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烈 《福建经济》2002,(2):31-32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茶叶流通体制改革,我省茶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我省农村经济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优势产业,据统计,2000年全省茶山1289.13万公亩,产茶12.35万吨,其中红茶0.17万吨,绿茶7.29万吨,乌龙茶4.77万吨,其他茶0.12万吨,共创产值8.96亿元,但近年来,我省茶叶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种茶效益有所下降。如与1999年相比,我省茶山面积虽增加46.86万公亩,总产量增长0.46万吨,但总产值却减少1.18亿元,减幅达15%,出现好茶叶卖不到好价钱,茶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茶业结构不顺、企业管理不善、市场流通不畅等,造成小茶农与大市场,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导致茶叶生产无序竞争、质低滞销,企业生产亏损,茶农毁茶抛荒、茶厂关机停产,处于“由盛转衰,步履蹒跚”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茶叶只是众多农产品中的一种,紫阳只是我省众多茶叶产地之一。自然的禀赋使紫阳茶自唐代即作为贡品而久负盛名,但这个吸纳了全县1/3人口的产业却长期陷入名气渐涨而规模渐衰的怪圈。紫阳茶名盛业衰的现实,指证了一个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普遍问题:优势产品如何做成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3.
清代晋帮茶商与湖南安化茶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晋商是明清商帮中重要一支,其中的茶商以明茶马互市为发端,至清代日渐兴盛,成为国内主要茶叶商帮之一。湖南是著名茶叶产区,晋商在湖南安化采茶、制茶,并将加工后的茶叶运销到西北茶市,实现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促进了国内及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随着茶叶贸易的兴盛,安化当地形成了以茶叶生产、加工及包装一体化的地区生产格局,极大地促进了湖南及安化当地经济的发展,晋帮茶商也因此获利,二者在茶叶贸易中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台湾是我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其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所产制的茶叶包括绿茶、包种茶、乌龙茶及红茶等,其中包种茶、乌龙茶更是闻名世界。早期台湾的茶叶生产主要以红茶、绿茶外销为主,外销量曾占总产量的75%~85%;1980年以后,由于劳动力缺乏,工资上涨等各种因素,台湾茶叶逐渐丧失外销竞争力,转以内销为主。加入WTO后,特别是未来开放祖国大陆茶叶“进口”,台湾茶叶产业将会面临进一步的冲击。1.台湾茶叶产业发展沿革根据史书记载,早在300多年前在台湾便发现有茶树生长,但这些茶树大都是野生茶…  相似文献   

5.
商南县地处秦岭东南麓,位于陕、豫、鄂三省八县结合部。这里本不产茶叶,但是有一个人改写了商南无茶的历史,并将我国茶叶栽培地由南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她,就是2005年“五一”进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商南县茶叶站站长,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69岁的共产党员张淑珍。  相似文献   

6.
随着茶产品消费的日益普及,其需求趋于多元化,市场趋于广阔化,产业链也不断延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北京市拥有独特的位置和文化,虽不是茶叶产地,但仍是我国主要的茶叶消费城市之一,其发展对我国的茶行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经过大量的数据和文献搜集,现从发展现状、发展优势、主要茶叶品牌及探索转型等方面对北京市茶行业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北京人喜欢喝花茶,2003年开始转换成绿茶口味,这个现象不能排除“非典”的影响.接着铁观音受到更多人的喜爱.2005底云南马帮驼普洱茶进北京.掀起普洱茶热。随着茶叶市场产销两旺,北京茶叶店、茶馆猛增。马连道茶业一条街迅速发展壮大,产生了茶产地直销的聚集效应.形成品牌。不仅市场体量加大.周边楼市价格也飞涨。浙江、武夷山等茶产地纷纷接洽推广。八大处公园由于从2002年举办中国园林茶文化节,弘扬茶文化而成为茶业界不可或缺的茶事平台。尤其云南马帮进京抵达八大处,更使其声名远播。2005年10月.云南马帮在北京举行的”希望工程云南普洱茶慈善拍卖“会上,一筒七子饼普洱茶竞拍出了160万元的天价.每克普洱茶价格大大超过了黄金价格。北京张一元、原长厚、吴裕泰等老字号纷纷抢滩市场.老舍茶馆推出五环茶艺宣传奥运。更香、天福等茶业品牌逐步崭露头角。消费市场的态势拉动了茶产地的发展。来自云南茶叶主要生产区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等地的消息,2005年的茶叶收购价格同比上涨了3信.据悉.广东等地的茶叶商贩突然大范围到云南茶叶主产区大量收购茶叶.是当地茶叶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加工原料。常年一级晒青茶每公斤15元左右.2005年最高卖到45元.二级晒青茶从原来的每公斤10元至12元提到30元左右:普洱茶原料产地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乔木毛青春茶.最好品质的卖到了每公斤300元左右。茶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一是名优茶生产迅速发展。全国名优茶年产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两万吨.已增长到去年的20余万吨.约占全国当年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名优茶总产值则达到804L元,占至l全国当年茶叶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充分体现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威力。二是茶饮料、茶食品等茶叶深加工迅速发展.去年实现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大关。三是在茶与健康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茶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大量出现。然而.市场持续升温.由于利益驱动.造假者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茶叶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茶叶名牌的树立.降低了中国茶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茶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内代表和象征之一。虽然以地域命名的名茶成百上千.但在国际市场.我国却缺少相应的名牌产品。从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了解到.有名茶无名牌、同一产地品质参差、出口额大幅下滑.正成为中国茶产业的隐忧。中国茶叶呼唤能走向世界.冲出”世界味道”的名牌。  相似文献   

8.
8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经典著作——《茶经》在茶叶的故乡中国问世。《茶经》出现在唐代是有深刻原因的。据史书记载,茶叶在我国汉代就已经被药用,到唐代茶叶被高度重视且成为社会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朝茶叶的生产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唐德宗建中〈780-783年〉年间开始有了茶税,  相似文献   

9.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茶叶流通体制改革,我省茶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我省农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优势产业。据1996年统计,全省营业产值达7.12亿元。然而,近年来由于小茶农与大市场、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加上茶业经营体制不顺、企业管理不善、市场流通不畅等方面因素,导致茶叶无序竞争、质低滞销,企业生产亏损、茶农增长不增收,出现成片毁茶弃荒、茶厂关机停产的现象,形成闽茶“由盛转衰,步履蹒跚”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当前茶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并已发展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亿人口全球性的饮料。不少专家曾预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茶文化必然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茶的故乡,宁波作为我国绿茶的主要产区之一,有其天时、地利优势。应当说,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展学术研究,大有可为。新世纪茶的价值得到全新的发掘。全球范围内对茶的新认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我谈四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勐海大叶茶又名南蛮茶、佛海茶,有性繁殖系,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勐海南糯山,栽培历史已逾800年,是我国驰名的茶叶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台湾是我国主要茶区之一。据考证在清嘉庆年间,即由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籽开始了茶叶人工栽培。台湾茶叶生产在二战期间受到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摧残。50~60年代茶叶生产逐渐恢复到巅峰状态,茶园面积曾达4.8万多公顷、年出口创汇达3000多万美元。70年代后台湾茶叶发展逐渐萎缩,但茶叶生产水平仍不断提高。茶园作业也逐渐实现机械化,制茶工艺和产品花样也在不断翻新。 1.茶区分布与茶叶品种 1993年台湾茶园面积为22934公顷,约为50、60年代的一半。茶园减少的原因,一是工商业发展占用茶园,二是茶叶生产成本因劳动力价格昂贵而提升,三是新台币升值、外销市场衰退。目前台湾茶农户数约为1.1万户,仅为50年代的35%左右。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合作经济》2013,(7):60-62
6月27日,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理事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主任马柏伟在茶叶国际贸易方式创新高峰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话语权少、茶叶出口竞争力弱、茶叶出口经营效益逐年下降。这是众多因素造成的,但要看到,茶叶国际贸易方式单一,是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茶有千千道     
据说,茶是藏在女人的裤腰里被带进西方的,王室间甚至还为争夺茶叶流血。西方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西方喝咖啡的方式改造东方茶。  相似文献   

15.
明朝茶课的解运,包括两种类型:一、官运茶课,即系官设茶运所以组织课茶的运输;二、民运课茶。所谓“民运”,实际上分为“商运”和茶户中之“大户运茶”两种形式①。本文着重对茶课解运制度及其运输形态进行分析,以期对明朝官统制茶业与茶马贸易的关系问题有所认识。一、“官运课茶”制的基本内容关于“官运课茶”,可以说是明初民运茶尚未展开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运茶形式。由于明代茶马贸易主要集中在陕西排州、河州、西宁三茶马司,而朝廷易马所需之茶叶,最初则是由四J;I茶来承当的,这样,陕西茶马贸易就形成“川茶北运”的贸易格…  相似文献   

16.
吴启英,女,1938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959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成为庐江县少有的女大学生之一。1963年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毕业后,响应支援祖国边疆的号召来到云南,在昆明茶厂工作,被评为茶叶高级工程师,退休前长期担任昆明茶厂厂长。在吴啓英漫长的茶叶生涯中,创造性地发明了“普洱熟茶渥堆技术”,使普洱熟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主持制定的《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为现代普洱茶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生产工艺和规范的质量标准。吴啓英的一生,为普洱茶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茶叶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现代普洱茶之母”。2005年8月19日凌晨,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7.
张彦 《杭州研究》2005,(2):35-37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化产业将成为2l世纪喷薄而出的“朝阳产业”,中国新兴的“第五产业”、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而中国的茶化源远流长,杭州的茶叶经济历史悠久,所以,茶经济与茶化的有效结合,将对杭州打造“茶都”品牌城市,提升杭州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致富百例     
鲜茶叶直接加工成方便食品为开展茶叶产品的更新换代,利用茶树鲜叶可以直接加工成方便食品茶乳晶、茶鲜汁奶油饼干、奶糖、夹心糖、汽水、汽酒等多种新型茶叶方便食品,为茶叶食品加工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郑宇 《中国经贸》2009,(10):133-135
南宋“永嘉四灵”茶诗对研究温州地方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四灵茶诗出发,以文献为据,考察了南宋时期温州地区建茶的地位,本地茶叶的生产、消费、用水以及温州茶具有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0.
防暑药茶     
《中国科技产业》1996,(7):33-33
防暑药茶苦瓜茶鲜苦瓜切断取瓤,放入茶叶后,悬挂通风处阴干,将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天取10克放入保温瓶内,沸水冲泡,当茶频饮,能清暑、明目、解毒。消暑解毒茶银花、连翘、鲜竹叶各10克,煎水或冲沸水凉饮,具有祛暑解毒功效。清暑明目茶取白菊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