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8日,第十三期《中国企业家》杂志"两会沙龙":"通胀时期的增长之道"在北京长安俱乐部举行。自"两会沙龙"1999年举办以来,这是第二次探讨通胀问题。上一次是在2004年,彼时,郭广昌、王林祥两位刚刚投身重型化的企业家对于由通胀引发的行政性"宏观调控"表示了深切忧虑,会议气氛略显凝重。  相似文献   

2.
海外资讯     
《人力资源》2015,(7):9
美国:工资增长让美联储考虑加息美联储主席耶伦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劳动力市场疲软因素逐步消退,通胀将会在美国抬头。工资增长是美联储衡量通胀水平和考虑加息的重要因素。如果工资增速开始加快,通胀水平将会提速。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14年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从去年1月份的6.6%降至今年2月份的5.5%。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就业市场保持目前的改善速度,美国的工资水平不久将提高。  相似文献   

3.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上涨4.9%。中国已进入了依靠连续加息以抑制通胀的通道,且趋势明显。但这是在做正确的事吗?本文认为:以"双率"为主导的政策手段作为调节通胀的工具,一定会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4.
诸多条件和数据的指向是:2011年全年CPI不太可能超过4%,呈前高后低的趋势,通胀拐点大约会在年中出现。2011年的通货膨胀引人关注,有言中国的通胀将威胁世界者,有言食品及房价飞涨将威胁民生者,有言通胀调控是2011年的重中之重者。但我认为,诸多条件和数据的指向是:2011年全年CPI不太可能超过4%,呈前高后低的趋势,通胀拐点大约会在年中出现,通货膨胀虽值得警惕但无失控风险,过度渲染通胀威胁无甚必要。  相似文献   

5.
CE:近期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显示,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可达7.9%,东亚地区2012年的经济表现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慢的影响.你怎么看2013年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因素? 罗伯特·佐利克:我认为中国已经完成了经济"软着陆",我在2012年的时候担心通货膨胀,因为传统意义上来讲通货膨胀是非常大的扰乱因素."十八大"以后,我看到中国对通货膨胀的管理和控制,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各方已经完成了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同样我也看到一些新的具体政策出台,所以在2013年,相信中国经济还会有适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善用通胀的积极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经济明显复苏,世界经济也有向好迹象,可与此同时,通胀预期开始抬头。有媒体甚至发表文章提出,防通胀应成为2010年的重要政策取向。笔者认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中国即使出现通货膨胀,也将是比较温和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善用其积极的一面,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而不宜过高地估计通胀的负面影响,更不能因此而干扰调结构、保增长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导刊》2011,(6):20-21
从目前来看,通胀仍在上行,但还不至于"失控",而货币政策收紧仍然十分必要。 今年以来,通胀压力持续上升。而随着4月5.3%的CPI等经济数据出炉,市场又开始担心经济增长是不是会往下调?而且央行已5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加息,货币政策未来到底怎么走?让我们来听听几位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长期增长的路径、周期的波长和波幅、扩张期和收缩期的长度以及失业和通胀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我国当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可以认为,2007年的中国经济已经过热,并运行到了本轮周期的波峰;2008年将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但物价水平还会持续上升.本轮收缩阶段的时间不会很长,有可能在2009年进入本轮周期的谷底.同时,经济收缩的幅度也将有限.有可能保持在8%或8.5%以上.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适时、适度的经济政策调控.只有科学地把握经济政策的走向和力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频 《上海房地》2013,(7):60-60
2013年5月13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在里昂证券2013年中国投资论坛上表示,内地的楼市调控政策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预料政府会在年底前放松楼市调控。李稻葵认为,  相似文献   

10.
赵晓 《中外管理》2014,(6):26-26
在新推出的"微刺激"举措下,真正重要的"调结构"正悄然沦为政策附属品。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类扛着"稳增长、调结构"大旗的"微刺激"举措密集出台。这些政策的效果会怎样?我是不太看好。"微刺激"的软肋大家对中国经济走下坡路的原因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乐观派认为,  相似文献   

11.
王思宁 《英才》2013,(1):137-138
关注领域: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房地产"201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复苏,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在政策的助力下,已经在转型。相信未来五年、十年中国的经济仍会有一个很好的增长。"战龙对《英才》记者表达了对2013年甚至更远期的中国经济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激活民间投资的难点及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投资的高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投资率从1992年的36.6%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43.5%,已远高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到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的经济工作目标是"保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而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已有明显转向.从通货膨胀目标制政策的国际经验来看,尽管通货膨胀目标制因种种条件与障碍所限,目前无法在我国真正实施,但其框架思路与调控方法对于我国央行短期控制通胀、长期扭转货币...  相似文献   

14.
观点快递     
■不能等到通胀来了再治“胀”樊纲提醒政府未雨绸缪关于我国经济走势,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仍未走出通缩的阴影,现在谈通胀为时过早,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却认为,我国经济已经朝着过热的方向发展,投资还在加剧,政府必须及早关注、提前调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GDP增长速度加快,今年一季度达到9.9%。受SARS影响,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1%。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将会发现:经济增长低于8%的话,就会出现通缩;高于9%的话,就会出现通胀;如果超过了10%,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经济过热的迹象主要表现为投资和出…  相似文献   

15.
钟伟 《英才》2012,(11):31
在当下A股制造一场廉价牛市,总比6000点时让中石油的48块套牢股民一万年要理性和仁慈些。转眼2012即将过去。人总是活在当下,很少去关注中长期问题,所谓涸辙犹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在无力感下习惯性地顺受了。2012年中国GDP增长约7.7%,通胀约2.9%;其中第三季度增长最差,通胀在7月见底。四季度增长和通胀将双双向上。这是一个怀念过去十年不凡成就的平淡年份。2013年会更好吗?我们对目前国际组织和机构已有的预  相似文献   

16.
璐瑜 《英才》2013,(2):104-105
"在客户面前,永远是我最愉快的时候。"作为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裁,虽然辛劳忙碌,但郭鑫欣然品尝这份工作带来的幸福。"其实我们这个行业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行业的报春鸟",郭鑫直言。"虽然工作压力非常大,但若能拿出新思路、新理论、新解决方案,真正为客户排忧解难,客户会非常兴奋。那时候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相似文献   

17.
, 《中国新时代》2013,(2):18-18
德国经济部1月16日公布的年度报告指出,大多数德国出口商表示今年的对外贸易将拖累经济,甚至出现萎缩,原因是欧债危机下邻国需求状况继续缩水。经济部将2013年经济增速预期自1.0%下调至0.4%,但表示经济增速将在2014年加速至1.6%。对于2013年通胀水平,经济部给出的预期是年增1.8%,同时对失业率的预期是7.0%,  相似文献   

18.
孟德阳 《英才》2013,(2):54-56
2013年被认为是房地产行业进入下一个十年的路口,开发商们即使无"远虑",却难以消"近忧"。1月14日,保利地产(600048.SH,以下简称保利)率先发布2012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其各项财务指标均同比有所增长,其中,签约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9%至1017亿元,成为"千亿俱乐部"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9.
走势判断:今年资本市场不会是熊市,主要还是一个平衡市,没有太好或者太坏的情况出现。我们认为下半年影响A股市场的因素首先就是通胀形势。高通胀水平会将经济增长的基础破坏掉,要维持高增长就比较困难,最后就必然陷入到滞涨中,这是对经济很大的一个威胁,自然对股市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当前,人们的通胀预期比前一段时间更为强烈了,因此资本市场才会这样持续下跌。  相似文献   

20.
资讯     
《经营者》2007,(13):8-8,10
<正>最忧虑:赁币政策将进一步紧缩6月12日,统计局发布的5月CPI同比增长3.4%的数据,备受市场关注。通胀预期上升,加上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不断积累的困扰,进一步的紧缩政策、特别是再次提高利率的概率加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中央银行仍然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台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