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着力改善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明年6月18日前,主城区人均住房在6平方米以下的5543户低保户将得到改善,在“十一五”末将实现全市廉租住房保障目标。这是余远牧副市长在近期市政府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的。  相似文献   

2.
3.
■目前的房地产热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消费能力■拆迁带来的强制性需求成为本轮房价上升的导火线■从供给来看,政府的管理“就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带来房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4.
目前,许多城市都已公布了《“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各城市的规划有一个共同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住房保障,切实提出了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以及供应“限套型、限房价”商品住宅用地等保障措施的定量指标。这是房地产宏观调控取得的重大成果,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  相似文献   

5.
陈淮 《经济界》2006,(1):29-34
改革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现在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奋力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困难和曲折。  相似文献   

6.
《住房保障》2007,(1):23-23
为了让城镇住房困难的家庭有较好的居住条件,“十一五”期间,兰州市计划建设6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增加住房供给。[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虚高”的房价,让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做“房奴”把脊背压弯,任凭为选楼把鞋底磨穿,望着房价这座山,难了心中祈愿。”一位朋友用歌声道出了自己的在广州买房的心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政策出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房价形势.“抑扬不定.蒙昧不清”的市场前景,令各方众说纷纭。唱“涨”唱“跌”不相上下。是谁拉高了广州房价?“黑马”的杀入.地王的频现?政府部门数据信息的不透明?消费者的恐慌?业外资本的涌入?地产大鳄的联手“托市”?……这是一个混沌的年代;这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年代;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年代。房价的快速上涨,正让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之间的博弈从桌下的“较量”迅速走上台面。于是,重塑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成为时代的呼唤。调患能否抑制持续上升的房价?“国六条”的出台会否给一路飙升的楼市一记重锤?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在本刊即将截稿之日,九部委稳定房价的十五条细则戛然而至,声势宏大,措辞严厉的一记记重锤能否击中要害?各界仍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研讨房价下降与“救市”的问题。一、房价是推行新住房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总设计”后,大家在讨论房改问题时,都同意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新制度。同时也认为,推行新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大多数居民买(租)不起按商品房价出售(租)的住房。  相似文献   

9.
易宪容 《英才》2007,(8):30-30
经过几年来的宏观调控、政府房地产宏观政策的“稳定房价”,尽管从政府公布的房地产价格变化来看——2003-21306年全国房价上涨分别为4.8%、9.7%、7.6%、5.6%,2007年1-5月上涨5.7%—-这样的涨幅并不算太高。但中国大城市房价的上涨(无论一手房还是二手房都是如此)却没有停下步伐,反而在近两个月迎来新一轮全面上涨的浪潮。特别是,深圳成了又一轮房价上涨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0.
《上海房地》2005,(12):17-20
当前,住房保障已经成为住房供应中的核心问题。同全国的情况一样,住房市场体系的加速发展使上海市的住房问题,已由普遍的住房短缺变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是“十一五”期间上海房地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规划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为制定一个好的“十一五”规划而忙碌。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江西、湖北考察工作,就“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调查研究。胡锦涛强调,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直面“十一五”,制定一个好的“十一五”规划,除了要自觉实现由过去订“计划”到现在订“规划”思路的转变,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导向性,给予市场和企业更大的空间,具有更强的弹性之外,当前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在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个问题上开动脑筋,形成共识和合力。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春节过后,东中西部的农民工争夺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不少城市纷纷出台限购令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用工荒”与房价过快上涨并存,这两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一、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屋需求量不断扩大据估计,未来1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以每年至少1.5%的速度增长,即每年将新增城市人口近2000万人。若以人均需求住房面积30平方米计算,每年新增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约为6亿平方米,这是房价保持坚挺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产市场》2006,(10):40-40
根据《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20年)》,”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建设规模约9250万平方米.套数约90万套。  相似文献   

15.
南方 《中国房地产》2006,(11):18-19
2006年5月28日,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十五条”),要求“各级城市住房建设规划要在2006年9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后建设部又发出通知,指出各地“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公布时间可延至2006年10月底。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公布了“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本文摘录了其中6个城市的“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16.
“土地财政”对房价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不断上涨似乎看不到顶点的房价已经成为百姓之痛。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房价成了两会绝对的热点。开发商、地方政府、经济学家、政协委员以及人大代表就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可谓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17.
《江苏楼市》2005,(3):14-15
控制房价的根本不在于加息、加税,而是要从目前的供求矛盾出发,加大商品住宅的供应量。这是省房地产业协会在宁举办的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与会业界“大腕”们所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其实仔细想想,房产领域和医疗领域还是有不少共同点的。如同样决定民生质量,同样关系"公正"、"和谐"、"尊严";也同样是腐败与官员"扑街"的高发之地,同样是中国地方政府维稳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608个城市公布了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除北京将目标设在“稳中有降”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涨”字当头。舆论因此指地方政府对中央调控政策阳奉阴违,迫使国家住建部再发通知,要求地方政府“以适当的方式听取社会的意见,并根据听取意见的情况,酌情调整已发布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