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本文从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回顾了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认真分析了环境税经济效应传统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将"经济结构优化效应"和"国际贸易受益效应"引入到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当中,大大拓宽了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研究视角,最后在环境税经济效应创新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从实证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文章建议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西部内陆地区更积极主动地改善投资环境和培育优势产业,从而减少中国式"荷兰病"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沈能 《财经科学》2005,(5):112-119
本文采用Bernand和 Durlarf的时间序列技术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动态模拟了区域内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和累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同时区域内三大地区在系统内相互作用产生了动态联动效应.该地区为其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回顾了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认真分析了环境税经济效应传统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在继承本文作者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技术革新效应"引入到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当中,对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作了再扩展,进一步夯实了环境税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曾刚  耿成轩  翁旻 《技术经济》2021,40(2):56-64
基于区位熵指数描述了2012-2017年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同时,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面板模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利用偏导数矩阵的方法对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当前阶段,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引致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负,起抑制作用;第三,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集聚作用较弱,产业资源错配、缺乏协同共享机制现象明显;第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外商投资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和金融投资对京津冀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田林  吴自强 《技术经济》2020,39(12):155-162
本文基于2000年-2017年北京都市圈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估计方法分析了北京都市圈及都市圈内各圈层的集聚效应。研究表明:(1)总体上看,北京都市圈的人口聚集与经济增长呈现先上升下降的倒U型关系,当前北京都市圈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最优化点;(2)分圈层来看,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在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和紧密圈层中更多的表现为拥挤效应,即对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而在机会圈层中则更多的表现为集聚效应,显著促进产出增长。未来,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和紧密圈层向机会圈层的人口纾解有利于提升北京都市圈整体的发展均衡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1995-2017年的各国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研究金融激励机制在创新引领增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反映了"金融激励机制-技术水平"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发现这种增长效应有时间阶段特征,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显著且为正之后不显著;在创新之初,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挤出的调节效应,而当创新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金融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创新渠道间接推动经济增长,得出了强化"金融激励机制-技术水平"匹配度、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1995-2017年的各国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研究金融激励机制在创新引领增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反映了"金融激励机制-技术水平"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发现这种增长效应有时间阶段特征,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显著且为正之后不显著;在创新之初,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挤出的调节效应,而当创新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金融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创新渠道间接推动经济增长,得出了强化"金融激励机制-技术水平"匹配度、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林小希 《财经科学》2021,(5):89-102
经济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相对集中的现象.绿色经济效率是在现有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下,将能源消耗纳入投入变量并考虑环境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出的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在现有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与经济增长脱钩后经济集聚对低污染、高能效的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完善了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的影响研究.文章构建了在经济集聚的不同阶段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产品产业结构效应和政策环境效应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U"型曲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04-2017年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U"型曲线关系,并通过工具变量对内生性问题做了进一步处理,体现了模型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就业变化的LMDI分解模型,测度了1990--2011年驱动中国海洋产业就业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对海洋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海洋经济与中国国民经济就业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洋产业就业的变化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规模效应为正向驱动力,而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基本上为负向驱动力.因此,应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发挥科技补偿机制,统筹海陆发展,使海洋产业更有效地吸纳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王华 《经济研究导刊》2009,(17):154-155,158
随着奥运经济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体育产业在一国经济中发挥越来越要的作用,奥运经济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已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方法,以“后奥运”时期为文章的背景和切入点,为北京奥运会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旅游的机遇、资源优势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奥运将近,北京如何利用奥运大力发展旅游值得世人关注。本文在回顾奥运旅游对历届举办城市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奥运旅游是北京绝好的发展机会,进而提出北京奥运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且将直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巨大发展。奥运会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加速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培育中国体育产品知名品牌,提高科技含量,加大对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才能使奥运对我国体育产业带来的机遇最大化地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定量分析了重大国际展会的经济社会影响力。首先,将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进行横向比较,提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较全面和系统的评价模型,评估?其经济社会影响力。然后,将上海世博会与历届世博会进行纵向比较,构建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其影响力。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可推广应用于重大国际展会的经济社会影响力评估。  相似文献   

15.
环保投资是近年来人们谈论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北京的环保问题由于奥运的举办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功绩,实现了绿色奥运的目标。但奥运会结束后,北京能否成为绿色北京,北京的环保投资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绿色奥运为北京的环保投资带来何种启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问题。文章尝试提出作者的一己之见,与各位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北京2008年奥运会给了我国体育休闲产业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会,促进体育休闲产业化发展,文章主要对体育休闲娱乐产业进行经济学价值分析,以"产业化"为出发点,研究体育休闲娱乐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笔者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为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化发展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产业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产业关联理论和奥运产业关联理论作了简要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奥运会对其周边产业的关联效应,主要包括奥运会对体育业、旅游业、文化业、金融业的关联效应。并对奥运会的产业关联度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不应该只注重奥运会的直接关联效应,还要充分考虑其完全关联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奥运创意经济引领创意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根本上看,奥运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奥运创意经济是以创意为核心,以体验为基础,以注意力为目标的文化产业,是依托当代高科技和传播媒介的文化实践方式。奥运本身是一个机遇,会给创意产业带来发展,最终给城市带来效应。基于我国创意城市发展的低水平,当前重要的是要抓住北京奥运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奥运创意经济,促进我国创意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旅游业效应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浩  陆林 《经济地理》2003,23(6):844-848,853
分析了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将给旅游业带来的期间效应、长期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并对其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北京和上海应该借鉴2000年悉尼奥运会等活动的成功经验,延长事前效应和后续效应,以增强奥运会和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ims to asses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1998 Nagano Winter Olympic Games on various economic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in Nagano Prefecture. One‐shot and large‐size events, such as the Olympic Games, are expected to boost the local economy and create jobs, thus leading to lower unemployment. In addition, the tightening of the local labor market eventually raises wages. Using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ology, we build counterfactual dynamics of various economic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for Nagano Prefecture, and then compare these outcomes with the actual data for these variables. This allows us to determine how the local economic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in Nagano Prefecture would have been different had the 1998 Olympic Games not been held t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