1977地科191号文下达的任务及蓟县会议协调工作的安排,河北地质学院与有关单位共同承担“中国天津蓟县及邻区震旦亚界研究”的重点科研项目,并分工承担了燕山西段震旦亚界辅助层型剖面的测制和研究任务。燕山西段指北京以西到河北张家口地区的西部边缘地区。地理范围大致在东经114°~116~;北纬40°~40°50′。包括了张家口地区中南部(坝下地区)大部分地区。这一地区震旦亚界发育,出露广泛,约占全区面积1/3以上,层序基本完整,沉积较厚,上下限清楚,迭层石微古植物及藻类化石丰富,是一套未变质或轻变质、由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  相似文献   

19.
大同—集宁地区太古代变质基性岩墙群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集宁地区太古代变质杂岩由葛胡窑灰色片麻岩系和丰镇群变沉积岩系组成,两套岩石组合之间呈不整合接触。在葛胡窑灰色片麻岩系和丰镇群变沉积岩系中发育两期变质基性岩墙群,两套基性岩墙群与围岩一起发生了麻粒岩相变质和强烈变形。两期变质基性岩墙群在年龄、岩石学、结构构造、地球化学和REE等存在明显差别,表明它们形成于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中。该区基性岩墙群的广泛发育揭示了太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稳定的硅铝壳已经建立,大规模裂隙系统已经形成。然而,变质基性岩墙群和原始产状现在很难测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剖面和井下岩心观察描述并结合测井资料,对子长油田降沟—石家老庄区油层组长2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2沉积体系为河流体系,辫状河亚相,沉积微相主要有泛滥平原及河道砂坝;长2_2和长2_1油层组砂体的展布受控于辫状河道的延伸,向南西方向展布;降沟—石家老庄区块的河道砂体发育,泛滥平原面积较小,砂体在垂向和横向上连续较好,在北东—南西方向上连续性较北西—南东向更好,研究区物源方向为北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