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染色设备     
《中国纺织》2004,(12):154-156
从染色设备发展看,各类染色设备已广泛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变频(伺服)技术,在整个染色加工过程中各项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控制或显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间歇式染色设备的中央控制,实现染色车间管理与生产过程的现代化.特别注重染色设备效能,染色工艺进一步的优化,注重染色加工过程中节能、环保.展出的染色设备充分体现了高效、经济与生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ERIOFAST锦纶用活性染料和CIBACRON-12,型棉用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根据染料的染色性能,在染色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染液pH值、染液温度、升温降温速率、盐用量、碱用量等,确定出最佳的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助剂TS对特深型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助剂TS用量的变化以及加入助剂TS时染色工艺的改变,来研究助剂TS对活性染料性能(固色率、色光、色牢度)的影响,以求得助剂TS对活性染料染色时存在缺陷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豆纤维为对象,通过对其染色性能的研究,找出适合大豆纤维染色的染料和工艺。  相似文献   

5.
《中国纺织》2008,(3):122-122
山西彩佳印染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围绕服装企业急需,研制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他们在国内首家研制开发的“活性染料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彻底解决了灯芯绒织物及全棉厚重织物透芯连续染色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涤纶低弹丝(DTY)的染色均匀性是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与评价企业自身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影响涤纶DTY的染色均匀性的各种工艺方法与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能为企业革新工艺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提高我国涤纶DTY的产品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涤纶蕾丝的染色。涤纶分散染料的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法、热熔法。通过实验可以得知pH值为5时是分散染料染色的最佳pH值,热熔法温度在180—210℃之间,时间为1—2mi n。当染料浓度相同时,高温高压法上染率比热熔法上染率高,并且手感好。  相似文献   

8.
海澜集团和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承担的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近日通过验收和鉴定。这种全新的植物染料的出现将使纺织企业染色时使用化学染料产生的污染得到改观。该项目致力于从源头上消除纺织品染色对环境的污染,为羊毛染整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孙彩艳 《中国纺织》2014,(2):126-128
本文针对影响涤纶DTY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了改进涤纶POY生产工艺中的温度调节,含油率,卷装等指标,同时对DTY产品易出现的条干不匀、染色不匀等问题给出了改善意见。结果表明,在改进了POY的数个生产工艺指标后,后道工序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对改善DTY产品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据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王立年介绍,公司应用高科技的新型纤维、新型整理剂实现了产品风格多样化、功能化,并进一步在新花型、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加以研究和推广。公司采用羊毛低温染色工艺和增升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腈纶织物柔软整理正由传统的手感改良向功能化、仿动物毛感方向发展。本文研究了柔软剂BT在腈纶绒线上的工艺条件,并从柔软剂BT的性能测试、柔软剂用量、温度影响、时间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柔软剂BT柔软效果好,绒线柔软丰满、毛感强、而且耐洗、抗静电,并且不影响染色色光。  相似文献   

12.
三气纶与锦纶1、氨纶的发展及染色氨纶即弹性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elas-ticf山re)有两个品种:一是由芳基二异氰酸酯(硬段)与羟基聚酯(软段)嵌段共聚,称为聚酯型氨纶,于1961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二是由劳基二异氰酸酯与羟基聚醚嵌段共聚,称为聚醚型氨纶,于1959年实  相似文献   

13.
半精纺纱线工艺是纺纱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半精纺纱工艺。本文将按照生产实践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色差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优化控制措施,以便于更好地避免染色疵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棉织物先酶后染整理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纯棉织物经过生物酶整理,可以:1)去除织物表面绒毛;2)减少起毛起球趋势,改善织物的亲水性;3)改善织物手感,使之光洁柔软、滑糯;4)改善织物悬垂性;5)改善织物对染料的亲和性、得色量、均匀性和光泽。处理的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性,在现在环境形势极度恶化的情况下,使用纺织专用酶进行生产的厂家越来越多,工序的排列也不同,我们在试验和生产过程中发现酶整理在工艺流程中的排列先后,对最终的整理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先酶后染工艺流程更为合理,可有效地提高染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前言活性染料是当今纤维素纤维纺织品最重要的染色用染料,而活性染料的连续轧染则是最重要的染色工艺之一。但是,织物浸轧染液后都需要进行中间烘干,以利于后续汽蒸,或焙烘固色时提高加工速度和减少染料水解,获得高的固色率和色牢度。但中间烘干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烘干时染料容易发生泳移,产生色差和降低色牢度,染色重现性也变差;并且湿织物烘干时蒸发水分要消耗大量能源;此外,烘干使织物上水分先蒸发掉。  相似文献   

16.
纺织染整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染整工艺与设备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染整工艺技术与设备性能在不断提高,染整工艺与设备也由传统式染色方法正在向高效、节能减排、环保三方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日,岱银集团的两项科技成果“牛仔面料涂料环保染色工艺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和“抗菌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开发”项目通过了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等九位国内知名纺织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两项成果给于了高度评价,认为分别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用活性红和活性藏青对棉织物进行无盐染色,考察了预烘温度、预烘时间、汽蒸时间、固色碱剂CJ-R浓度和皂液浓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无盐染色工艺能达到传统染色工艺的效果,甚至更优。最重要的是该工艺不添加无机盐,在解决活性染料染色中盐污染问题的同时,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了茶多酚对真丝的染色工艺,探讨了相关工艺参数,确定染色的pH值为5,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60min时效果较好。为天然染料的应用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上月,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发布了其获染色技术工艺奖的纤维MOOO〉^TM可染丙纶。其色彩鲜艳及超轻的面料纤维将致力于协助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生产商推出更多能激发世界潮流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