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尤其是观念也会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现在问题在于;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观念如何发生变革,哪些观念必须变更;哪些观念要赋于新的内涵;哪些观念将在实践中被创造出来,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本文试图就几个重要的观念,探讨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毛金华 《经济师》1993,(3):26-2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营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建立全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势将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关于二者能够结合的问题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仅从市场经济是中性范畴来判断二者的结合是不够的,它没有从更深层次上解决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什么能够和为什么必须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在本质要求方面存在诸多一致性方面来探讨二者是能够而且必须有机结合的。这一问题的解决无疑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改革与经济市场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仁耀 《财经研究》2002,28(11):42-48
文章首先探讨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如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正式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市属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离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尚需作艰苦的努力。我市在全国如何率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一个需认真研究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课题。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汪祥春,王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如何配置资源?怎样才算资源最优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达...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晖 《经济问题》2006,(3):78-80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历程以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目前我们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志林 《经济师》1993,(9):32-33
<正>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突破,而且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者和实践者们开阔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但是,无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措施如何完善,如何周密,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一个亟待人们去研究、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夏礼谋 《发展研究》1995,(10):39-40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福建省山区水产业发展来说,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笔者结合本省水产业发展实际,拟对山区水产业发展如何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予以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水产业提出了“合理利用资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但十四大政治报告在具体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全在一起时,也还只是讲了,“在所有制结构上”、“在分配制度上”和“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表现出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迫切要求人们对传统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并随着时代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本文从资本价值论、资本现实论两个方面对资本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及其促进企业家阶层尽早出现的对策探讨吴兴科社会主义的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骨干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目标,既从根本上为企业家阶层的成长成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对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政府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在这一背景之下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不同性质的垄断,正确评价和认识垄断的绩效,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基于此,文章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的绩效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宋力 《发展研究》1996,(2):20-2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战略部署,规划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进各方面改革的主要任务,解决了在实践中提出的许多关键问题。就企业管理来说,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务院领导提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一理论是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更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