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李连棒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俩,上面写着“敬天爱人”.他喜欢佛学,最近一直在学习稻盛和夫的课程.更是把《活法》一书奉为圭臬。他说,稻盛和夫把佛教史化和商业思想很好地结合存一起了。  相似文献   

2.
《中外管理》2011,(11):130-130
对今天一些年轻人的浮躁和做事、说话的态度,马云表示理解,因为“我们都这么年轻过”。但是他建议青年员工在浮躁的社会看清自己,平静下来问自己。“1.我有什么,我凭什么;2.我要什么;3.我必须放弃什么。”他也表示,  相似文献   

3.
《干法》告诉我们,“神”是可以被感动的,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用足了,用到了极限,“神”往往就会出来帮忙很荣幸有机会成为《干法》一书最早的中国读者之一。这本书作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新著、《活法》一书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4.
马光远 《中外管理》2011,(11):21-21
民间借贷之于中国,今日已是“谈虎色变”! 不争的事实是,对“中国速度”的贡献远大于银行信贷的民间金融,今年开始变得异常疯狂。一些利率甚至高达180%以上!关键因素在于实体经济萎靡的情况下,整个经济弥漫的浮躁和炒作之风放大了民间借贷的风险,使得民间借贷超越了安全边界,  相似文献   

5.
信义为本     
稻盛和夫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企业家,前几天读完他所著的《活法》,看到贵刊此文,又一次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使得稻盛具有一种强大无比的领袖魅力?正如文中所言,是道、德、仁、义、礼五者合一的"信"!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2007,(23):18-18
与其说在王传福身上看不到大多数本土企业家常有的“技术恐惧症”.不如说王传福及其比亚迪在气质上类似于40年前的稻盛和夫和京瓷。1966年,创业7年的京瓷,从世界各大精密陶瓷业者的竞争中拿到IBM“IC用氯化铝基板”的订单,在自身技术设备尚未达到订单产品高标准的情况下,稻盛和夫带领员工奋战.技术上的突破、创新,来源于执着的信念和努力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刊对本文观点深以为然。对“好企业”而言,最致命的,往往不是规模,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机制,也不是资金,而是寅吃卯粮的“过度发展”怪圈!而本期特稿稻盛和夫的观点,恰不谋而合地从理念和实践两层面对本文给予了佐证。中国企业不可不思!  相似文献   

8.
《中外企业文化》2023,(1):24-29
【编者按】《财富》“世界500强”每年榜单有所变动的特质,呈现“世界500强”动态概念特性,因此“世界500强”排名更具竞争性魅力。本栏目以动态榜单为依据,着重体现这些伟大的公司在其壮大发展中呈现的以下几方面要素:企业使命、企业社会责任担当、战略远景、股东利益体现、企业社会成就、员工福利及个人成长、企业管理风格、企业人才观、企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真实状态及其实践行为,并以上榜企业官方网站原文为内容基础,以译后中文为文字体现,以飨读者。■作为首期栏目呈现,本期特遴选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及其创立的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都陶瓷及KDDI,理由有三:1.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先生离世,谨以此文纪念这位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中最后的谢世者(其他三位是: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技研创始人本田宗一郎、SONY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2.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了两大“世界500强”企业,不仅是业界楷模,其企业文化更是全球商业翘楚。3.稻盛和夫经营哲学通过其创立的“盛和塾”已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1985年稻盛财团基于“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乃人生之最崇高的行为”理念创立的“京都奖”,用以表彰...  相似文献   

9.
读者评刊     
《中外管理》2011,(11):12-12
《企业家的人生沉浮不过“四个如此”》 @中外管理杂志:人生的最大悲剧,是在他人生顿悟之日,也到了无力做事之时,这真是“等到懂事了,却不能做事了”。本刊总编辑杨沛霆建议,要有“反着活”的气概:要努力从现在开始就面对自己的未来而活,给自己一个不留遗憾的喜剧人生!如此“活法”,创业者做事.隋就更易抓住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王岩岩  刘凤霞 《活力》2010,(4):84-84
著名歌唱家韦唯在《爱的奉献》这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社会正是因爱而存在.我们的社会也正是因爱而精彩!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一直秉承着“爱人者,人自爱之”这样一条古训。同时.更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对我们的学生更应该像园丁对待花朵一样.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都能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1.
“行正道者,天下共毁之,不足为耻。天下共誉之,不足为荣。”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重不在哲,而在学,都是最朴实的道理,深得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2.
张久悟 《中外管理》2001,(11):80-81
计划经济死了!重估一切价值!几乎每一位“末位淘汰制”的波及者都成了“惶惶生存者”,“末位淘汰制”就像一只市场经济路上的雪狼.用一双锐利、明亮的眼睛盯住你的后背,让你狂奔不止。在这个时代.“末位淘汰”的巨大压力迫使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规则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如何进行淘汰?  相似文献   

13.
在多数企业,没有经营者会向员工们提出“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问题。而稻盛和夫所思考的”经营哲学”却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孩童时代父母老师所教导的做人的最朴实的原则,例如“要正直,不要骗人,不能撒谎,要善良.要公正.要有勇气,要乐于助人,要公平”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着“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四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之圣”,京陶公司的稻盛和夫就是其中之一。京陶公司创立于1959年,稻盛把企业的目标定为“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幸福”,首先致力于保护员工的福利,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以让员工和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谈起领导者资质,不能不提及以德育人、以德育企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老先生。《领导者的资质》是稻盛和夫在几次报告会上精彩讲话的合集。他的讲稿有几大特色:一是源出实践,真情充溢其间。稻盛和夫一生对工作、事业都倾注了饱满的热情,任何心得都源于实践,且经过千锤百炼,有别于形而上的理论家。二是将复杂问题还原为最基本的人生命题。  相似文献   

16.
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作为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有独到而务实的见解。他用40年时间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是4000多名经营者追随的企业导师,曾出版过10多本介绍企业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的图书。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被誉为“京瓷经营成功的两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7.
靠实业起家的中国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得出做实业太难、资本市场赚钱太容易的结论。于是,中国企业中正形成一股“不求百年基业,但求资产增值”的淘金浪潮。浮躁的社会,浮躁的人,加上浮躁的钱,会轻易断送中国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上海企业家》2006,(1):51-51
6月1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公布了250家劣势企业通过调整、搬迁、歇业等方式.退出原来所在的工业园区。为他人让地。这进退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地荒之下.“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不再是嘴边的原则,上海工业园区开始“精耕细作”.寻求“另类”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9.
吴芸 《江苏企业管理》2003,(12):102-103
稻盛和夫先生是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和第二电信株式会社的创始人。他在日本的地位可与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相媲美,被誉为“经营之圣”。  相似文献   

20.
徐源 《企业世界》2004,(10):30-31
2002年我有幸在南京举办的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上见到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而后又进行了书信往来交流,学习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