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从沉默权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力图阐明沉默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权保障的历史,从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我国的诉讼模式及刑讯逼供的根源中论述沉默权制度刑呈诉讼中最大的人权保障机制,从当今迈向法治和城市化的中国及国际刑事诉讼发展趋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构建我国沉默权制度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柏文 《魅力中国》2014,(5):329-329
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始,学界对于从草案中删除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如实义务规定的呼声一直不断。事实上,不论是实践和立法中,如实陈述义务与沉默权、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无罪推定并无根本性的冲突,与刑讯逼供现象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应当保留。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确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旨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尊严,反对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我国已经成为WT0的成员之一。在法律上也应该与国际接轨,并且我国在1998年已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4.
罗玮玮 《魅力中国》2014,(6):298-298
沉默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也是司法制度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它能在一定基础上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宪法所规定的基本的人权,是我们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我们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沉默权制度势在必行,沉默权制度也将标志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有设置沉默权的必要性,本文对我国设置沉默权也提出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5.
郑龙进 《魅力中国》2014,(1):335-335
2012年刑诉法修改后,引入了沉默权原则,我国对于沉默权的争论更加激烈。沉默权制度虽然有着较强的内在合理性与较大的诉讼价值,但是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我们必须要对沉默权制度进行冷静的学术分析和理性的现实思考。本文通过界定分析当前中国沉默权的现状问题,发现难以引入沉默权制度的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徐凌君 《魅力中国》2010,(6):146-146
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一直是许多学者讨论的热点,但大部分建立依据不外乎是人权和国际立法,与我国的法律现状不能很好的契合,这也是沉默权迟迟不能被我国立法所认可的重要根源之一。基于我国现有的权利体系,从公民基本权利角度解释沉默权在我国建立的合宪性,从而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寻找到宪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界已经对刑讯逼供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也提出了许多遏制刑讯逼供的对策。但这些对策大都从规范侦查程序的角度出发,而我国在“侦押一体化”的制度之下,侦查程序缺乏监督和约束,这些对策大都是治标不治本,流于形式。笔者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刑讯逼供的成因的基础上,将举证责任倒置这一原则适用于对“刑讯逼供”的查证,以期从根源上根除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8.
李佳金 《老区建设》2009,(18):31-32
沉默权的实施是法治文明的进步。中华民族阴阳互补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间的人伦关系,忽视个体的独立人格。基于该方式下建构起来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着沉默权在我国当前的确立,决定了在我国实施沉默权过程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9.
顾健 《魅力中国》2011,(10):375-375
沉默权是一项刑事诉讼制度。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确立了这项制度。而我国对这项制度尚处于考证阶段。究其反对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沉默权不符合我国的法律传统。本文力图突破这一观点,在传统中寻找与沉默权契合的因素,从而支持建立合乎本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苏畅然 《魅力中国》2014,(4):340-341
刑讯逼供这一词汇如同幽灵般在刑事诉讼中不间断的出没,让人恨之入骨,却又仿佛束手无策,屡禁不止。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多方利益博弈是刑讯逼供猖獗的原动力,而其自身手段多样不断创新则是刑讯逼供层出不穷的外在生命力。总之,要彻底遏制刑讯逼供这一顽疾已经不能仅仅依赖于事后立法的查缺补漏,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将逼供的手法从反面进行创新,让嫌疑人“不用扬鞭自奋蹄”,同时也使刑讯彰显出人性化与智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郜建和 《魅力中国》2011,(9):218-219
随着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沉默权已经成为法学界、司法界、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刑事诉讼法研究的热点。因此,确立沉默权制度、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十分迫切而必要。本文对此做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刑讯逼供行为的屡禁不止,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危害。能否有效地遏制刑讯逼供行为,成为影响我国刑事司法文明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就如何遏制刑讯逼供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刑讯逼供是一种古老的、野蛮的审讯方法,也是刑事司法实践中一项屡禁不止的顽症。我国《刑法》第247条对刑讯逼供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43条明文规定禁止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得口供。然而,刑讯逼供在  相似文献   

14.
简析沉默权     
陈昌玲 《中国经贸》2010,(10):103-103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本文拟从沉默权的概念内容入手,对沉默权的价值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近期,有关刑讯逼供案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读罢不禁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一个强烈的念头油然而生:应该选择几个典型案例,对刑讯逼供与公民的权利问题进行一次认真探讨。这不仅因为刑讯逼供者心狠手毒,惨无人道,严重侵犯公民权利,肆意践踏国家法...  相似文献   

16.
刑讯逼供是一种古老的、野蛮的审讯方法.也是刑事司法实践中一项屡禁不止的顽症。我国《刑法》第247条对刑讯逼供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43条明文规定禁止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得口供。然而,刑讯逼供在司法实践中却长期存在。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善这一状况已成为刑事诉讼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乃至世界上大多数重视保障人权的国家始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提出解决的立法对策.对于抑制刑讯逼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瑶 《发展》2014,(4):80-82
正长期以来,刑讯逼供现象一直存在于案件侦办、特别是刑事案件侦办过程之中。它像一颗"毒瘤",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影响了司法公正,损害了法律权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强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一、刑讯逼供的构成要件(一)刑讯逼供的概念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就本质而言,刑讯逼供不是一般的工作失误,而是一种为  相似文献   

18.
李小银 《魅力中国》2009,(31):84-85
刑事诉讼民主化、科学化已是世界性潮流,保障被追诉者的诉讼权利是其中的内容之一,被追诉者的沉默权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关注。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每个公民都拥有法律赋予的保护自己权利的资格和能力,每个公民都可以运用这种资格和能力与侵犯或剥夺其权利的人进行理性的、文明的抗争。从沉默权设立的理论依据、核心意义和动力机制,分析沉默权在我国适用问题的探讨及我国赋予公民沉默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宁松 《理论观察》2004,1(3):46-48
在倡导司法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主张我国应当引入西方的沉默权制度.尽管沉默权是现代西方民主的一项标志,但是笔者认为沉默权制度不适合我国,并从举证责任等角度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9月4日晚,应邀前往英国大使馆参加了大使先生为英国总检察长戈德·史密斯勋爵一行访华举行的一个工作餐。在与史密斯勋爵交谈的时候,他向中国同仁介绍了英国在防止警察刑讯逼供方面的一些最新做法。在英国,虽然法律早就严禁刑讯逼供,刑讯逼供构成犯罪,并且规定了刑讯逼供获得的证据不能在法庭上使用,但实践中警察使用暴力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而且只要刑讯逼供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你就很难证明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