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转制,本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措施。但有少数企业在转制中,却使银行贷款被“悬空”,甚至被侵蚀。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银行应加强信贷管理,研究企业发展新动向,主动参与企业转制,防止极少数企业利用转制这种形式来侵蚀银行资产。合肥酶制剂厂转制后,导致银行贷款回收困难。人们不由得要怀疑,这到底——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占了相当的比重,导致资产质量下降,资金流动性差,严重影响提高经营效益。因此,加强信贷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完善信贷管理机制(一)建立信贷资产保全机制。农行作为贷款企业的债权人,应积极参与贷款企业转制的全过程。对贷款债务的处理,必须按规定由银行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审查批准,落实债务偿还单位,防止企业借转制之机悬空银行贷款本息。对于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推脱、逃避和悬空银行贷款债务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制裁。与此同时,农行要主动向地方政府反映汇报情况,争取政…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1995,(9):13-13,12
抓住机遇回收巨额风险贷款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加强企业转制过程中贷款风险大户债务的落实工作,防止企业悬空银行贷款、逃避银行债务,并利用企业合资过程中外方打入的资金,促进贷款的整体回收,对实现提高贷款资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加大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企业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有增无减。因此 ,如何防范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悬空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已成为银行实施信贷管理以及在支持企业改革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我区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有相当部分企业总是借着改革转制之机 ,想方设法逃避银行贷款债务 ,对国家银行的金融债权已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这些行为往往又涉及到地方和政府部门的利益 ,地方的行政干预行为加上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使得银行在处理企业悬空逃废债务行为的问题时 ,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难以取得真正有效的进展。对此 ,笔者认为 ,如果不尽快…  相似文献   

5.
目前,山区供销社借转换经营机制大量"悬空"银行贷款,导致国家信贷资产严重流失,银行贷款"悬空",使资产质量明显下降,许多单位的贷款本息难以收回,已成为直接影响山区农行经营效益和增大信贷资金风险的主要问题,为此,研究供销企业"悬空"的银行贷款现状,强化企业信贷管理,寻求相应法律对策是当前农金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罗源县信贷资产流失情况调查叶强,林丽芬,黄惠,林强近几年来,银行信贷资产流失日趋严重,从调查情况看,流失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贷款形成呆帐,二是企业与外商嫁接使银行资产流失,三是企业分解承包使银行贷款被悬空。据调查统计,截至1994年6月末,罗源县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本文以临桂县农行为例,作一探讨。一、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1、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本金。一般新企业设立,都先从财政取得周转借款作为资本金。一旦经营状况恶化,必将把企业经营风险转嫁给银行,银行信贷资金沉淀。一些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有意逃债、废债、悬空银行贷款等。2、行政干预,贷款项目一哄而上,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估论证。如八十年代末期,为了争得世界银行贷款,盲目建设一批果场。由于技术指导不到位,导致大批果树不挂果,使农民背上沉…  相似文献   

8.
一、对金融债权的冲击.目前,招商引资中对银行最大的冲击和影响就是银行债权如何落实问题.实际情况是在当前招商引资过程中,动作最大、力度最猛的工作经常涉及到企业改制,而企业最大的债权人--银行却往往成为招商引资改制中最大受害及损失方,外来资金的引入对经济发展助推作用勿容置疑,但银行债权悬空,大量信贷资产流失也是令人堪忧,据统计:某县的年以来,涉及各资引资的转制企业达200多户,银行贷款6.5亿元,分别占统计年报口径的70%和全县贷款余额的50%,这部分金融债权落实存在很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9.
企业改制中的逃债行为与银行对策彭远军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和前提。由于我国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加之各项改革措施不配套,致使一些企业在转制中借机转移资产,悬空银行债务,情况十分严重。1、原企...  相似文献   

10.
林业企业转制,分离出一批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对金融服务具有较高的需求。如何支持林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对林业转制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满足林业转制企业金融需求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转制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影响李波声最近,我行对本县部分工商企业转制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被调查的20家企业中,实行承包经营的16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80%;实行股份制改革、分设、嫁接外资、租赁经营的各1家,各占总数的5%。现就企业转制对银行信贷资产...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融资发展趋势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企不分”,负债过度,悬空、逃废银行贷款等问题,国有企业融资十分困难。应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国企改革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力度,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背负银行贷款债务的企业借改革之名,采取所谓“母体裂变,轻装上阵”的做法,将银行债权悬空,借破产之名先死而后生,逃避银行债权,即使一些盈利企业也常有钱不还,无理拖欠银行贷款。此外,企业筹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贷款;企业间货款拖欠相当严重,相互缺乏信用。凡此种种主要是法制观念淡薄,金融意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中小企业改制已全面铺开。现就企业改制对财税影响所作的专题调查简述如下: 一、企业转制对财税的正面影响 (一)盘活了企业存量资  相似文献   

15.
《金融研究》1994,(11):39-43
针对当前农村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银行贷款债务被“挂,甩、废”等“悬空”现象,作者认为导致贷款债务“悬空”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地方政府有“卸包袱”思想,二是乡镇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企业债务无人关心;三是银行信贷管理不规范,对企业制约能力不足;四是现行法制不健全。贷款债务“悬空”极大地增加了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的风险,若不加控制,必定会打乱我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步子,干扰农村金融秩序。为此,每一个农村金融工作者都必须做到:积极参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努力开辟贷款本息回流新途径,合理构建信贷资产保障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盘活信贷资产面临的困难1、财产难收回。一是资不抵债,无资产可收。大部分关停企业都是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在收回企业财产前,必须支付清理费用、积欠工资及各项集资,可用于归还银行贷款的财产所剩无几,难以盘活;二是企业钻改革的空子,资产难收。一部分企业利用改革、转制的机会,采取"金蝉脱壳","母体裂变"、"新老划断"等办法逃债、废债,致使贷款债务"悬空";三是不给主管部门甜头,就不让清收。清收关停企业资产,必须对其主管部门附加一些优惠条件,诸如增加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企业借转制之机大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不断发生,甚至成为某些企业的“妙策良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最终导致银行债权流失,信贷风险加大。笔者基于多年的基层银行工作实践,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若干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十五”大后,企业改革被置于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大部分企业面临改组、转制、兼并等问题,根河市国税局针对二轻系统17户转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了详细调查,按户籍管理要求进行了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19.
关于转制工业企业贷款债务情况的调查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工贷处按照农业银行总行《关于开展转制企业贷款债务落实情况调查的通知》的要求,我们最近对辖属开户的国有工业、集体工业、乡镇企业转制后贷款债务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转制企业的基本情况据统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资产重组成为国有企业为摆脱经营困境和窘境而普遍选择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悬空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债务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止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逃废债务,有效地保全银行信贷资产,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城郊支行在这方面结合农业企业的改制,作为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