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l.农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农业结构有所改善。2000年除粮食、糖料减产外,大部分农产品增产。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开始回升。2000年乡镇企业在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出口等方面扭转了前三年连续下降的局面。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这样就把乡镇企业的地位讲到了家,而且很有新意。使人们的认识产生新的飞跃,新的升华。只有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念,把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的主体抓,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我省农村经济乃至全省经济新的振兴。经济结构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效益问题。我省经济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直接影响全省经济效益,因而调整结构的任务十分迫切,这是关系我省经济能否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关键。我省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农村二、三产业落后。世界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南方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二、三产业,即非农产业发达,占农业总收入、总产值的比重高。广东顺德县工农业总产值12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2亿元,在18亿的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的比重占75%。从我省来看,尽管粮食生产登上了400亿斤台阶,但乡镇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效益上还远未到位,与发达省份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据统计,我省乡镇企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为40%左右,农村人均纯收入来自乡镇企业的比重为23.5%。这两个数字不仅远远低于发达省份,而且也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畜牧业这几年上的较快,但就其在农业总收入和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来看仍然很少。因此,无论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从解决农民奔小康的需要,还是从贯彻中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决策看,都必须强化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把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件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抓好。  相似文献   

3.
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邓莉  冉光和 《中国农村经济》2005,108(8):52-57,67
本文借鉴金融结构论的一些思想,采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研究重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重庆农村金融规模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农业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说明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而乡镇企业贷款对乡镇企业增加值的直接贡献有限,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依赖程度不高,但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却较为突出,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避免大规模的农业富裕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把城镇化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我国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兵团要针对目前困扰经济发展的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兵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兵团经济,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大力加大扶贫力度的政策支持下,如何利用当今时代背景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成为热议话题,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落后,乡镇企业的出现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得出乡镇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进一步指出乡镇企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1990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艰苦努力,农村经济全面增长,农业生产突破徘徊局面,乡镇企业在调整中前进。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我们去解决。下面,就1990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对策鹿生伟一、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更是走在了前列。沿海地区有不少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基础较好,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8.
温州股份合作经济产生、发展及特点李圣敬,董晓明被称为温州经济新模式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是温州农民在实践中的独创.目前福州股份合作经济已成为温州农村经济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经调查,截止1992年底,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多达2.6万多家,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7...  相似文献   

9.
探索乡镇企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新方向——湖南省汨罗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调查王松霈一、乡镇企业的发展正处在大转变、大调整时期汨罗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城市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巨...  相似文献   

10.
罗敏 《农业经济》2012,(6):11-13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十二五规划能否顺利完成的一项关键性任务.笔者认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包括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制度改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而实现产业对接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力,此以上三个因素构成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而完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经济凝聚力以及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以及农村土地逐渐细碎化等问题导致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区,且区域之间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以北京市13个郊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农村人口结构、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设施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等6个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了各区县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了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浅析乡镇企业性和经营机制西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侯军岐,孙养学一、乡镇企业的现状及其经济特征(一)乡镇企业的现状农村经济改革15年的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中的最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占显要位置。1992...  相似文献   

13.
三元经济背景下产业空间结构的系统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三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化难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特征的农村工业化阶段,农村工业利用自身资源特点,填补了原有工业化战略留下的产品市场空白,从而迅速成长起来,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二元...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4年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除粮食、油料和糖料减产外,棉花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他农产品稳步增产;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乡镇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了新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性的步伐,对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试点也已展开。但是,在农村发展中还存在农民收入增长依然缓慢、农民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粮食减产等问题。展望2004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中国农村经济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刘炜 《农村经济》2003,(9):22-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力量 ,虽然目前处于增长乏力的境况 ,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曾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振兴 ,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因此 ,如何重振乡镇企业 ,壮大县域经济 ,促使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县域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县———作为一级行政管理机构 ,是一个行政学上的概念。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6.
发展乡镇企业开辟第二战场孙世明,孙彦献作为中国农村经济伟大创举的乡镇企业,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乡镇企业也已成为黑龙江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力量。黑龙江垦区如何发展乡镇企业?已历史性地摆在了各级决策者面前。一、黑龙江...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王永发王甲午李秀瑛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崭新课题。研究乡镇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重塑乡镇企业形象,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乡镇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一)乡镇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国内外文化学...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镇企业是党中央作出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以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重大意义。发展乡镇企业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级政府的...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尤其是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的重点来抓,诚然是农村经济起飞的一个战略转移。但如何才能把乡镇企业搞上去,加速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是在首先注重人才培养的前提下来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或是把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排斥在外去追求新上项目、新铺摊子?这是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本文赞同前一主张,现对此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去年末我深入到绥化地区10个市县、21个重点乡镇和34家乡村工业企业,对目前乡镇企业科技水平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绥化地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截止到1994年底,全区乡村集体工业企业发展到3259户,从业人员97081人,产品达1000多种,拥有固定资产8.5亿元,乡村工业产值占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的53%,乡镇企业确定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特别是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和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都把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强化领导,加大投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全区乡镇企业科技进步水平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