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平和效率是公司法制度设计中必须考量的价值。为促进中国公司法的现代化,并与国际公司制度实践接轨,笔者认为,双重股权结构也应在我国的立法和实践中有存在的空间。本文从公司法的立法价值考量,分析论证了双重股权结构可以在我国公司法立法中有条件的引入,并提出具体的修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已建立起了公司法人制度,并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格独立的有限责任原则。然而,随着公司制度的运用,我国滥用公司法人格独立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公司债权人、公司雇员乃至社会的公共利益遭受损害。因此,为了规制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保障安全交易、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追求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我国有必要引进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它更能平衡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扶正公司法人格体系中倾斜公平正义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我国对外资投资性公司实行由行政规章进行规制的特殊规定。这些规定构成了我国公司法与外资法的例外制度。目前正在进行的公司法与外资法的相关修改的立法过程中不应忽视对外资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应在法律层面给予关注,以健全我国的公司法和外资法体制。  相似文献   

4.
论新公司法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新的公司法刚刚出台,笔者就新公司法中相当于原公司法的一些变动展开论述,探讨其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司》作为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它作为重要的商事主体法律,在调整商事关系,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颁布,次年7月1日开始实施,已十年有余。虽然,该法进行过两次修改,但没有重大改动,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调整公司关系的需要。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竞争的形势,公司法也应该为增强我国公司的竞争力作出贡献。因此,对《公司法》进行较大修改,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2004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启动了公司法的修改工作,年底提出了公司法(修订草案)。今年2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公司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相似文献   

6.
慈东 《企业导报》2011,(6):164-166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我国公司法的立法目的之一。这在公司法的具体条款中体现得比较明显,但是就整体公司法而言,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仍然显得不足。较具体地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着重提出了如何去完善对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新《公司法》中公司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社会责任已经由公司法研究的一个热点理论问题成为我国公司立法的实践。学界对其理论探讨已转换为对新修改的《公司法》中的有关公司社会责任规定的关注。本文从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意蕴及其价值取向研究着手,分析了我国现行《公司法》中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郝自贤 《会计之友》2007,(22):78-82
本文旨在针对我国2005年10月新《公司法》中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制度规定,思考这一制度设计必须考量的因素并提出完善设计的建议,以为我国公司法的继续完善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针对我国2005年10月新《公司法》中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制度规定,思考这一制度设计必须考量的因素并提出完善设计的建议,以为我国公司法的继续完善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28日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正案,这是我国公司法自颁布以来20年的时间中继两次制定后的又一次重大的修改,如何理解、认清并把握新《公司法》的法律规范要求,对于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本文中从风险识别、风险防范等方面对新《公司法》进行简要解析,旨在为新《公司法》的法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是商事法中一部极其重要的支柱性法律。有限责任公司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发明。1978年,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展开了以建设市场经济为目标的伟大改革实践。我国1981年就开始研究制定公司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公司法终于在1993年问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借鉴了外国公司法的有益经验,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部充满改革气息、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对我国大陆《公司法》和台湾地区《公司法》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异同,分析其优劣,相互借鉴立法经验以完善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对我国大陆《公司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艾奇  王国良 《企业经济》2004,(1):157-159
公司法中资本多数决定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弊端。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资本多数决定原则的行使作出合理的限制,最后对我国公司法修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简析我国公司法对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发起人法律责任的规定赵韵玲我国公司法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公司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公司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在中国境内...  相似文献   

15.
郝自贤 《会计之友》2007,(8S):78-82
本文旨在针对我国2005年10月新《公司法》中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制度规定,思考这一制度设计必须考量的因素并提出完善设计的建议,以为我国公司法的继续完善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与大多数国家的公司立法比较,我国上一部《公司法》对于董事注意义务的规定几乎空白,《公司法》对董事义务的规定不仅简单,而且也未能把董事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加以区别。新的《公司法》颁布以后,上述问题有所克服,但从总体上看,现行公司立法中董事注意义务的缺位现象是显见的。希望通过本文的整理与建议,能对公司法中董事注意义务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纷纷在其公司法中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不仅有利于矫正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且保证了公司法人制度沿着其既定的价值目标向前发展。我国实施公司制度的时间不长,公司制度也不够严密,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侵害第三人利益的不法行为较多,应当从多个方面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棽 《企业活力》2010,(6):84-88
2006年修订的公司法,改善了我国公司法的治理结构,由于我国公司法实践起步较晚,公司法理论研究较薄弱,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国内股权激励有许多法律不完善之处,缺乏对股权激励方法的具体规定,限制了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公司法的新的改革阶段又要开始,我们应在股权激励、累积投票、股东派生诉讼、法人人格否认、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相关制度方面进行思考,使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更具可操作性,为促进公司制度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对经济全球化,为了更好地迎接我国入世后国外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好地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公司法应为我国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我国公司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现行公司法的缺陷进行分析,并且对公司的治理机构,如董事会、监事会的改革和对独立董事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组织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的法律文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司法》也几经修正、补充而更趋于完善。既往的《公司法》中,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公司经营中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中小股东的投资热情。而相比于旧《公司法》,经过修正完善后的新《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并成为中小股东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法律武器。本文对新《公司法》在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