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鱼米之乡"安徽当涂,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构建特色乡村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开展"美好乡村"建设行动,提出用8年时间,将全县农村打造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和谐魅力乡村. 自2012年3月份全面启动以来,不到一年时间,一幢幢崭新的徽派乡村,如同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镶嵌在皖江岸边……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成功打响了江宁美丽乡村品牌。回顾几年时间发展历程,美丽乡村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2011年-2012年以金花村建设为重点,探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以示范区和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全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以"千百工程"为载体,"五位一体"深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一、强化顶层设计,精心谋划美丽乡村建设蓝图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市于2014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每年评定15个左右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4年以来,共累计评定市级示范村45个,示范村作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在乡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文培育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引领并带动了面上工作。一、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背景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制定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  相似文献   

4.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旅游方式,"一田一墅"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融合了特色生态旅游和高品质住宿的特点,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一田一墅"溧阳市塘马村项目建设为例,分析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构建生态、和谐、文明的乡村,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建设发展的总要求。在互联网的普及下,作为重要抓手的数字乡村建设正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成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结合点。文章以数字乡村建设为背景,加快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提出建议,以期助力乡村振兴,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协同发展,探索数字乡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湖北嘉鱼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四化同步"为抓手,深入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着力建设"富裕乡村、美丽乡村、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有力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建设"产业发展、生活殷实"的富裕乡村"三农"发展,产业先行。近年来,嘉鱼县瞄准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目标,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7.
正绿色发展是乡村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巩固和践行。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将环保意识作为出发点和目标贯穿于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厘清绿色乡村发展新理念、新业态,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乡村》一书,经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9年6月出版。该书旨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绿色乡村建设,依托绿色设计新理念服务乡村振兴。全书共13个章节。其中,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时代发展的语境下,我国乡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与城市建设相比,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当前,在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美丽乡村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美丽乡村内涵丰富,不仅要求农村的外在和客观层面美丽,还对人居环境、文明风尚、乡村生态、经济收入等内在层面有具体的要求,其本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平衡发展,是发展的一种新势态、新理念,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以《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17年省委和省政府部署"万村景区化"建设、打造"诗画浙江"为标志,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进入了升级发展新阶段。从临安实际情况看,美丽乡村建设经历了村庄整治、"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一廊十线百路千里"精品线建设三个阶段后,如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成为一  相似文献   

10.
正驻村前,王勇任福建林业厅防检局主任科员,空军勤务学院后勤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2014年4月,王勇受省组织部安排,下派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三年。王勇按照省派干部驻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小康业绩、维护和谐稳定、建设美丽乡村、服务农民群众"五大主要工作任务要求,坚持以村为家,扎根乡村搞建设,在帮助农民脱贫解困  相似文献   

11.
《上海农村经济》2014,(2):F0003-F0003
<正>几年来,黄桥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在家庭农场方面创新机农结合模式,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拓展为民服务功能,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以"八个一"为载体求实效,美丽乡村建设以"星级示范村埭"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环境更加优化,家园更加美丽,习惯更加良好,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村"三个文明"的和谐发展。今天,走进黄桥,映入视野的是一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实现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质,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四化同步"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即将推进农村"两基"项目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起点,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聚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突出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等重点任务全域推进.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补齐全市农村"两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农发行...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招远市按照"全域化规划引领、一体化示范建设、产业化经济支撑、长效化机制保障"的思路,创新完善建设机制、发展机制和推进机制三项机制,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特色生态文明乡村发展之路。健全"全域规划、分类实施"的建设机制。按照"全域行动、整体规划、示范带动、分类实施"的建设原则,招远市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团队编制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及  相似文献   

15.
微天下     
正【乡村是和谐社会的模板,保存着和谐的基因】朱启臻城市是城市,乡村是乡村。城市建围墙是典型的乡村思维,不拆围墙不可能建设现代城市。用城市建设思维建设乡村则导致了乡村的破坏。我一直认为,乡村是和谐社会的模板,保存着和谐的基因。把乡村建设好了,社会和谐才有基础。和谐村风是一幅美丽图画。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治理模式日趋完善,农村参与主体也由"单一模式"发展为复合式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因此,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要进行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一、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的提出背景和现实价值"美好型"乡村治理是安徽省在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号召下,走发展安徽特色新型农村建设道路的重大举措。(一)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的科学内涵什么是"美好型"乡村?其科学内涵在《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中阐述为"三美"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瓦解了建立在血缘与地缘基础上的传统乡村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和城乡关系理论为建设新时代新型乡村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分析了乡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梳理了乡村共同体的历史脉络,明确了乡村振兴与乡村共同体的内在关系,系统构建了政治上公平正义、经济上互惠高效、文化上兼收并蓄、生态上和谐美丽、社会上安全幸福的"五位一体"乡村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南京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全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统筹为要,一体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先导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明确功能分区。将6582平方公里市域空间划分为三类功能区,增进优先提升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重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中心议题,为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下简称《行动方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专项化、系统化、目标化的有效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以实现新时代下城乡统筹发展、"三生"协同发展,"三农"和谐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办法,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法治保障,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美丽。一是发挥法治前置预警作用。茅山镇实施乡村振兴方案之前,将后续可能发生的情况甚至矛盾纠纷先考虑到,再制定好针对性措施。二是打造乡村治理"三治"格局。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着力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全覆盖。形成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大会决策、村委会落实执行、村务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