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制造”凭借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2007年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中国制造”危机却令中国企业频频陷入尴尬境地。中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质量管理创新刻不容缓。文章阐述了“中国制造”危机的前因后果.分析了中国企业质量管理问题对“中国制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以质量管理创新解决中国企业质量管理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体经济》2009,(1):25-25
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制造”未能幸免于难。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制造”该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在电视上看了一个“20%左右的温州中小企业关门”的专题节目,看后我几乎彻夜难眠。这方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中国民企磅礴崛起的热土,如今所发生的重重危机其实深刻地折射了中国制造的危机,温州制造危机的缩影正是中国制造危机的真相端倪。  相似文献   

4.
杨眉 《中国高新区》2009,(2):124-124
在刚落下帷幕的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贵州展团首日就签下了近1.8亿元的设备采购合同,占整个工博会签约总额的10%,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生产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时,来自“贵阳制造”的大单让人们突然意识到,御冬要穿防寒衣,与其消极应对,不如把危机变成企业的“成人礼”。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12,(13):42-43
由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再到欧债危机,美欧发达经济体相继陷入泥潭。尤其是去年开始的欧债危机,并没有在人们的预期内得到有效的缓解。全球经济动荡,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宁波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诸多发展的瓶颈。在严寒中,以灵活多变著称、善于在困境中逆势飞扬的宁波民营企业,以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谋求发展,“宁波制造”开始显现其卓尔不群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危机”的原因,对我国的技术标准化提出了国际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戴志强 《中国经贸》2007,(11):36-37
目前,一股拿中国制造“说事”的“浪潮”席卷“全球”。一时间,中国制造甚至被一些国家和媒体恶意地“妖魔化”。涉及产品种类之多,蔓延全球范围之广都可谓是空前的。面对这一场中国制造产品风波,国人无论是愤怒于别国的歪曲、捏造、放大瑕疵,还是悔恨于本身确有的弊端,若是停留在“正名”、“反驳”、“自责”的就事论事层面未免显得过于肤浅、简单;若能从危机中洞悉契机,化外部压力为重塑中国制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制造”固有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被削弱,中国企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是国内产业走出困境、实现二次创业并再创“中国奇迹”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面临诸多难题。破解“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难题,需要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强化市场机制功能和优化政府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2011年,温州民企“债务危机”、中小企业“用工荒”、融资难等问题引发的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之忧”甚嚣尘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一再提醒,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已经成为导致中国产业“空心化”潜在风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因势利导,应对得当,在危机和困难中抓住发展和调整的机遇,就能化不利为有利。在当前危机下,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有两条.一条就是扩大内需,另外一条就是加速“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中国创新能力,真正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1.
基于渠道沟通视角的“中国制造”危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7年中国制造在国外连续发生市场危机后,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更给中国制造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生存和竞争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为基础,在“市场营销价值传递系统”概念模型下,从渠道沟通角度对中国制造危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仅仅根据渠道沟通质量对企业发生危机与否进行判别的准确率达到56.63%。指出,加强渠道建设和渠道控制对中国企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毅  涂晓敏 《中国经贸》2010,(10):146-146
我国经济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走出了衰退,成功“保8”。在走向复苏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潜藏着危机。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得出了我国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和失业选择的困境,提出了应对潜在危机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应《凤凰卫视》编导杨婷婷女士邀请,有幸参加了《一虎一席谈.中国制造走遍世界是喜是忧》的话题谈论。声音各异,至于好与坏.通过这次“产品信誉危机”之争.谈一点我个人的感想和看法。是否中国制造遭遇信誉危机抑或被妖魔化.我们必须基于这样的事实判断.才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不是说先把中国问题产品排除和承认被妖魔化。我认为认清中国制造问题本身需要从两个方面审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我国就业领域结构性矛盾愈发明显,“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依然严重,而中国当下面临的“未富先老”的问题正遭受热议。一些加工制造企业既面临着工资快速增长的压力,也面临着技术工人难招的困境。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劳动者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高素质劳动力短缺问题尚未改观。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加工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新财经》2011,(12):111-111
2011年,全球经济因多重不确定因素明显放缓了复苏的步伐,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挑战。面对美元贬值、欧债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中国经济自身如何直面转型挑战,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当前最紧迫的是我们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一连12起“富士康跳楼门”事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笼罩在富士康上方的阴云始终无法散去。台湾首富郭台铭创办的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制造商,也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富土康的跳楼门,凸显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为此,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接受了笔者访谈。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中国经济快讯》2007,(42):11-11
“其实经济里头.特别是金融系统,不断地出现大大小小的危机或者困境,才是常态,不出问题才是不太正常的状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月30日在出席“2007清华管理全球论坛”时称,最近5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一直不错,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做好应对金融风险的准备,以更理性的态度采维护金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春夏之交,一场初露端倪于美国市场的次级贷款风暴,让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近几年来从未遇到的困境。虽然众多经济学家坚信,这场风暴目前尚不会酿成危机,对中国国内金融市场造成的直接冲击影响有限,但由于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效应,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无疑将考验加装资本管制等“防火墙”的中国金融。  相似文献   

19.
金错刀 《中国西部》2009,(10):17-17
故事很简单,教训很深刻,社会化媒体制造的品牌危机——在全球、在中国屡有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关于用户体验,北欧航空公司(SAS)前任CEO卡尔森深有体会,所以写了本畅销书《MOT关键时刻》,“关键时刻”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加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创业板的推出,给中国经济所带来首先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中国制造”想要完成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没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对外贸依赖度超过了80%的国家,对于一个外贸总额已位居全球第二,并将在2010年前问鼎全球第一的国家,这种嬗变可说是生死攸关。然而作为中国最重要资本市场的中国股市,却偏偏缺少了这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