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导航劳动部调整工资分配调控重点人人劳动部了解到,1998年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将从限制工资过快增长,转移到保障最低工资,保障工资合理增长。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力度即工资分配自我约束机制明显增强,工资过快增长的问题将不再突出,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用人单位有意压低工资的新问题。为此,劳动部调整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从限制工资过快增长逐步到保障最低工资和保障工资合理增长,即主要转到保障职工的利益,避免出现压低工资等损害劳动者利益的问题上,将加快建立以工资指…  相似文献   

2.
《天津经济》2008,(1):5-6
老总年薪涨了,普通员工工资也要适度上涨。杭州准备把职工工资增长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考核内容.经营者收入增长要和职工收入增长挂钩.确保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李鹏 《改革与开放》2008,(12):35-36
在刚刚结束的由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网联合开展的“中国职工十大期待”调查中.20个备选“期待”中,“实现协商涨工资.工资年年涨.要赶超过物价增长”拔得头筹.83%参与投票的网友都选择了这个选项。由此可见,老百姓当前对工资增长问题极度关心,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我国目前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没有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相比还有差距,离老百姓的心理预期还有一定距离。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工资分配领域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4.
胡放之 《科学决策》2009,(12):39-48
报告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北省企业职工劳动报酬的决定机制以及工资增长情况作了理论分析。报告认为,湖北省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总体在增长,但初次分配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较低。报告建议应针对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过低的问题,加强政府的监控指导,提高职工的参与程度,应通过对工资集体协商的推进来完善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决定机制。  相似文献   

5.
宁波企业职工工资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但是在企业工资分配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消费品价格指数偏高与企业普通职工的工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矛盾突出,成为被普遍关注的民生话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促进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6.
郭爱英  董晓宏  韩淼 《特区经济》2010,(10):179-181
本文应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针对河北省民营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展开调查和分析,旨在描述河北省民营企业近15年的职工工资变化规律,发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影响民营企业职工工资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构建适应河北省发展需求的科学合理的民营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赵鑫 《理论观察》2014,(12):9-10
从马克思的劳动商品价值以及工资理论入手,对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公积金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分配形式应当体现其公平性,这样才能实践劳动商品价值和工资理论的相关论述,才能在社会主义的分配体系中体现公平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十分明显,要求增加工资的呼声不断高涨,但有人担心涨工资可能会导致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下降,进而会影响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本文实证分析工资变动对我国服务贸易、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以期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从长期看,工资增长有利于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从短期情况看出,一方面,工资增长对我国服务贸易与一般贸易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不久,这种冲击会转变为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工资增长对我国加工贸易有正面影响,但其正面影响会逐渐减小,并转化为微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往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八面来风     
南京试行职工工资协商制最近 ,南京市劳动局发布了《企业工资协商试行办法》。这一办法要求依据政府颁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 ,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工资适度增长等原则下 ,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职工工资水平 ;职工的奖金、津贴、补贴等待遇标准 ;职工工资发放时间和支付办法 ;职工保险、福利方面的待遇标准 ;企业公益金的使用和劳动分红的办法等方面的内容 ,进行广泛协商。协商要求可由双方的任何一方提出 ,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对方接到通知后要认真研究 ,并在15日内作出答复 ,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协商。双…  相似文献   

11.
外需与内需拉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导向政策数十年不变、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以及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影响。该文针对外需与内需拉动失衡的现象与原因,提出以下矫正二者失衡的路径: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实行稳步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外贸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适度的外需拉动力;从分配源头入手,积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推进公共消费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管理中,因受到体制与理念影响依然存在分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针对实际存在的工资管理问题,从职工利益、监督机制、公开性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实践研究,为企业工资分配的合理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邵宇 《中国经贸》2010,(14):96-97
本文以人民银行577户景气监测企业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10年来的企业工资的增长规律,以及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工资增长与全员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基本观点:企业工资增幅低于ODP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工资总额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和影响总体较小;今年以来小型企业工资增速明显快干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导致小型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和经营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14.
胡小侠 《改革与战略》2013,(11):33-36,90
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基于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收入分配差距是否对经济增长有害的讨论以及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上。文章分别从这两方面对该领域的核心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已有文献进行简评,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     
■大连发布200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近日,从大连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为了在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指导企业在发展生产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共决增加职工的工资,日前发布了200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企业工资分配监管调控工作要求,综合考  相似文献   

16.
浅议市场分割与工资水平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工资越来越感到困惑:现有的工资水平是否与改革开放、与GDP增长相适应?现行的工资结构是否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特征?现有的工资制度是否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物?为什么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其实,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可以归咎到一点:即我国工资水平到底由什么来决定.  相似文献   

17.
徐晓红 《特区经济》2009,(12):282-284
本文描述了制造业劳动力工资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事实,认为过低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存在诸多弊端,工资的适度上涨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还发现,制造业劳动力工资上涨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8.
路征 《珠江经济》2008,(1):56-63
本文通过对地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珠三角收入分配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十分明显,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短期内不存在统计上的相关关系,但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仍有消极影响。并提出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政府可以从该机制中找寻可供调控的变量,从宏观层面制定出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正在扩大,并且已经对于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和制约。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占比偏低。按照国际经验和目前劳动力工资的实际情况,上海通过调整最低工资改善收入分配关系,甚至试图借此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但是实证分析表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能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也无法使基尼系数出现下降的拐点;而只有通过调整高收入户收入增长过快以及收入增长过程中的分配不公问题,基尼系数会出现下降的拐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尽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缓解劳资关系,但是一味提高则可对于劳动者就业等产生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上海收入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和重点是分配不公,而不是急于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企业收入所占比例和政府收入所占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国民收入分配的失衡更加剧了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这样就阻碍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从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现状;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公平分配机制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